倍可親

「老人小組」是個什麼東西

作者:小妖翻滾  於 2014-11-27 21: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偶然看到吳思的辭職說明,提到了《炎黃春秋》有個「老人小組」,原話是這樣的:2014年10月29日,未經雜誌社最高決策機構社委會商議,杜老宣布,暫停少數服從多數等「社委會議事三原則」,老人小組為最高決策機構。據內部消息披露,老人小組的主要成員是杜導正、李銳、何方,但實際是杜導正說了算。

吳思的辭職說明中沒有講《炎黃春秋》成立了「老人小組」,按照正常的邏輯分析,這個老人小組在《炎黃春秋》應該早就存在,只是隱於幕後,相比沖在一線的吳思等人,不為外人所知,只是這次老人小組跳到前台,從後面將吳思等人挑於馬下。用三國的故事打個比方,老人小組就是當年的曹孟德,吳思等人無非是漢獻帝,雖然貴為「法人代表」,也可以說廢就廢。問題是為什麼要現在廢掉吳思,表面上看是對變更主管主辦單位的態度不同,實質上是吳思在《炎黃春秋》時間太長,形成了自己的勢力,如果不趁機剪除,漢獻帝就可能變成漢武帝,杜老傳位給「杜二世」的算盤就可能落空。

但是,讓人感到困惑的是,《炎黃春秋》不是一直以來致力於推動民主和憲政嗎?「老人小組」符合民主、憲政的基本要求嗎?在我們的印象里,「老人小組」似乎應該與中國的農村、農民更貼近些,總會是讓人想起村裡讓人尊敬的鄉老鄉賢,但卻無法與《炎黃春秋》聯繫起來,這個問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悟出《炎黃春秋》的老人小組應該是中西合壁的產物,既有中國的傳統,也有外國的基因。

先從外國來講,古羅馬就有「元老院」,杜老言必稱「民主」「憲政」,想必對希臘羅馬更感興趣,自然會有所借鑒。不過,老人小組可能更多地還是借鑒了中國歷史上「垂簾聽政」的經驗和「太上皇」的教訓。歷史上有很多位「太上皇」都不太成功。唐代第一個皇帝李淵當過太上皇,原因是被能幹的兒子李世民給逼了下去,另外兩個親生兒子也被這個能幹的兒子給幹掉了。李隆基也當過「太上皇」,原因也是治國出現大問題,搞出個「安史之亂民」,最終被兒子給逼下台。但是,歷史上還有西太后「垂簾聽政」的成功經驗,這位「老佛爺」前後立過三位皇帝,掌握最高權力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這次杜老和他的「老人小組」橫空出世,想必很好地汲取了李淵、李隆基的教訓更多地借鑒了「老佛爺」的成功經驗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2: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