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濟群法師:佛教世界觀3-3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22-6-28 23: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慧智之光|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續前

六、存在的本質 

平常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其實質呢?這也是古今中外哲學家、宗教家們所關心的一個問題。一般人總以為我們所接觸的這個世界是實實在在真實不虛的。因為人們都很相信自己的感官,常常以自己的感官來衡量這個世界。比如問有沒有鬼呀?沒有,因為我沒有看見。有沒有菩薩呀?沒有,因為我沒有看見——這就是我們平常人的認識。我們的認識來源於我們的感覺, 但我們的感覺既有缺陷,又充滿了錯誤的概念,簡直太有限了。所以我們若跟著感覺走,就像「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太危險了! 

佛教對世界的本質是怎麼看的呢?佛教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建立在如實見的基礎上。如實見,就是如實地認識世界。這在佛教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智慧的開發和產生都是建立在如實見的基礎上。如實見也稱為正見,八正道里第一條就是正見。所謂正見,就是正確地認識宇宙、認識世界、認識人生。佛教對世界本質的認識還是要由緣起法來看。因為世界是按緣起的規律運行,所以我們認識世界的實質也就不能離開緣起法。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1.緣起法無常恆不變性 

常恆不變是我們大家非常容易產生的一種錯誤認識。我們總是願意把世界上的一切看得非常永恆。比如我們希望我們的生命永恆、家庭永恆、感情永恆、事業永恆,一天到晚都是生活在這種永恆的願望當中。因為這種永恆的概念是錯誤的,所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能如願的痛苦。佛教種講到一種痛苦叫行苦: 「行」就是遷流變化,是有為法的特徵。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壞、空, 這本來是很正常的,可是我們眾生很愚痴,總期望這一切都是實在的、永恆不變的,所以當看到無常變化時,就會感到痛苦。比如有的人執著於家庭永恆、愛情永恆,當夫妻鬧矛盾要離婚,或是親人病故的時候,就會覺得痛苦萬分。其實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人有生死病死,朋友之間有聚有散,我們的心情有喜、怒、哀、樂,海水有潮起潮落,草木有榮有枯,月亮有圓有缺,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恐怕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痛苦了。 

無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東西是永恆不變的。 

2.緣起法無獨存主宰性 

我們平常總認為有許多東西是獨立存在的,或是獨自可以主宰的。基於這種見解,就會產生兩種錯誤認識。一種錯誤認識,就是認為這個世界有獨自主宰一切的神,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神創造的。人們所以會產生這種錯誤的認識,就是因為不了解事物的因緣和因果,不了解緣起法則。由於認識的錯誤,便導致人們行為上的偏差。一些人就會盲目地崇拜神,對神充滿了無限的期望和祈求,而不知道修行,不知道自我改造的重要性。自己不修行,只會祈求神的幫助,就像一個人把一塊石頭扔進了水池裡,一心祈求它能從水中浮上來一樣,這不是很愚昧嗎? 

另一種錯誤認識,就是產生我的感覺。其實,我們人的生命從身體到心靈都是因緣所生。我們的身體是各種各樣元素的組合,我們的心靈是許許多多經驗、概念的組合,我們生命的形成是許多因緣的組合,我們生命的延續是依賴許多因緣的存在。哪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我呢?可是我們一般人都執著有我,以自我為中心,由此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煩惱。比如我喜歡的,便貪心想得到。貪心一起,就可能造殺、盜、淫、妄的惡業。我不喜歡的,就產生瞋恨心。瞋恨心一起, 也可能造殺、盜、淫、妄的惡業。人類的許多煩惱、痛苦乃至罪惡,就是產生在這種虛妄的我執我見的基礎上。世界的本質是無我的,這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都無獨存主宰性。 

3.緣起法無實在性 

也就是有即是空。我們平常總是不能對有的一切正確認識。所謂有,就是一種存在的概念。以佛法來看,人生的一切煩惱和痛苦都是因為對存在不能夠正確認識而產生的。我們總是把有的一切與「實在」這種概念混在一起,就是把存在的一切都看成是實在的。比如我們看這張桌子,覺得桌子是實實在在的; 我們看自己的身體,覺得身體是實實在在的。這種實在的感覺佛教稱為自性見。所謂自性,即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規定自己。我們看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規定自己的東西呢?比如茶杯,它是自己有的嗎?不是, 必須有條件才能有。緣起與自性見的不同就是認為一切的存在都是條件有,條件成,條件規定。因為我們一般人對緣起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就會產生自性見。 

我們人類的自性見根深蒂固。比如原始時代,人們會把夢境看成是真實的存在。如果作了噩夢就會很害怕,還要祈禱三天。這就是一種自性見。又比如很小的嬰兒,你給他照鏡子,他就會對著鏡子亂抓,因為他以為鏡子里的影象是真的。這也是一種自性見。作為我們現在一般人,已經能夠認識到夢境不是真實的,也不會把鏡子里的影像當成實在的,但是我們卻會把平常所看到或感覺到的一切認為是真實的。比如以眼見為實,以耳聽為實。這同樣還是自性見。科學家也許比我們一般人更深入地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明白許多事物都是由基本原素組成的,但他們卻把這些基本原素看成是真實的。這還是沒有擺脫自性見。哲學家似乎比科學家更高明一些,他們已經能夠認識到事物的現象是虛假的,但我們卻認為隱藏在現象的背後還有一個本體是實在的。這還是沒有超出自性見。自性見對我們人類來說實在是根深蒂固太難擺脫了。所以,我們人類的許多煩惱、痛苦就由此產生。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實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緣起的,都是條件的組合。這種條件組合的實質當下是空。所謂空,空的是實在有。在我們的想像中,所謂實在的茶杯,實在的桌子,實在的房子,其實根本就不存在這種實在性。雖然事物不存在實在性,但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茶杯有,桌子有,房子也有,但有的只是假象,有的只是條件上的組合。 

中觀般若思想是讓我們以空的智慧去透視世界,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質無自性。但無自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說空,只是為了讓我們擺脫對有的執著。 

4.緣起法諸法唯識 

唯識思想是佛教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主要揭示了心與境的關係,認為心境相依,境不離心。是說我們能認識的心與所認識的境是相互依賴的關係。我們這個世界由心和境兩部分組成,但我們一般人對心和境的關係不能夠正確認識。我們比較容易感覺到境,也就是物質部分。因為心是無形無相的,很容易被我們所忽視。但實際上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根源。比如一個人拿刀殺了人,法律要追究他的罪責。我們能否認為刀是殺人兇器,罪責就在刀?不能。那麼我們會說罪責在行兇的人,認為這個人太兇殘了。我們是怎麼判斷這個人兇殘呢?我們一般人最容易看到的是表面現象,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已經殺了人,才能斷定這個人是兇殘的。如果一個人有殺人的動機,但還沒有付諸行動時,我們就難以判斷這個人是否兇殘了。所以判斷一個人的善惡,並不僅僅在於表面現象,最根本的還在於心。心地很善良的人才會有善行,心地很壞的人才會有惡行。但是人的內心活動又不是我們常人所能看到的,我們只能通過人的行為來粗略地加以判斷。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做好事,就認為這個人心地善良; 看到一個人在做壞事,就認為這個人心地很壞。但是,心才是最重要的,最能起主導作用。心的重要性,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心是行為的根源。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在哪裡呢?是在於心。在行動上,我們許多方面比不了動物。比如鳥會飛,我們人不會,但是我們人可以創造出飛機,比鳥飛得還要高。另外,馬跑得比我們人快,但是我們人可以創造出汽車火車,比馬跑的更快。為什麼呢? 因為人的心智要比動物聰慧得多。學佛的人與不學佛的人區別在哪裡呢?也是在於心。因為一種信仰的建立,首先就在於思想上的認識和認同。佛教里有一首偈子:「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佛教把生命的層次分為十個層次。生命的最高層次就是佛,接下來是菩薩、緣覺、羅漢、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生命的這十個層次的區別在哪裡呢?都是在於心。成佛在於心,做人在於心,當牛作馬也是在於心。人在十法界中是很重要的,就像一個中轉站。佛教講人身難得,因為只有人道才具備最好的修行條件。但修行還是在於心。六祖慧能在《壇經》裡面講佛與眾生的區別:「前念迷即眾生,后念悟即佛。」「迷」 與「悟」所表現的正是心。人們通常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心沒有真正放下,只放下手中的刀成嗎?在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修行人拿著東西去見佛。佛叫他放下,他把左手的東西放下了,佛又叫他放下,他把右手的東西也放下,佛還叫他放下,他就疑惑了:我不是把手裡的東西都放下了嗎?佛告訴他:我不是讓你放下手中的東西,而是讓你放下你的心。 

第二,境由心造。即境不離心。就是說我們所認識的一切對象都離不開我們能認識的心。這是唯識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一般人往往認識不到這一點,覺得為我們所認識的一切都是客觀存在。比如我們看見這個茶杯很好看,就認為茶杯本來就好看;我們看見這朵花很漂亮,就認為花本來就漂亮; 我們看見那個人很討厭,就認為那個人本來就討厭。殊不知這一切的感覺都是境由心造,都沒有離開我們的心的認識。我們誰能舉例說哪一種東西離開了我們心的認識?其實,舉例本身就不能離開我們的認識,如果離開了認識也就無法舉例了。 

我們人類所認識的一切現象,其實都是我們人類自己給規定的。我們說這個茶杯好看或不好看,茶杯本身客觀上存在好看或不好看嗎?你覺得這個茶杯好看,另一個人或許會說不好看。《大智度論》中有一個比喻,說有一個漂亮的女人,在她丈夫眼中,她是一個賢慧的妻子形象;在她孩子眼中,她是一位善良的母親形象;在一個與他同樣漂亮的女人眼中,她簡直就是一個仇敵;而在鳥獸的眼中,她的出現,會把鳥獸給嚇跑了。所以說境由心造。世界上一切現象的美醜、價值,都是我們人自己給規定的。比如一隻古舊的碗,文物鑒賞家管它叫文物,覺得它很有價值;而在鄉下人的眼中,或許會認為這麼舊的碗還沒有他自己家吃飯的碗值錢呢。又比如饅頭和金子,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都會認為金子比饅頭更值錢,更有用。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就不一定會這麼看了。有一個故事,說有一艘船遇難了,大家都跳到海里逃生。其中有一位富翁跳海時帶走了金子,有一位貧民跳海時帶走了饅頭。就這樣在海上漂流了幾天幾夜, 貧民因為有饅頭,而度過了生死關頭,富翁卻抱著金子慘死在海里。由此可見, 饅頭有時比金子更重要。 

又比如同樣是看天上的月亮,有人會懷傷哀嘆,有人卻覺得賞心悅目。同樣是在秋天,有人覺得「果然是秋日勝春潮」,倍感喜悅;有人卻覺得「秋風蕭瑟天氣涼」,不勝悲涼。境本是同樣的境,不同的心卻再造出不同的境。所以說:「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以我們自己的心境看事物與別人不一樣,以我們自己不同的心境看同樣的事物也會有不同的感覺。所謂「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個尺度就是我們的心。 

第三,苦樂由心感受。一般人或許以為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一定活得很快樂,而一位很窮、吃住都很簡單的人一定活得很痛苦。事實並不一定如此。大多數有錢有勢的人,他們的快樂都容易建立在別人對他們表示羨慕的虛榮上。這種快樂並不是真實,也不會長久。而過得很窮的人,如果能夠安於現狀無憂無慮的話,或許比有錢有勢的人活得更快樂。所以苦樂與否並不在於外在環境如何,而是在於心境如何。但是現在許多人雖然說是在追求快樂和幸福,卻不知道快樂和幸福的根源在哪裡,只知道從外在環境中尋找。比如很多人為了掙錢絞盡了腦汁,為了掙錢不顧惜身體。一旦有很多錢了,一時或許會感到虛榮上的快樂,但這種快樂肯定不會長久。因為他們的快樂是建立在物質刺激的基礎上,離開了物質環境他們就會無所事事,覺得很無聊。於是就可能去尋求聲色的刺激,吃喝玩樂,唱歌跳舞。但是整日沉浸在聲色的長河中並不能使他們獲得根本的滿足,還是感到無聊,無聊又無奈呀。因為他們一味地向外在環境去尋求快樂和幸福,也就偏離幸福和快樂越來越遠了。所以,人從外在環境中尋求快樂,而不從內心去找,實在是舍本求末,只會帶來無盡的煩惱和痛苦。 

我把人生對幸福的追求排一個順序:第一是心靈的健康,第二是身體的健康,第三才是財富。幸福不能沒有財富,因為作為生命的存在不能夠離開物質條件。但是如果光有物質條件,沒有健康的身體,就像一個生了重病的人,你讓他吃再好吃的東西,他也不會覺得好吃。哪怕是皇帝,權利、財富都到達了頂點,如果沒有好的心情、好的身體,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一個人可以逃避環境, 但是卻不能逃避自己的心靈。比如有的人心中很煩惱,於是換個環境,時過境遷,或許煩惱會減輕一些。但是,也可能換了環境,煩惱還是不能擺脫。所以,人最不能逃避的就是自己的心靈。因為苦樂由心感受,所以我們要想擁有人生的幸福,就要首先擁有健康的心靈和健康的身體。 

學佛的目的就是培養我們心靈和身體的健康,所以佛法指導人們對幸福的追求是從根本上著手。但是佛法並不排除物質條件,只是佛法不以物質條件為人生追求的根本。佛法認為人生的幸福起主導作用的就是心靈。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不是唯物的世界,而是唯識的世界。 

從以上所講我們可以看出,我們這個世界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有即是空的,也是諸法唯識的。我們如果掌握了這樣的世界觀,把握住這樣的正見, 我們也就能夠擺脫人生的種種煩惱、困惑和痛苦了。佛法以無明作為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源,以正見作為眾生解脫的根本。也就是說流轉生死輪迴在於我們的心,解脫生死輪迴也在於我們的心。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23: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