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濟群法師: 佛教世界觀2-3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22-6-22 02: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三、世界的安立及結構 

對世界結果的研究,古希臘最早有宇宙地心說,認為整個宇宙是以地球為中心。到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的日心說又認為宇宙是以太陽為中心。而佛教認為宇宙沒有一個絕對的中心,是無邊無際的。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1. 三界 

平常我們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個「三界」就是佛教中所說的一個世界最基本的結構。佛經中講,這個世界的內部以須彌山為中心,有太陽、有月亮還有許多別的星球;合起來統稱一個世界。用現在天文學的概念來說, 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太陽系。在這個世界里,佛教根據有情生命所居住的層次,把它們分為三界。 

三界的第一界為欲界。也就是說居住在這一層的眾生基本上都是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慾望中。佛教把慾望歸為五欲:財欲、色慾、名欲、食慾、睡欲。另外,根據人的感官,佛教又有另一種五欲:色慾,眼睛喜歡看漂亮的顏色的東西;聲欲,耳朵喜歡聽悅耳的聲音;香欲,鼻子喜歡聞美妙的香氣;味欲,舌頭喜歡品嘗可口的味道;觸欲,身體喜歡接觸舒適的環境。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的生活很少能脫離這種種慾望的追求。所以說欲界眾生的快樂是建立在慾望的追求上, 以慾望的滿足為快樂,以慾望不能滿足為痛苦。 

欲界的眾生又分為六種類型,就是佛教講的六道輪迴的六道。這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天、人、阿修羅屬於高級層次,稱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的眾生是受罪的,稱為三惡道。同是欲界眾生,但慾望的程度卻不一樣,生命層次越高,其慾望淡泊;生命層次越低,其慾望越強烈。我們同是人類,若看一個人生命層次的高低,只要看這個人的慾望是強是弱就可以衡量。 

六道中天道的層次最高,而天道又分為六重天。這六重天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就是說六重天中每一層次的眾生其慾望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人類最強烈的男女之間的性慾,在天道中人們是怎麼滿足的呢?根據佛經記載,六重天中最低的兩層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人們,他們滿足性慾的方式與我們人類是一樣的。其他層次的人們,生命層次越高,其滿足慾望的方式越簡單。比如夜摩天的人只要兩個擁抱一下,兜率天的人只要兩人手拉手,化樂天的人只要兩人笑一笑,他化自在天的人只要兩人互相看一眼,他們的慾望也就都能得到很大的滿足。 

我們人要想升到天道,只要修布施、持五戒,將來就可以升到天道。但是佛教並不鼓勵人們升到天道,從究竟解脫的意義來看,佛教認為人道比天道更為重要。 

三界的第二界為色界。色界的「色」不是指顏色,也不是指女色,而是指物質。就是說色界的人們已經擺脫了慾望的生活,但卻還沒有擺脫物質的束縛。我們人要想升到色界天,就要修禪定,修到一定層次的禪定,將來就可以升到色界天。根據所修禪定的不同層次,色界天又分為四重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 

三界的最高層為無色界。就是說無色界的人們不但擺脫了慾望的束縛,同時也擺脫了物質的束縛。我們人要想升到無色界天,也要修禪定。根據所修禪定的不同層次,無色界也分為四重天:空無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欲界、色界、無色界統稱三界。色界和無色界都要靠修禪定才能達到,所以佛教有四禪八定的法門。入禪入定的法門並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印度的外道也修這個法門,修了之後能夠升到天道,他們就認為已經獲得了解脫。但在佛教來看,只要還在三界內,不管升到哪一重天,也還是在生死之中,沒有獲得根本解脫。要想真正獲得解脫,就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佛教修行的境界是超出三界的。 

2.三千大千世界 

三界是一個小世界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一千個小世界合起來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也稱三千大千世界。所謂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個大千世界裡面涵括著小、中、大三千的意思。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位佛陀所教化的區域,比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他是在我們這個世界出家、成道的,但是他的教化卻不僅僅局限在我們這個世界,而是遍布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3、十方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僅僅是一位佛陀所教化的區域,宇宙中到底有多少世界呢? 佛陀告訴我們有微塵數世界,就像微塵一樣無有窮盡。關於這種道理,我們可以引用佛經加以說明。比如我們大家熟悉的《阿彌陀經》,經裡面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位和距離:「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就是說從我們這個世界往西要經過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另外,大乘經典每部經的開頭,都要介紹佛陀在講經時有很多世界的諸佛菩薩都在為這件事情歡喜讚歎。比如《般若經》裡面說,佛陀在講這部經的時候,大地大放光明。這光明有多大多遠呢?有十方恆河沙數世界。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這十種方位。恆河,是印度的一條河流,它的沙質又白又細。大家想像一下,如恆河沙數般這麼多的世界該是多少呢? 

另外,還有一部經叫《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是位大菩薩,有一天他為了度化更多的人,就示現自己生病。佛陀知道維摩詰的用意,於是就派弟子去探問病情。佛陀問弟子誰能到維摩詰那裡去問病情?一個一個地問下去,問了五百個大弟子,結果誰也不敢去。都說那位菩薩太厲害了,我們每個人都被他教訓過。說來說去,最後決定由文殊師利菩薩去。因為在佛陀的大弟子中文殊師利菩薩的智慧第一。大家一想,像文殊師利這樣大智慧的菩薩去問維摩詰大菩薩的病情,兩個人一定會說出甚深奧妙的佛法。於是很多人就跟著文殊師利菩薩一起去了維摩詰的家。大家到了維摩詰的家一看,維摩詰的家不大,長寬各有一丈(現在我們所說的方丈室就來源此)。室內空空的,只有一張床,維摩詰就躺在床上。所以,大家來到這裡連坐的地方都沒有,只好都站著。佛的弟子舍利弗就想:我們大家都來看你,怎麼也不給我們找個坐的地方?他這麼一動念,維摩詰馬上就知道了。維摩詰就問文殊師利菩薩:你周遊無量世界,去過那麼多的地方,你覺得哪個地方的獅子座最好呢?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說:從我們這個世界往東過三十六個恆河沙數世界,有一個叫須彌相的世界,那裡的佛叫須彌燈王佛,他的獅子座高達八萬四千由旬,沒有比這個獅子座更好的了。於是維摩詰就示現神通,把三萬二千個同樣大的獅子座放入家中,大家可以設想一下,每個獅子座差不多如喜馬拉雅山那麼大,維摩詰的家沒有變大,獅子座沒有變小,但三萬二千個獅子座全部放下了,而且房間不覺得擁擠。我們想想這是什麼道理?這就叫做不可思議。 

從佛經的種種記載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宇宙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所以佛教的世界觀是非常發達的,不但遠遠地超越於地心說、日心說,而且遠遠地超越於現代科學。現代科學對宇宙的探討是藉助儀器,隨著儀器的發達一步一步地深入。而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以前,不藉助任何外在的東西,僅憑著心靈的智慧便洞徹了宇宙的一切。 

四、世界的生成及演化 

世界是怎樣產生、形成和變化的呢?佛教里有三法印的學說。其中第一條就是諸行無常。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有為現象都必然接受這種無常規律的支配,作為我們生存的世界必然也是無常的。佛教認為每個世界都要經歷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四個階段的演變,即所謂成、住、壞、空。「劫」是一種計算時間的單位,有小劫、中劫、大劫。小劫約為八百三十九萬九千年。小劫又有增劫和減劫兩種,一增劫與一減劫合起來為中劫。成、住、壞、空各二十中劫,合起來八十中劫為大劫。

1.成劫 

世界的形成首先要經歷成劫的二十個中劫。成劫開始,虛空中先起風,風是由眾生的業力所發出的一種強大的信息力量,這種力量在虛空中形成了風輪, 並且以極快的速度旋轉著。隨著風輪的旋轉,風起雲湧,陰雲密布,就形成了雨水。雨水在風的作用下又形成了水輪。風輪、水輪不斷地旋轉,就把宇宙中的電子、原子以及許多的微塵都凝聚在一起。這樣經歷了二十個中劫,世界就形成了。 

2.住劫 

世界形成之後,就要經歷住劫的二十個中劫。所謂住,就是相對穩定的狀態。每一中劫由增劫與減劫合成。所謂增劫,就是這個世界往好的方面發展,越變越好,一直發展到頂點。然後,物極必反,進入減劫,開始往壞的方面發展,越變越壞,一直壞到頂點。然後又是增劫……循環不已。增劫和減劫又是隨著什麼力量而變化呢?佛教認為,隨著人類道德的升華,世界就會越變越好; 隨著人類道德的敗壞,世界就會越變越壞。所以在每一劫的過程中,世界就會出現很多的災難,佛教稱之為小三災,也就是小的三種災難。首先是戰爭,我們這個世界戰爭非常頻繁,從古至今都在不停地打仗,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正處於戰爭之中。戰爭之後就是瘟疫,各種各樣的怪病都會出現。還有就是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種種這些災害都是隨著人類道德的敗壞相應出現的。在住劫人類道德相對穩定的時候,就會有佛出世。比如我們現在是處在住劫中的第九劫,有釋迦牟尼佛出世。等到第十一劫時,彌勒佛出世。彌勒佛是這個世界的下一任佛,這不是選出來的,而是釋迦牟尼佛給他授記,他自己功德圓滿時就能成佛了。 

3.壞劫 

住劫之後,就要進入壞劫的二十中劫。也就是世界開始進入毀壞階段。毀壞有兩種,一種是生命的不斷毀壞、不斷消失,漸漸地物種越來越少,最後人也消失了。另外,就是地球環境的不斷毀壞,最後地球也粉碎了,散發在虛空中。 

4.空劫 

最後是空劫的二十中劫,這時人類曾賴以生存的地球早已不復存在了。 

成、住、壞、空這四個階段,不但是我們這個世界所要遵循的必然規律,也是整個宇宙每個世界都要遵循的必然規律。但是每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並不是都是同時的,而是此起彼伏的。也許這個世界正在形成的過程中,那個世界在住的階段,另一個世界卻正在毀滅,所以整個宇宙就是按照這種無常的規律無限地循環著。 

五、世界的原理 

中外人類在探討世界的時候,最感興趣的就是產生這個世界的根源問題。另外,就是這個世界產生之後,它又是遵循什麼樣的規律運轉呢?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古今中外的哲學或宗教有很多答案。比如像哲學上提出的本體論,就是回答世界本源的問題。本體論又分為唯物和唯心。唯物論認為物質是產生世界的根源,唯心論認為精神是產生世界的根源。大多數宗教則認為世界是神造的。所有這些回答都提出了第一因。這第一因有的是物質,有的是精神,有的是神。那麼佛教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要想了解佛教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們首先就要了解佛教最根本的學說——緣起論。 

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緣起的,都是因緣生成。在《阿含經》中有這樣著名的句子:「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諸法,是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因緣,是指條件關係,也就是說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的產生與消失都是條件關係的作用。在佛教中,有四句話充分說明了事物與條件之間的相互依賴的關係。這四句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以夏令營這個講座為例,有營員來聽講,才會有法師來講座;同樣有法師來講座,才會有營員來聽講。這個講座的成立, 法師和營員缺一不可。整個夏令營也是這樣,首先有柏林寺的常住師父們發心主辦夏令營,有營員從四面八方趕到這裡來求法,還有很多法師發心到這裡來弘法,種種條件具備了,才有這個夏令營的存在。夏令營的存在與柏林寺的發心、營員的求法、法師們的弘法是互為存在的關係。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還是以夏令營講座為例,如果沒有營員來聽講,也就不會有法師們來講座。如果夏令營結束了,諸位各奔東西,夏令營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條件的存在決定了現象的存在,條件不具備了,現象也就消失了。 

佛教的緣起有三個特徵: 

1.果從因生 

「果」就是一種結果或現象,也就是說世界上任何一種結果的產生或一種現象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必然的因緣條件。如果沒有因緣條件,任何事情都不會發生,任何現象都不會出現。宇宙萬物一切現象無一不是因緣而生。儘管有些事情我們表面上看覺得發生得很偶然,其實其中有必然的因素,只不過我們沒有看透。 

2.事待理成 

也就是說事相的存在要依賴於法則,即任何事相的形成從因到果都要因循一定的規律,而不是毫無規律可循。就像一個茶杯的形成,不是說有了一堆泥巴隨便一捏就是一個茶杯;一張桌子也是一樣,不是說有了木頭和油漆隨便一做就成一張桌子。任何東西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法則,這種法則有它的普遍性, 也有它的必然性。就像佛教講的十二因緣,其中講到生和老死。從生到老死就是一個普遍而必然的法則。我們只要生下來,必然走向衰老,走向死亡,這是絕對不可變更的。我們一般人都害怕衰老、害怕死亡,其實我們與其害怕衰老和死亡,不如害怕生。我們不怕生,反倒怕老怕死,豈不是本未倒置,很愚蠢嗎? 

佛教講的這些因緣法則,無論佛出世也好,佛沒有出世也好,這些都是事物原本的規律,佛只是以他的大智慧看透了這些法則,並且告訴了我們,不管我們是否認可,我們必然都得因循這些法則。 

3.有因空立 

就是說有的存在是建立在沒有的基礎上。比如本來沒有夏令營,組織了才會有。但有的本身當下也是空,並非實在有。就像夏令營這種現象的存在,如果離開了這些法師、營員等種種條件,夏令營是什麼?只不過是一個假名而已。就像一張桌子,所謂桌子,不過是種種條件的組合,離開了條件,什麼是桌子? 所以桌子的有當下也是空。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緣起的,都離不開這三大特徵。以茶杯為例,茶杯這種結果是從因緣條件產生,這就是果從因生;茶杯的產生又離不開規律,這就是事待理成;本來沒有茶杯,卻造出了茶杯,這就是有因空立。但茶杯的存在並不實在,只是一種假相而已。 

佛教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在這種因緣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的。從緣起來看這個世界,首先沒有第一因。還是以夏令營為例,夏令營的存在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因緣。但是我們能來到這裡、住在這裡,又需要眾多的因緣條件。比如來時需要乘車,住在這裡需要有吃、有喝、有地方睡覺等等。所有這些因緣條件又需要許多人來完成,需要許多東西來湊齊。而所有能參與到其中做事的人以及被用上的東西,又都各有許許多多的因緣條件。由此可見,世界是無限條件的總和,沒有第一因,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就說夏令營吧,我們能說清它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夏令營的存在是眾多因緣的組合,這眾多的因緣並不是因為要舉辦夏令營了才開始存在,也不會因為夏令營的結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夏令營的開始與結束,只是眾多因緣的聚合與離散,而並非實在的開始與結束。縱觀宇宙也是這樣,每一種現象有開始與結束,每一個世界有成、住、壞、空,但整個宇宙的演變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8: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