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丹陽評三國·人物9:劉曄,曹操身邊的漢室宗親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18-4-22 03: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友情鏈接|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丹陽論道

劉曄,字子揚,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劉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另外,他還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這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身份,曹氏家族對其有所貶抑。劉曄終其一生,不過為太中大夫(副省級)。具體來說,他有四件事可以陳述。




其一,少有膽識,勇毅能斷。


劉曄七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媽臨死前跟他說:「你爸身邊有個張管家,一肚子壞水,專門誣害別人,而且待人刻薄。我擔心我死以後,這個傢伙在背後扇陰風、點鬼火,你跟你哥商量一下,找個機會弄死他吧!」


劉曄暗中觀察了這個張管家五年,發現確如母親所說,於是喬裝成僕人,混入張府,在張管家吃飯時將其勒死。張府上下聞其死訊,均覺大快人心。


劉曄之父劉普責備兒子暴烈凶戾。劉曄曆數張管家的種種罪行,並進言:「昔桓王不殺易、豎,乃生橫流之禍;武帝偏用江充,致有喪子之哀。君其鑒察!」意思是,當初齊桓公不殺易牙、豎刁,反而重用這兩個小人,以致於自己死後,屍體放臭了都沒人知道;漢武帝對江充這個小人偏聽偏信,最後落得個晚年喪子的下場。現在的張管家,就是易牙、豎刁、江充那樣的敗類,怎麼能留在父親身邊呢?


劉普仰天笑道:「我這個兒子不簡單啊!剛剛十三歲,就敢殺人,而且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他日必成大器!」


劉曄二十歲時,天下大亂,揚州地區有個黑老大叫鄭寶,這個人估計是孫策的粉絲,鐵了心要加盟東吳。他自己加盟還不算,還要把巢湖市的鄉里鄉親都擄掠到江南。當地的百姓們不願輾轉奔波,鄭寶就殺雞儆猴,讓小弟砍死了幾個不聽話的市民,大家嚇得不敢再吱聲。


人們知道劉曄足智多謀,於是找他商量辦法。劉曄說:「既然大家安土重遷,不願背井離鄉,我倒有一個主意。過幾天,曹公要派李廳長來揚州巡閱,我們代表當地的鄉紳富戶在巢湖大酒店擺一桌,聲稱為李廳長接風洗塵,趁機把鄭寶也叫上。席間,大家聽我舉杯為號,把他幹掉。」眾人於是推薦幾個肌肉男給劉曄打下手。


次日,李廳長、鄭寶果然一同赴宴,劉曄看李廳長喝得差不多了,於是暗示周圍弟兄趕緊動手。誰知那幾個肌肉男中看不中用,早被鄭寶咄咄逼人的氣勢和虎背熊腰的樣貌嚇尿了。劉曄罵道:「慫貨誤事!」自己抽刀砍死了鄭寶,並割下其頭顱。


據宋人楊鳳堯私撰《三國辯士考》所載,鄭寶的小弟剛要一擁而上,但見劉曄面無懼色道:「今奉命討賊,沖狹群厲,身突銛鋒,蓋鄭、張殘賊鴞心,枉作腥醎,故礔而揚正,壯錡天威。苟能去逆效順,其餘不罪;或稔惡不改,曹公軍至,悔無及矣!」意思是,我今天殺死鄭寶,那完全是他惡貫滿盈、咎由自取,所以我才替天行道。你們如果識相,就該向政府投降,我保證你們沒有性命之虞。如果膽敢胡來,曹公的大軍一到,你們就離死不遠了!


眾賊人見劉曄威勢不俗,心中先是一震,再看席間確有曹操心腹李廳長作陪,以為曹軍真的就在附近,於是作鳥獸散。


關於此事的詳細過程,《三國志·劉曄傳》記載說:「揚士多輕俠狡桀,有鄭寶、張多、許乾之屬,各擁部曲。寶最驍果,才力過人,一方所憚。欲驅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曄高族名人,欲強逼曄使唱導此謀。曄時年二十,心內憂之,而未有緣。會太祖遣使詣州,有所案問。曄往見,為論事勢,要將與歸,駐止數日。寶果從數百人齎牛酒來候使,曄令家僮將其眾坐中門外,為設酒飯;與寶於內宴飲。密勒健兒,令因行觴而斫寶。寶性不甘酒,視候甚明,觴者不敢發。曄因自引取佩刀斫殺寶,斬其首以令其軍。」


其二,鏖戰廬江,屢獻戰策。


後來,劉曄曾經短暫地投效過劉勛。但是劉勛因為急功近利、剛愎自用,不聽劉曄之言,以致中了周瑜、孫策之計,把地盤都弄丟了。二人再三合計后,決定依附曹操。


次年,曹操兵至壽春,當時山賊陳策在廬江聚眾數萬人,並據險而守,遠近懼之。曹操詢問群臣說:「我早年間曾經派兵圍剿過陳策,但是幾次交手都未分勝負,這次又遇到他了,打還是不打?」很多人都認為山賊佔據地利,難以攻克,而且無足輕重,不應徵伐。


唯有劉曄獨持異議:策等小豎,因亂赴險,遂相依為強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將資輕,而中國未夷,故策敢據險以守。今天下略定,后伏先誅。夫畏死趨賞,愚知所同,故廣武君為韓信畫策,謂其威名足以先聲後實而服鄰國也。豈況明公之德,東征西怨,先開賞募,大兵臨之,令宣之日,軍門啟而虜自潰矣。」意思是,咱當初沒打過他們,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曹公您那個時候事業剛起步,將略之才極其怠乏,所派去的人識見有限,武功也差;其二是那個時候陳策有袁術、呂布等軍閥為援,互為犄角,所以久攻不下。現在您手下已經有了像徐晃、張遼那樣的雄才,而且北部中國也已經平定,只要我們對賊人曉以利害,再用軍事實力進逼,那山賊就會自己潰敗。


曹操認為劉曄所言,有些道理。


宋人楊鳳堯私撰《三國辯士考》所載,劉曄隨即以朝廷的語氣寫了一封詔書,給曹操過目,其文略曰:「熹平之末,梟雄鱗萃,逆臣乘釁。卓以虎闞覆四海,紹因猖勃裂九州,時或盜弄甲戈,各有情由,察其廛里,是可痛愍。今中原略定,終平泰階,風教遐被,恩澤遠峯。夫檮杌黷武、蟲燾螽躥,實不相宜!敕詔到日,應計謀謨,勿令迍邅難定,違戾聖制。愚聞論功勞,行賞罰,不敢蔽賢有私:有誅陳策者,封駟車庶長,賞萬金;誅彭驁者,封少上造,賞四千金;誅張蠡者,封五大夫,賞一千金。若明闕略,當早獻首級,顧庇余親,倘仍優遊不斷,兵至白湖,齠齔不留!


意思是,前幾年日子不好過,又是十常侍之亂,又是黃巾軍起義,還有袁紹和董卓在那攪和,老百姓不堪其苦,所以你們當山賊也情有可原。但是現在中原基本上算是平定了,大家也都能吃得上飯,住得上房,如果再胡作非為就說不過去了。我現在代表朝廷向你們許諾:首惡必辦,脅從不問。假若有人能誅殺陳策,給市級待遇,獎金五百萬;有能殺彭驁的,直接進公安廳任職,獎勵一百五十萬;有能幹掉張蠡的,可以提升為公安局副局長,獎金五十萬。你們如果明白事理,就趕緊做掉這三人,以保全名節。另外,我可是聽說了,你們雖然在廬城鎮當了土匪,配偶和父母卻都安置在白湖附近,朝廷大軍即使打不過你們,難道不能把你們的妻兒老小全都弄死嗎?好好考慮一下吧!


曹操認為此信寫得不錯。劉曄忙即命人將信謄寫五十份,附於箭尾,射入敵營之內。敵軍見之,降者大半。未過半月,就有貪功好利者將陳策等人的頭顱獻上。曹操依言封賞。


但仍有四千賊軍負隅頑抗,誓死不降,曹操大怒,欲屠城於白湖。劉曄勸阻道:「當初以家人的性命威脅他們,不過是恫嚇之詞、權宜之計,哪能真的干這種缺德事情呢?如果真的這樣做,不僅民心盡失,也會促使敵軍更加肆無忌憚。」曹操遂問計於劉曄。


劉曄遂將自己多年以來精心改制的踏弩、雷公鑽、錦套索、巨石拋車等諸物的模型一一獻上,並呈送製作圖紙。曹操命能工巧匠如法炮製,果然威力極大,傷敵無數。不到三日,山賊們便低聲下氣、求和請降。民國初年的學者李文遠為《神機制敵太白陰經——作戰篇》作注時,曾經盛讚劉曄的兩項發明,說:「雷公鑽者,鋒利無倫,然笨大厚重,邊際多帶稜角,頗難緊握,易傷掌緣。子揚挫其鈍而揚其鋒,又以虎皮配之,有覆盂之安,復兼力大,雖堅壁厚甲,亦可穿鑿而過,若著人身必受重傷。至於投石器械,尤為慧心巧思,往者所用,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子揚所制,飛石重二百斤,行四百步,叱吒喑嗚,度不妄發!


曹操得勝之後,笑稱:「這四樣武器真是匠心獨運,我為先生申請專利吧!」


劉曄堅辭不受道:「這都是千年以前墨翟、公輸班發明的,我只不過加以改造而已,豈能貪受前人之功?」




其三,參斷軍機,鮮有不中。


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據守漢中的張魯,任用劉曄為主簿。早先,曹軍採用強攻硬打的手段,遭到了陝西人民的強烈抵抗,雙方互有死傷,一時膠著不下。


劉曄分析說:「張魯統治漢中,有一半是仰仗著宗教力量。所以想攻破漢中,必先瓦解五斗米教。」


謀士張璠辯駁道:「五斗米教以老子、黃帝為祭拜對象,以《老子五千文》《老子想爾注》為綱領,主張『行道者生,失道者死』,經過在漢中地區幾十年如一日的發展,已經蔚然成蔭。如何能輕易讓百姓破除迷信?」


劉曄笑道:「市井之民通道,本與高人雅士不同。高人雅士通道,是因為心中感念『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的古訓,始終感到冥冥之中有隻眼睛盯著他,所以時刻『畏天省己』、『反聽內視』,以求超凡脫俗、得成正果;市井之民通道,大都出於功利之心,他們不懂什麼『陰翊王綱』,無論拜的是哪路神仙,目的均非『冶心煉性』,而在於滿足自己的私慾,譬如求大病得愈、求出行順利、求官司得解、求添子添壽、求生意興隆、求收成富足、求家畜繁盛等。漢中之民自桓、靈二帝踐祚之始,便幾經戰亂,流離失所,食不果腹,他們通道,更多的是為了安居樂業。」


曹操道:「子揚之言有理!」劉曄道:「所以,我們不如先定一個小目標,譬如你先打下漢中的一個縣城,然後勵精圖治、留心民生,讓大家都把日子過好了。屆時,漢中百姓都將知道,只要跟了你曹孟德,就不用為衣食住行發愁,誰還信教?張魯之軍便可不戰自潰。」於是曹操按照劉曄的方法圖取漢中,未過多時,已經恩服了七八個縣城。


又過了一個月,劉曄見時機已經成熟,忙即道:「這個時候消滅張魯,如同摧枯拉朽,可以讓許褚、夏侯惇他們來真格的了。」曹操聽其計議,再加上荀攸、程昱運籌帷幄,很快就打下漢中。


據《三國志·魏書》記載劉曄覺得這個時候應該一鼓作氣,攻下川蜀,於是言道:「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意思是,劉備剛剛得到川蜀,立足不穩,內部派系鬥爭還很激烈,不如趁機大加撻伐,否則讓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穩定人心,據守險要,那日後就難以征服。


但曹操不聽。七日後,有從蜀地投降的人說蜀地人心惶惶,劉備斬殺數十名反對派也不能安定人心。曹操後悔沒有聽從劉曄之言,想要變卦,可由於此時已經走在撤回許昌的路上,無法再度折返,只好作罷。




其四,籌謀划策,精於知人。


黃初元年,曹丕代漢稱帝,劉曄升任侍中,賜爵關內侯。曹丕詢問群臣說:「劉備稱帝之後,會不會興兵伐吳?」群臣大都回答說:「蜀國裡面能打的,也就關二爺了,他一死,估計劉備再也不敢對誰炸刺了。」劉曄卻認為劉備必然討伐東吳,原因有二:一是南郡、零陵郡、武陵郡都是戰略要地,尤其是零陵,位於湘水與瀟水匯合處,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地帶。這三個地方丟了,劉備不可能不拿回來;其二,劉備跟關羽拜過把子,地球人都知道。所以甭管是出於情感,還是出於面子,劉備都會報仇。最終,果然如劉曄所料,劉備於次年進攻孫權,發動夷陵之戰。


沒過多久,孫權派使者趙咨前來稱臣,但劉曄卻認為孫權並沒有臣服之心,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假意屈服,劉曄更建議曹丕乘虛領兵攻滅東吳,以絕後患。曹丕說:「人家剛剛投靠我,我就打人家,肯定不合適。您覺得我趁機剿滅西蜀怎麼樣?」劉曄道:「不怎麼樣!假如我們現在和蜀國一起打東吳,那是二打一,勝算大。如果劉備現在知道您要伐蜀,很可能就暫緩伐吳,回兵四川。屆時,就成了魏國和蜀國一對一單打獨鬥,讓東吳作壁上觀。太不划算了!」


《傅子》一書對劉曄諫言的記載更加詳實有力:「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可惜曹丕不聽。


東吳打贏夷陵之戰以後,果然漸顯不臣之心。曹丕十分後悔,向劉曄說:「我當初後悔沒聽您的話。孫權不是個東西,我現在準備伐吳。」劉曄氣壞了,道:「您別是吃撐了吧?現在已經不能伐吳。吳國剛剛大勝蜀漢,上下一心,而且有長江天險,不能這麼倉卒進攻。」曹丕又不聽,結果損兵折將。


黃初五年,曹丕親自領軍到廣陵泗口,命令荊州和揚州的軍隊一起出動,詐稱「水陸並進,端掉東吳」,目的是引誘孫權親至,自己再派大將趁虛攻襲其後。但劉曄認為這招沒用,理由是合肥之戰以後,孫權已經接受了大將賀齊的建議,不再親自帶兵了。結果又被劉曄料中。


此外,劉曄察人觀物也頗有一套。當初,魏諷和孟達二將率眾降魏,曹丕為了招誘天下豪傑,對這兩個人過於禮遇。劉曄勸誡道:「我看這兩個人是掉在地上的包子,又被人踩了一腳——不是什麼好餅!」曹丕道:「何以見得?」


劉曄道:夫人莫不藏氣於舍,氣也者,蔽於其內,必見諸表。故心氣粗疏者,其聲沉散;心氣縝密者,其聲配節;心氣戾怨者,其聲粗獷;心氣寬博者,其聲溫潤。信氣中正,義氣時張,和氣簡約,勇氣壯凜,此之謂聽氣。今觀此二獠,蜂目已露,豺聲虛振,如摯鳥長鳴,乃攪世沽名者也!」意思是,人的精氣藏諸肺腑而顯於言表,因此,心氣粗糙的人,他的聲音就會沉重而散漫;心氣周詳謹慎的人,他的聲音就顯得平和而有節制;心氣鄙陋乖戾的人,他的聲音就粗獷刺耳;心氣寬緩柔順的人,他的聲音就溫和圓潤。篤於誠信的人心氣柔和平易,義薄雲天的人心氣豪邁從容,不尚爭伐的人心氣簡易隨和,敢作敢為的人心氣雄壯奇絕。今天觀看這兩個人,兩隻眼睛就像蜜蜂,咳嗽之聲好似豺狗,開口說話如同鷹叫,肯定是沽名釣譽、攪亂一方的人。


最終魏諷於公元219年在鄴城叛變,而孟達則於公元227年與諸葛亮通信,意圖叛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1: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