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體會到了老子的孤獨,再看《道德經》!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18-3-18 22: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轉載|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9評論


心靈禪語2018-03-11

看懂了老子的孤獨,再看《道德經》!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道德經》的最後一句。

《道德經》艱澀,它是中國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許是所有哲學家中最高壽的,思想也最透徹、孤絕、高深。

《道德經》又是直白的,句句都是警句,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門,從哪一扇推入,都可見一番天地。

一、看懂了老子的孤獨,再看道德經

在魯迅的《故事新編》里,《道德經》是老子出關時敷衍關官所寫的講義,成書不過一天半,因為是講義,不免有些翻來覆去的車軲轆話。

魯迅雖是調侃,不過傳說亦不太可信:關官在城頭遠遠望見一股紫氣,知道聖人要來,而剛好他又博學多識,問道於老子,老子便寫了道德經交給他。

魯迅是懂聖人的孤寒的,哪裡遇得上這麼多知音?乾脆把關官寫做俗人一個,讓聖人繼續孤獨。

於是在想象中,老子一邊寫,一邊笑:你讀不懂,我也不要你讀懂,我只寫給懂的人看。

老子隨手揮筆五千言,意義都在言外,就讓後人在語言的迷宮裡悟吧。讀道德經若太執著於語言,是只見樹葉而忽略了森林。

二、不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於是立足不敗之地。

古代亂世多暴君暴民,暴君殺暴民,暴民殺暴君,你來我往,整個時代都受罪。這可說是老子思想產生的原因之一。

再回過頭來看「為而不爭」,其實包含了一種策略,因此後世也有軍事家把它當做兵家的韜略來看,不爭無用之爭,乃至以弱勝強。

當年紅軍打游擊戰的十六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不能不說是得益於《道德經》的靈感。

三、將自己放低,才能與世無爭

單純把道德經當做兵家韜略是狹隘的,何況兵家勝敗之事,如何不是爭?

「為而不爭」的前半句是「聖人之道」,如何「為」,關乎為人處世之道。

孔子曾就此問道於老子,老子說「水利萬物而不爭」,孔子聞言悟道:「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

姿態低到塵埃里,故能與世無爭。但同時,它又無所不利,潤澤萬物。

孔子有句類似的話是「矜而不爭」,骨子裡的矜是氣節,流露於外只能是驕。君子內心高潔,但姿態是謙下的。

四、說話太容易的時代,閉嘴是門學問

不爭,是老子心中的烏托邦,他要人們無知無欲,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老子理想化的一面,因為他身處亂世,深知人性之惡。

「不爭」在《道德經》里出現頻繁,偶爾也做「不諍」,這或許代表老子對人們最表淺的要求,即語言上的不爭執、不爭辯。

論語也常見類似的句子,如《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學而》: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

不管是聖人還是君子,管好自己的嘴是基本修養,巧言令色的人向來為孔子所不齒,最重要的是——君子是要說真話的人,而真話往往不好聽,所以更要慎言。

這個時代,謠言是流傳最快的,炒作是最受關注的,謾罵、討伐、煽情……或許每個時代都是如此,只是在說話尤其容易的當下,閉嘴是門學問。

五、不爭,是因為對萬物心懷悲憫

老子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的宇宙觀,即「道」。

他看君、看民、看聖人、看大盜、看雞、看犬,從宇宙的角度看,因而更深刻、準確。

不爭,是因為世間萬物,息息相關。萬物相互關聯,構成一個和諧整體。泰山上的一顆石頭,跟長白山上的一棵松樹是息息相關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每一個生命都以其他一切生命為背景,同時也與其他生命同體共悲。

一般書生之見、市儈之見,覺得他消極、悲觀、厭世;實用主義者,來學習如何取巧、詭辯;走馬觀花的人,只取得一點他的空想與反叛……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情書。

但延續兩千多年,老子依然最是孤獨的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18-3-18 22:45
個人理解,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 --- 慎言。內涵深刻,值得深思,說明介於狂言和禁言之間。

第一,首先思考為何而爭,與英文對照就是 advocate for what,fight for what。For freedom and justice?for whose who are weak and suffering?or else

第二,如何爭,包括爭先,爭取,爭論,爭鬥。想達到什麼目的,什麼效果和所採用的言論方式和內容。

也許,孤獨之感是深思的一個必然過程和境界。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8-3-18 22:56
浮平: 個人理解,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 --- 慎言。內涵深刻,值得深思,說明介於狂言和禁言之間。

第一,首先思考為何而爭,與英文對照就是 advocate for wha
不爭而立於世,聖人之心,宇宙之和諧之法則;
思爭之道,下之,為世博取之術;
再下之,為爭而爭,不知為何而爭,亂世也。
回復 浮平 2018-3-18 23:09
鬍子太長了: 不爭而立於世,聖人之心,宇宙之和諧之法則;
思爭之道,下之,為世博取之術;
再下之,為爭而爭,不知為何而爭,亂世也。
慎言也有「爭」的內涵,上貼已談。

若不「爭」,也許無生存之地,立於世就成為空談和矛盾之說,可談直接升天。所以聖心人事,是處人待事必須要思考的兩個層面,因為人是生活在人間的,即處於管理和被管理之中,也就是說,人的個性與社會性是不可分的。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8-3-18 23:15
浮平: 慎言也有「爭」的內涵,上貼已談。

若不「爭」,也許無生存之地,立於世就成為空談和矛盾之說,可談直接升天。所以聖心人事,是處人待事必須要思考的兩個層面,
所以,道 是心法,是哲學之上的法。其下才談到哲學與世界觀,爭與不爭,怎麼爭的問題。
回復 浮平 2018-3-18 23:18
鬍子太長了: 所以,道 是心法,是哲學之上的法。其下才談到哲學與世界觀,爭與不爭,怎麼爭的問題。
心法好像不是把心管得太緊了,就是太鬆了,所以精神層面的整體效果總是不好。原因是懸而不具,到不了哲學層面和社會層面,只能在玄層醞釀回合,自身立世也許可行,再走一步會讓社會更好。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8-3-18 23:45
浮平: 心法好像不是把心管得太緊了,就是太鬆了,所以精神層面的整體效果總是不好。原因是懸而不具,到不了哲學層面和社會層面,只能在玄層醞釀回合,自身立世也許可行
心法就如大地能生萬物,哲學如地上大江之水可長萬物,萬物竟爭地空間而取,則互爭不止。
回復 浮平 2018-3-18 23:47
鬍子太長了: 心法就如大地能生萬物,哲學如地上大江之水可長萬物,萬物竟爭地空間而取,則互爭不止。
回復 舌尖上的世界 2018-3-19 00:10
遠看還以為你畫了只觸電的貓,近看才認出那個陰陽符兒。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8-3-19 02:51
舌尖上的世界: 遠看還以為你畫了只觸電的貓,近看才認出那個陰陽符兒。
哈哈哈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7: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