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丹陽讀經系列2:《反經》中的大智慧:透過假象看真實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18-2-21 23: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友情推送|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丹陽時評

【導讀】


南宋學者羅大經在為《孫子兵法》作注時,曾經講道:「用兵以持重為貴,蓋知彼知己,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此百戰百勝之術也。」準確把握敵我雙方的情況,是制勝的關鍵。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了解敵人而只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戰必敗的份兒了。


「兵者,詭道也」,萬不可被敵方的假象所迷惑,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與此同時,優秀的軍事人員應當善於製造假象,引誘敵人按我方的戰略意圖行動。陸遜的「謀羽取荊」、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司馬懿的「尸居餘氣」都因製造假象而獲得巨大成功。



 

【反經原典】

 

夫兩國治戎,交和而舍,不以冥冥決事,必先探於敵情。故孫子曰:「勝兵先勝而後戰。」又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計,候之而知動靜之理。」因形而作勝於眾,用兵之要也。

 

若欲先知敵將,當令賤而勇者,將輕銳以當之。觀敵之來,一起一坐,其政以理。其追北,佯為不及;其見利,佯為不知。如此者,將必有智,勿與輕戰。若其眾歡旗亂,其卒自止自行,其兵或縱或橫。其追北恐不及,見利恐不得。如此者,將必無謀,雖眾可獲。

 

故曰: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敵遠而挑人者,欲人之進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凡軍上氣渾渾圓長,赤氣在其中,或有氣如赤杵在黑雲中,皆下有伏兵。或兩軍相當,有赤氣在軍前後左右者,有伏兵,隨氣所在防之。或有雲絞絞綿綿,此以車騎為伏兵。或雲如布席之狀,此以步卒為伏兵。或有雲如山嶽在外,為伏兵,不可不審察也);禽駭者,覆也;塵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遠者,薪來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半進半退者,誘也;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粟馬食肉,軍無懸[水垂](音唾。一簟之食也。),不及其舍者,窮寇也;淳淳翕翕,徐言入人者,失其眾也(此將失其眾之意也);數賞者,害也;數罰者,困也;數顧者,失其群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敵來新到,行陣未定,可擊也。陣雖定,人馬未食,可擊也。涉長道,後行未息,可擊也。行阪涉險,半隱半出,可擊也。涉水半渡,可擊也。險道狹路,可擊也。旌旗亂動,可擊也。陣數動移,可擊也。人馬數顧,可擊也。凡見此者,擊之而勿疑。


然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故匈奴示弱,漢祖有平城之圍;石勒藏鋒,王浚有幽州之陷。即其效也,可不慎哉!



 

【譯文】


兩國發生了戰爭,雙方軍隊營壘相對峙,此時形勢不明,不能隨意做出判斷,一定要先探清敵人的情況。所以孫子說:「取勝之兵,首先是在刺探軍情方面取勝,而後才在戰場與敵人交鋒。」又說:「認真分析判斷,以求明了敵人作戰計劃的優劣長短;仔細觀察,以求了解敵人活動的規律。」根據敵情變化靈活運用戰法,可以少勝多,這是用兵打仗的要旨。


如果要先了解敵方將領的情況,最好是讓軍中地位不高而又十分勇敢的人,帶領著輕便精銳的人馬去觀察敵情。觀察敵軍初來,如果一起一坐,治理得有條有理;如果敵軍追逐敗退者,假裝趕不上;看見財利,假裝不知道——這樣的部隊,它的將領一定非常精明,不可以輕視。如敵軍喧嘩,旌旗散亂,士卒行動隨便,縱橫坐卧,在追擊敗軍時,惟恐趕不上,看見財利,惟恐得不到。這樣的軍隊,它的將領一定屬於無謀之輩,即使其軍人數眾多,與之交戰,也是可以取勝的。


所以說,敵軍近前卻很安靜,是有險峻的地形可依憑;敵軍遠道而來向我挑戰,是企圖引誘我軍前行;樹叢搖動得面積大,敵軍來的多;草叢中多處設置障礙,是用來疑惑我軍的[稠密的草叢中多處設置障礙,一定是敵軍在逃離時擔心我軍追擊,故作障礙,以使我軍懷疑草叢中有伏兵];有鳥驚起,則有埋伏[凡是軍隊上空雲氣混濁,呈圓長形,赤氣含在其中,或黑雲中有赤色雲氣如木杆一樣挺立,都是有伏兵的表示。或兩軍相對,有赤色雲氣在軍陣前後左右遊盪,有伏兵,要隨雲氣的所在之處設防。或有雲氣交扭綿延,這是以車騎為伏兵的表示。或雲氣如卷席,這是以步卒為伏兵的表示。或有雲氣如山嶽在外,也有伏兵,不能不察];禽鳥驚駭,是敵軍大舉來襲;塵土低而廣的,是敵軍步步來襲;塵士分散成條狀,而且前後遠連,這是敵軍在運送糧草;塵土少卻往來飄蕩,是敵軍在安營紮寨。


使者言辭謙卑卻加緊戰備,是要進攻[敵人要增加裝備];言辭強硬而又做出進攻的樣子,是要撤退;敵軍沒有事先約定就來求和,必有計謀;敵軍呈半進半退之勢,是引誘我向前;敵軍倚著武器站立,是飢餓之旅;敵軍找水爭飲,是饑渴之旅;見到有利時機卻不向前,是因為過度勞困;敵營有烏雀集聚,說明營中己空;敵人夜間有驚呼聲,說明敵軍心中恐懼;軍營騷動,是將領沒有威嚴;旌旗搖動,是敵軍中起了混亂;軍吏時常發怒,是過度疲倦之癥候;敵人用糧食喂馬,殺牲口吃肉,收拾起炊具不再返回營地,是準備決一死戰的表示;敵軍將領低聲下氣和士兵說話,是其將領不得人心的表現;再三獎賞士卒的,說明敵將已經黔驢技窮;再三重罰下屬的,是敵軍已陷於死地;再三環顧,還是進退不定,是與主力部隊失去了聯繫;敵軍借故派使者來談判,言詞委婉的,是想休兵息戰。敵軍盛怒前來,卻久不接戰,又不離去,必須謹慎觀察其意圖。


凡是以下情況,均可以毫不遲疑地攻擊敵軍:敵軍剛剛來到,行陣還未來得及布列;行陣雖已布列,但人馬還未來得及進食;長途跋涉,後到的部隊還未休息;敵人行進於崗坡險阻之地;敵人處在半隱半顯狀態;敵人半部渡水;敵人正在險狹之路上行進;敵人旌旗亂動;敵陣頻繁移動;敵軍人馬再三返顧。


然而,用兵打仗,其章法詭譎難測。能攻卻要顯出不攻的樣子,要打卻要顯出不打的樣子。匈奴故意示弱,漢高祖不了解真情,被圍困在了平城;石勒故意藏起鋒芒,王浚不知道實況,被攻陷在了幽州。這都是前年之鑒,不謹慎行嗎?

 

【史海沉鉤】


本章是《反經》中的第五十二章,全面細緻的揭露了敵人在製造假象的過程中那些「抹之不去」的「痕迹」。只要我們細心留意這些端倪,競爭對手就會「褫其華袞,示人本相」。值得我們重視的是,趙蕤所羅列的這些「詐術」,雖然在今天的軍事領域已經近乎絕跡,但在官場和商界卻日漸頻繁,且還被加了許多「變招」,讓人眼花繚亂,實在是不得不防。


篇中結尾處說:「故匈奴示弱,漢祖有平城之圍;石勒藏鋒,王浚有幽州之陷。即其效也,可不慎哉!」的確是顛簸不破的至理。關於劉邦的「平城之圍」,相信讀者早就熟能成誦,可對石勒這個羯族皇帝如何能夠成其大事,還不甚瞭然,故筆者以此人平滅王彌、王浚的故事為例,淺談一二。




石勒如何設計殲滅「二王」

 

石勒是十六國時期後趙建立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由奴隸之身而晉級為帝的梟雄。其曾先後跟從汲桑、公師籓、劉淵等人角逐中原,趁晉廷內部「八王爭權」之機不斷做大。

 

永嘉五年,大晉王朝的實際決策者司馬越病死,石勒趁機擄其大臣、宮人數千,接著,率軍三萬,進擊成皋,圖謀洛陽。洛陽攻下后,劉聰(石勒的少主)要論功行賞,敕封名爵,認為石勒出力不少,戰功卓越,應當擔任征東將軍。石勒固辭不受,將功勞全部讓給了自己的兩個「老戰友」——王彌、劉曜,自己出頧轅,駐紮在許昌。

 

石勒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讓大家覺得他恭順有禮、胸無大志,沒料到王彌對他的猜忌不減反增。王彌寫信給青州刺史曹嶷,希望其能與自己合兵一處,共同對付石勒。但他派出的使者手腳不利落,被敵軍巡視的騎兵抓獲。

 

王彌擔心自己的陰謀泄露,趕緊遣使對石勒甘詞厚禮,讚頌他說:「將軍兵鋒所指,攻無不克,且兼器量弘深,世所罕見!前些日子您攻破蒙城,連大名鼎鼎的苟晞都被您俘虜了!事後,您竟還能赦而不殺,將其收為己用,讓人尤為佩服啊!我聽說這個苟晞有些能耐,精通兵法,時人比之韓信、白起, 如果讓他做您的左司馬,我來給您做右司馬,天下還有搞不定的事情嗎?」


石勒聞言,擔憂道:「王彌的位置不在我之下,然而卻口出『俯首稱臣』之言,恐怕是想圖謀我吧!」

 

謀士張賓道:「王彌兩面三刀,應該及早剷除。他寫此信給您,無非為了麻痹我們,以求拖延待時。我們應該在曹嶷來援之前動手,否則大事不妙!」

 

石勒應承道:「好,我們相機而動。」

 

不久后,王彌與劉瑞對峙,形勢很危急,迫不得已,向石勒求助。石勒一來想坐觀成敗,以收漁利,二來正在跟軍閥陳午較勁,所以沒答應。張賓批評他見事不明,說:「您現在回師幫助王彌,他就疑心盡消了!以後還愁沒機會滅掉他嗎?」石勒於是回師攻擊並斬殺了劉瑞。王彌大喜,以為石勒是真心推戴自己,不再懷疑石勒。

 

翌日,石勒謊稱要請王彌喝酒聊天。長史張嵩勸王彌不要去赴這場「鴻門宴」,王彌不從,說:「我以後還有許多地方要利用他!」入席后,王彌開懷暢飲,喝得正高興時,石勒突然手起刀落,將他的頭顱砍了下來。

 

事後,劉聰雖然譴責石勒「專害公輔,有無君之心」,但又怕石勒有什麼異動,於是給石勒加官,沒有懲罰石勒。

 

房玄齡在寫《晉書》的時候,對王彌評價說:彌多權略,凡有所掠,必豫圖成敗,舉無遺策,弓馬迅捷,膂力過人,青土號為『飛豹』。」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文武雙全之人,居然在陰溝里翻了船。歸根結底,還是昧於人心之「深險莫測」。

 

兵法曰:「夫兩國治戎,交和而舍,不以冥冥決事,必先探於敵情。」說得不錯,但知易行難!

 

亂世之中,飾貌厚以欺人,拖義行而成奸者,不可勝計。只消一次錯信他人、判察失誤,足以成千古之遺恨!

 

其實,王彌之於石勒,未必盡信,他何嘗不知道,人家的最終目標就是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呢?所慮者,無非是認為雙方在時下還有互相利用的空間罷了。思之至此,心念稍松。可只是這一「稍松」,就命染黃沙了!

 

韓非子曰:夫矢來有鄉,則積鐵以備一鄉;矢來無鄉,則為鐵室以盡備之。備之則體不傷。故彼以盡備之不傷,此以盡敵之無奸也。」還是有些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寧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詐!

 

可惜,即便有了王彌這個前車之鑒,王浚還是不長記性。

 

因晉懷帝被叛軍所擒,而當時并州刺史劉琨被劉聰建立的漢趙威脅,士民多數都走到王浚勢力下,令王浚漸見強盛。王浚於是乘機承製假立太子,備置百官,列署征鎮,由自己自領尚書令,后又安插自己手下親信出任各個職位。

 

時間一久,王浚自以為天下無敵,欲「反晉自稱尊號」。劉亮、高集認為當今群雄並起,此行不符合「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要諦,恐怕會成為眾矢之的,於是拚命阻諫。王浚聽不進去,將二人殺死。此後,他更「矜豪日甚,不親政事,所任皆苛刻小人」,其手下當中有兩個叫「棗嵩、朱願」的,特別不得人心,老百姓編撰民謠咒罵道:「府中赫赫朱丘伯,十囊五囊入棗郎。」

 

石勒想要借「弔民伐罪」之名圖取他,張賓勸道:「夫謀人而使人覺其情,難以得志矣。」意思是讓石勒先行韜光養晦、折節事之,如果過早暴露軍事目的,那就會直接造成「兩虎相爭」的局面,雖然最後也能取勝,但損失不會太小。

 

石勒於是給王浚上了一封「勸進表」,言語十分肉麻:「勒本小胡,遭世飢亂,流高屯厄,竄命冀州,竊相保聚,以救性命。今晉祚淪夷,中原無主,為帝王者非公復誰?願殿下應天順人,早登皇祚,勒奉戴殿下如天地父母,殿下察勒微心,亦當視之為子也。

 

王浚十分高興,問來使王子春說:「石勒這個人可信嗎?」王子春笑道:「自古以來,我聽說過有胡人擔當輔弼的,還沒聽說過胡人裡面能出皇帝!石勒把帝位讓給您,不是他不想當,實在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配君臨天下,而您才是天命所歸啊!」

 

王浚聽了這番話,愈加自大,覺得石勒的確很識時務,遣使者送玉麈尾與石勒。石勒看見王浚的使者到了,提前將良兵勁卒全都藏好,帶老弱殘兵前來迎奉,並再三朝北而跪,殷勤的說:「我雖然見不到王公(指王浚)本人,但是見到他賜給我的寶物,也就如同見到了他!我當行子侄之禮,每天早晚叩拜!」

 

王浚聽聞石勒的兵馬羸弱,而且對待使者的態度低三下四,徹底認為他不足為患。石勒又抓住王浚寵臣棗嵩貪財的弱點,多與金帛,以求探聽虛實動靜。

 

過了一段時間,石勒召見王子春,問:「王浚到底把幽州治理得怎麼樣?我現在能發兵了嗎?」

 

王子春據實奏報:幽州去歲大水,人不粒食。王浚積粟百萬,不能賑贍,刑政苛酷,賦役殷煩。忠賢內離,夷狄外叛,人皆知其將亡。浚意氣自若,曾無懼心。更置台閣,布列百官,自謂漢高、魏武不足比也。

 

石勒認為時機已到,決意發兵,但旋即變得略為躊躇。張賓問他是不是擔心鮮卑、烏桓、劉琨三個後患。

 

石勒點頭。

 

張賓表示,鮮卑人與烏桓人智勇皆不及石勒,且不能見機,不會對己方造成任何實質性威脅!

 

石勒說:「我主要是擔心劉琨啊!」

 

張賓一語點明利害:劉琨、王浚雖同名晉臣,實為仇敵。若修箋於琨,送質請和,琨必喜我之服而快浚之亡,終不救晉而襲我也。用兵貴神速,勿后時也。

 

於是,石勒兵進易水。王浚的手下紛紛進言:「胡人無信!小心為上!還是別讓他們的軍隊靠得太近!」王浚不從,認定石勒前來是為了奉戴他,不會有異心。

 

石勒加速進軍,次晨至薊,叱守門者開門。門開后,石勒猶疑有伏,先驅牛馬千頭,聲言上禮,實欲塞諸街巷。現在城內的形勢是能進不能出。王浚悔之晚矣。

 

被五花大綁的王浚沖石勒叫罵:「逆賊!你不是把我當成你的爸爸嗎?!」

 

石勒冷笑道:「公位冠元台,手握強兵,坐觀本朝傾覆,也不發兵相救,還想自立為帝,難道不是真正的逆賊嗎?」遂傳令左右,將其斬殺。

 

《晉書》曰:彭祖凶孽,自貽伊戚。」意思是,王浚屬於「自作孽,不可活」啊!當初,引胡亂華的是他,現在他死在胡人手裡,也是報應不爽。

 

除了在道德上站不住腳,王浚在政治和軍事上也是呆徒莽漢!他也是讀過兵書的,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這些看似簡簡單單的訓誡,卻被他拋諸腦後!

 

一個人,可以一生不出奇計,但不能須臾忘卻常理!


作者 趙丹陽 微信公號:wuleihuaji   個人號:zhaodanyangok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18-2-21 23:36
少樹敵是大智慧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8-2-21 23:40
浮平: 少樹敵是大智慧
中庸之道是終極智慧
回復 浮平 2018-2-22 00:19
鬍子太長了: 中庸之道是終極智慧
不偏不倚是目標,到達目標需要方法。目標還不能稱為智慧,方法才是智慧的體現,也就是說,如何才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主觀,不偏見,不獨裁。等級觀念就難以不偏不倚,首先就建立在偏見和不平等的基礎上,所以儒家學說在深層次存在自相矛盾和被矛盾的空間,於是很快被人性中的控制欲和主觀偏見所利用,不被或者少被約束,造成主觀極端的統治法。客觀方法不到位,中庸之道就會在社會層面變成抽象的空道。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8-2-22 00:49
浮平: 不偏不倚是目標,到達目標需要方法。目標還不能稱為智慧,方法才是智慧的體現,也就是說,如何才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主觀,不偏見,不獨裁。等級觀念就難以不
是被利用了。不過,中庸之道既是目的也是方法論,不是由兩極而趨中。從起心動念始即行中道,為行知合一。當然必須絕大多數人都踐行才可實現。現實非如此。故中庸之道成了理想目標了。
回復 獨坐庵中吃苦茶 2018-2-22 21:49
鬍子太長了: 一是被利用了。不過,中庸之道既是目的也是方法論,不是由兩極而趨中。從起心動念始即行中道,為行知合一。當然必須絕大多數人都踐行才可實現。現實非如此。故中
剛才看了一個視頻有點兒意思,向鬍子兄推薦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qJf5opVeU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5: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