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丹陽評三國·人物3: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及其死因(視頻)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18-1-14 08: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友情推送|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趙丹陽播講 丹陽時評

      提到張飛,我們可能最先想起的,是一個「豹頭環眼,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漢,說起話來像打雷。這是受了老版《三國演義》的影響。李靖飛老師演的張飛演得不錯!


那麼,歷史中的張飛真是這樣一個肥頭大耳的形象嗎?其實不然。我們看看《三國志》就知道,張飛的兩個女兒,都入主後宮,成為皇后。古代皇帝選擇妃嬪還是比較看重美色的,證明張飛的兩個女兒都還長得不錯!由遺傳學來講,那閨女隨父親啊!張飛長得應該不太丑,至少說的過去!


此外,張飛還有點文化底蘊。為什麼呢?他家是小資之家。一般人家在亂世沒錢讀書,哪來的文化?張飛不一樣,史書上記載他「世居涿郡,頗有莊田」,有了經濟基礎做底子,他也能經常接觸天下名士了,肚子里還是有點墨水的。有一次,張飛以少勝多,把名將張郃打得大敗而逃。意氣風發之餘,張飛更以石代紙,以矛作筆,在八蒙山石壁上刺下一行大字「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合於八蒙,立馬勒銘」。字體剛勁有力,氣吞山河,其時其景,何其豪邁。在行軍閑暇之間,張飛偶爾還會呤點小詩。「王方平採藥此山,重子歌玉瀘山澗。雪,住宿方行。」這就是張飛軍旅途經真多山寫下的詩文。十九字的游經,雖然無法和曹植和曹操的文采相提並論,但也不失一種情趣。


張飛畫畫也不錯,明代卓爾昌的《畫髓元詮》載:「張飛喜畫美人,擅草書。」清代《歷代畫征錄》記載:「張飛,涿州人,善畫美人。」老有人說張飛是粗人,其實也不太粗。


張飛還有著「忠貞不渝」的愛情。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三四歲的夏侯氏出城砍柴,被張飛看見了。張飛見她容貌不凡,又仔細詢問了一下她的家室背景,一看是個良家女子,就把她娶為妻子。從史料上看,張飛此生沒再娶過別的妻子。這在那個「男子三妻四妾」的時代,還是很難得。張飛不好色。


我們看看,趙雲也不好色。好像古時候能成就大業的人,在這方面都比較節慾。《群書治要》裡面說:「節慾者安,縱慾者危。」確實如此。


其實,我們倒是不反對男人有慾望,有慾望你要使在對事業的拼搏上,這個能造福子孫後代。這樣的男人也比較有審美性。譬如在這個《笑傲江湖》裡面,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的粉絲就比較多,採花大盜田伯光的粉絲就少。是吧?我有一個朋友,成天想著把妹子去,動不動跟我說,咱們「三溫暖、大保健」去吧!我說你要把這個慾望用在建功立業上,你沒準早就身價千萬了!

張飛妻子夏侯氏

不閑扯了,以上我們談了下張飛的容貌和愛好,我們再略談一下張飛的戰功。由於大家對張飛的戰績都比較了解,我在此一筆帶過,只是簡單概括:小沛拒曹、據水斷橋、義釋嚴顏、大破張郃。這都是張飛的戰功。別的先不說,就說打敗張郃這一項,不容易!陳壽怎麼說的:「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張郃的文韜武略,連諸葛亮都懼三分。他曾經識破過諸葛亮的進軍路線,也曾兩次與東吳交戰,小有斬獲!其實,張郃不是在後期才逐漸顯露頭角的大將,早先他在袁紹手下就幹得不錯!可惜袁紹沒能重用他!我建議大家好好看看《三國志-張郃傳》,張郃在《三國演義》里也被壓低了一些。


跟張郃這樣的帥才打仗,你想憑運氣僥倖得勝,這幾乎是做夢。張飛有真本事!


這個真本事不是說你武功有多高,文韜武略以及各種硬體,都得跟得上!

然而,對於張飛這樣一個有真本事的人,死因卻眾說紛紜。


最流行的說法是,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刀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


有人就此發表議論,你看,劉備早就提醒過他,說:「你經常鞭打士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他不聽良言相勸,果然遭遇失敗。可見這個「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魏國五良將張郃

也有不少號稱是「情緒管理」大師的人,就此譴責張飛不會管理情緒。他們說,能幹的人並不是沒有情緒,他們只是不被情緒所左右。在該隱忍的時候隱忍,在該爆發的時候爆發,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再控制不住情緒,也要學著控制。林肯做總統的時候,陸軍部長向他抱怨受到一位少將的侮辱。林肯建議對方寫一封尖酸刻薄的罵信作為回敬。


信寫好了,部長要把信寄出去時,林肯問:「你在幹嘛?」


「當然是寄給他啊。」部長不解地問。


「你傻啊,快把信燒了。」林肯忙說:「我生氣的時候也是這麼做的,寫信就是為了解氣。如果你還不爽,那就再寫,寫到舒服為止!」


心裡產生負面情緒,需要疏導發泄,像林肯就用了寫信的方法。


中國古人的境界要高一點,比如像孔子,直接就是「恕」字待之,恕己恕人。做不到這麼高境界,就找一件心愛的事傾瀉所有情緒。


清代作家李漁的方法是寫字:「予無他癖,唯有著書。憂籍以消,怒籍以釋。」


鄭板橋更加直接。當他受官場擠壓、鬱郁不得志時,就提筆畫竹。畫完以後,心理舒坦了,畫藝也越發純熟,一箭雙鵰。


張飛不是愛書畫嗎?可以寄情書畫,消磨這種不良情緒。


由張飛之死,得出要學會「情緒管理」這個結論,論述清晰、結構完整,而且結論很有意義。對教育青年一代也有幫助。


我也基本同意《三國志》對張飛之死的描述和定義。


但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對於別的說法,我們也得看看。

要善於中和自己的情緒

關於張飛之死,第二種說法是江東暗殺論。


法家的韓非子說過一句話,叫:「事起而有所利,其屍主之;有所害,必反察之。」這一句話奠定了中國自古以來刑事案件偵破和勘察的重要原則——有反原則。


就是一件事情,或者是一件命案出了以後,找兇手最直截了當的辦法是看誰是受益者。


張飛在準備伐吳的前夕死了,對誰最有益?俗話說「此消彼長」,對東吳集團最有益。這也是江東暗殺論重要的論據之一。


論據之二:江東鷹派早有「吞劉之志」。早在赤壁之戰前夕,以周瑜為首的鷹派就提出了「吞劉抗曹」的主張,亦即是說,吞併劉備的勢力,對抗曹操。周瑜早就跟孫權提過,「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周瑜繼而說,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就是把劉備請到我們東吳來,好酒好肉款待,再給他上幾個像高圓圓那樣的美女,把他軟禁起來,消磨他的心志。然後再把關羽、張飛安排到我周瑜或者呂蒙的手下,去攻佔四方,馳騁沙場,如果關、張漸漸有了臣服之意,我們就高官厚祿,將他們收為己用,倘若沒有,再找機會把他們做了!看周瑜的意思是,早就想把劉備滅了。對於關、張的態度,也是能用則用,不能用就殺。

論據之三:周瑜慣用「諜戰」。周瑜這個人很會打仗,我們看看他打的幾次戰役,譬如秣陵之戰、曲阿之戰、山越之戰、吳郡之戰、赤壁之戰,就會發現周瑜打仗有個特點,十六個字:「超塵逐電,掩其不備,精兵突進,善用五間。」周瑜打仗,進軍速度很快,堪稱神速,而且收集情報也快。拿赤壁之戰舉例,曹操拿下荊州沒幾天,下一步的軍事計劃還沒有暴露,周瑜就率軍虎撲夏口,進而佔領赤壁南岸,逼得曹操只能在赤壁北岸立足。北岸是什麼地方,是孫子兵法所說的「圮地」,圮地又稱雲夢澤,也就是沼澤地,而且赤壁北岸水流湍急,風向不定,行軍作戰極為不利。周瑜為何能在短時間內獲知曹操南下侵吳的消息,而且能在一開始就把曹操逼入不利的境地?除了周瑜軍事目光銳利之外,跟他善於「諜戰」也有很大關係。用學者徐番的話說,「三江五湖,皆其私人;荊襄之內,遍其黨羽」。


論據之四:劉備零陵,給了周瑜安插間諜的絕佳機會。劉備向孫權借零陵以為立身之地,周瑜是不放心的,有歷史記錄,周瑜說:「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因此,趁著借劉備零陵這個機會,安插幾個像范疆、張達這樣的諜者進去,起一起監督作用,這是合情合理的。好比你是一個基金會的負責人,你要給人家發一筆八千萬的風投,你能那麼放心嗎?派個會計或者財務總監不過分吧?


論據之五:范疆、張達殺了張飛以後,想的不是隱姓埋名,找個地方躲起來。歷史上記載是什麼:「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想都沒想,一溜煙奔孫權去了。我們知道,你想跑,好多地方可以去,譬如塞北、廣漢、南匈奴、鮮卑各部,再不然往曹魏跑。這幾個地方都比東吳安全。東吳現在畢竟表面上還是蜀國的盟友,如果孫權起了舍小就大、棄車保帥的心思,把范疆、張達殺了,給劉備送去怎麼辦?這兩個人似乎完全沒這方面的顧慮,更加印證了二人諜者的身份。有的三國迷看到這兒也許會說,最後在那個《三國演義》裡面,孫權不就是把范疆、張達殺了嗎?!那是三國演義,在三國志裡面,這倆人沒被殺,一回吳國就沒下文了。可能是高官厚祿,也可能是被保護起來了。


有人也許會反駁,周瑜哪有你說的那麼神,他都死在張飛前面了,死人還能算計活人?這個不奇怪,漢武帝時期,張湯就曾經死後殺人。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王立群讀史記。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死諸葛嚇走生仲達,郭嘉遺計定遼東。周瑜這個人,有著常人不及的預見能力。譬如他提出「結馬超以斷曹操之臂」、「取益州以絕劉備之望」等等理念,都非常超前!

古代學者盧弼就曾經評價過周瑜說:「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勛……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周瑜是個被《三國演義》嚴重低估的人,他要是不死,有沒有三分天下,還很難說。


三國的粉絲聽到這兒也許會說,你說是江東暗殺,這個我不反對,那就非得是周瑜乾的?不能是別人?對了,還就得是周瑜最合理。魯肅主張孫劉聯盟,他不會動這心思。張飛死亡前後,陸遜這個時候未掌大權,做不了決策。呂蒙只不過初掌大權,如果是呂蒙執政時期派過去的,時間太短,范疆、張達難以獲取張飛的信任。


所以,個人估計是周瑜獻計,孫權拍板!

第三種是諸葛兄弟暗殺論。現在研究三國的人,為了爭取噱頭,嘩眾取寵,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黑諸葛亮。好像什麼壞事都是諸葛亮乾的。有人就說關羽就是諸葛亮害死的,法正為什麼英年早逝,也是諸葛亮害死的,龐統怎麼死在落鳳坡?也是諸葛亮害死的。馬超怎麼死那麼早?也是諸葛亮害死的。按照他們這個邏輯,張飛當然也必須是諸葛亮害死的。


問題是,劉備不是二逼啊!劉備就能眼看著諸葛亮設計害死這麼多人,然後無動於衷?


說諸葛亮害死張飛的人,是這樣構思的,諸葛亮為了排斥異己,獨掌大權,就找諸葛瑾商量,就說你看,弟弟我要在蜀國掌權,張飛是個障礙,我準備找倆人把張飛做了,然後讓這倆人往東吳跑,你接應一下。


但是,我們要知道,諸葛瑾是什麼人,三國志記載:「諸葛瑾、步騭並以德度規檢見器當世。」諸葛瑾的老實、憨厚,在江東出了名了!這種事他干不來!此外,諸葛瑾在江東是什麼位置啊?!比顧、陸、朱、張都低,甚至在步騭後面,他能做得了主嗎?他如何接應你?!這麼大一個外事活動,諸葛瑾玩不起。

諸葛亮之兄諸葛瑾

第四種更荒誕,根本不值一駁。說是劉備害死了張飛。理由只有一條,說什麼功臣末路斷頭台。我想問提出這種觀點的人三個問題:其一,都說「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韓信是什麼時候被呂后害死的?項羽死了以後!現在曹魏、孫吳都在,環顧四下,南蠻未平,荊楚未復,這個時候殺了張飛,是不是早了點?其二,蜀國的建立是在四大集團互相讓利、團結協作的基礎上建立的,荊州士人、東州集團、益州土著、西涼驍騎各懷己見,有的跟劉備親,有的跟劉備遠。劉備這個時候把自己人殺了,其他三大集團一旦有警,肅反工作誰來做?其三,劉備在張飛死後不久,就發動了為時半年之長的夷陵之戰,在戰爭之前,砍斷自己一條胳膊,是什麼意思?


我知道現在整個史學界都流行一種陰謀史觀,因為這種觀點有賣點,是吧?!我也攔不住。我要是硬生生的讓大家宣揚光明史觀,弘揚正能量,也不現實,而且顯得太假。但是我也得奉勸研究歷史的人一句,下次再黑別人的時候,麻煩您把證據找足了再說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7: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