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劉強東的小金卡說銀行改革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17-8-30 08: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順口隨作|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劉強東的做法是在摧毀整個銀行體系,進而摧毀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不錯,從表面看儲戶得利遠遠超過傳統銀行體系,但這巨額利息從何而來?銀行至少要由央行測算整體經濟的現狀和趨勢,與國家其它經濟決策部門協作,制定或穩定經濟,或刺激經濟發展,或抑制經濟泡沫等等,極其關鍵的綜合貨幣政策。一旦劉式模式形成一定規模,民生何以安?

或許摸石頭思想及自由市場經濟改革派決策者,仍然幻想以此手段倒逼傳統銀行推動革新,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義。但這招並不新鮮,而且是早已「失效」的 、成為自改革以來「傳統手段」。最典型的就是號稱"100 口管彩"的朱"倒逼",以武裝革命方式,以疾風暴雨的步驟,以削足適履的身段擠入世貿組織,狹洋裹民倒逼中國經濟體制轉軌成新型資本權貴制。其它重大改革無不是換湯換藥不換釜的複製罷了。而最近的大手筆則是混改。這種方式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慣性的、似乎萬能的,但是必須要改革掉的傳統思路,否則改革又會陷入另一個無盡的圈裡循環。  

可以說,中國的改革戰略策略就兩條:
1. 摸石頭前進策略。會不會游泳,具不具備游泳條件,無所謂,只要敢於下水,勇於摸就是改革。這更強調的是敢闖敢拼的勇氣和精神,並不在意誰摸石頭,摸的是不是石頭,石頭有沒有方向,以及是不是一直有石頭摸,摸到哪裡算個頭等等理論問題。改革失策於高屋建瓴的全局統籌戰略,陷入無序的局部紛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實即是此策的固疾,不可避免。
2. 借外力逼人於絕路,不得不改的「倒逼」之策。凡是被倒逼的個人,行業,部門,往往是把他們逼入既設之途,或他們被現實逼到幾乎無路可走時,「請君入甕」。
如果說,早期朱倒逼採取此法,是為了實現新政,像向上帝一樣產生第一把推動力,還存在一定合理性的話,後續的政策延續同一套路,雖然對廟堂高座者省力省心,但其改革效力則愈見衰退,至今已餘波罕見了。
這個套路的基本思想就是經濟私有化,好聽點說就是經濟自由化,斬斷「公有制」的命根,幻想私有化的經濟主導「充滿青春活力」,建立理想的自由化經濟體制,從而支撐中國實現復興之路。
且不說這個套路是不是萬能,實現這套路設定目標路線,必須具備其目標路線正確,全面利益兼顧,長短期規劃合理,也必須得有強大的執行力,被逼者的意願,以及時間段。所以,倒逼之策成敗具備太多不確定性。
話回到這次原題,關於銀行體系的改革,中國政府到行業界,金融使用者的改革目標並不完全一致,甚至各方面理想目的大相徑庭,並不是引入私有資本倒逼可以解決的。並且有兩個需要重視的問題是:
1. 銀行設定的改革目標是什麼?以什麼指標衡量?如果說改革的成功與否,是以行業經濟指標為準,那麼,請查一下任何一家關於國際企業500強排行榜,看看中國銀行企業的總資產和營收指標,是不是成功的標誌?
在《財富》500強2017年榜中,工行排名第22
位列全球銀行業之冠!建行28、農行38、中國銀行42、交行171、招商216、興業230、民生251,直到第43位才找到法國巴黎銀行,摩根大通 第48,而美國兩大行富國銀行、美國銀行卻「不知進取」地排在第61、62位!
在福布斯全球銀行前25排名中,中國獨佔前四,共8家進入榜內,美國共四家,日本兩家,英國才一家。
這麼比較,中國銀行業是全球業界的翹楚楷模,經營管理盈利模式絕對是領先的,否則怎麼實現的霸主地位?如此還要改革,改什麼?往哪裡改?是不是都並列全球第一才算改革成功?
但是,極其有意思也很耐人尋味的是,在中國上上下下甚至世界專業人士,都認為中國銀行業面臨不得不進行的大改革,小調整都不能解決各種困境,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局面,什麼問題?我想這個沒人問的問題才是關鍵,我也知道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靠引入私資會不會造成「飲鴆止渴」的短期益,而長期痛的後果呢?
2.既然有一個改革的共識,而經濟指標又不是改革的目標,那很容易理解的目標就是體制和服務方面的軟體系統。
有趣的是,在主張銀行改革者眼裡,中國銀行幾乎成了最後一個必須動大手術,引入經濟自由成分的頑固堡壘,需要改革的原因一如原國有落後行業行業一樣,壟斷、官僚、效率低下、關係經營、腐敗貪污流行……等等,但他們有意迴避了銀行金融行業在當代經濟中,特別是后冷戰、全球化經濟中的首屈一指的重要性。這個行業對內承擔著調節經濟熱度節度的重任,關乎每個國民的幸福指數,替代政府計劃指令硬調節手段,是市場經濟中國家必須操控的有形的手。對外則是經濟堡壘的唯一防線,因為國家貨幣政策是外匯政策的基礎。所以此行業完全不可,以常規行業的思路改革,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非同小可,不可不慎,不要走為改而改的虛玄之路,也不要簡單的認為現有銀行都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發奮之心,更不要認為銀行會下海與『』小金卡『』競爭而瘦身進取,這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持,就像當年期望先富帶後福一樣無根據。
既然要在軟體上改革,為什麼不對有「先進管理」經驗的國際銀行業開放市場呢?這倒是真正的倒逼套路,有比較才有優劣,才有改革動力。恐怕市場還不具備開放條件。
但像劉氏的小金卡是不是推動銀行的小手呢?我看未必,甚至相反,不是阻礙改革,而是擾亂改革。
為什麼? 因為銀行的改革更需要資金的支撐,而資金的來源正是廣大儲戶和客戶,失去這個基礎,銀行改革就是無根之水,生存即面臨問題,就不用改了,劉氏金卡正是挖根之舉。第
二,銀行需要正常的營運盈利環境,才能平穩改革之路,國民經濟大局也需要各行業正常盈利,平衡運行。
試想如果銀行業大量流失儲戶,在實體經濟盈利普遍低下的前提下,銀行業改革的環境何在?不要認為這不可能發生,劉氏金卡一旦成功,也不可能不成功,以中國的國民性,以及國內海量的私有資本存量,立即形成所謂的投資風口,什麼樣的金卡都會有,大量的銀行存款必定逃離,1到3年內形成另一個金融黑洞,不是危言聳聽,那時候銀行改革也只能成為一個傳說了。
第三,劉氏金卡承諾自動轉存取利率4%以上,相當於把銀行現有0.35的活期利率,提高到5年固定利率4%的水平,銀行要與其競爭至少得把活期利率提高至這個水準,請問5年固定利率該是多少?
一個更嚴重的是實是,現在實業經濟盈利水平低下,比房地產不如,貸不起款還不起利息的比例不小,提高利率銀行能生存下去么?銀行業陷入危機,國家金融經濟政策如何通過市場實現?
總之,劉氏金卡的合法投放,基本上是此次金融領域改革一個明顯失誤。有關政府部門放行此卡,是因小失大之舉,著眼於眼前利益,為改而改的痕迹明顯,全然不顧全面長遠利益
馬雲也曾豪言: 銀行不改,我們逼著它改。所以螞蟻群上路了,劉金卡樹旗了,後面引來虎狼
也未可知。
資本逐利是人性必然,我如果有國內銀行存款就會在第一時間裡,挪到劉氏金卡里。收穫5年以上的銀行定期利息,而享受活期銀行存款使用便利,為什麼不?但是我最多使用劉氏金卡2到3年,因為它的生存期不會太長,新的金融政策就會緊緊遏制它的擴張。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8: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