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上篇提到用一種新的方式去探討朝核危機。那麼下面可以創編一個小故事。
話說60多年前有一族人,本來受人欺壓,好不容易借外部力量擺脫了施壓者,卻不想解放他們的外來人硬生生把他們分成兩半,這兩半人偏偏認同各自的『』解放者『』思想,於是把外部矛盾變成了族群內部矛盾,並最終互毆起來,打的頭破血流,昏天暗地,也把更多外人拉進來分陣互毆,結果還是維持到互毆前的南屋北房分線,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由於流血太多加深了族群仇恨。事情永遠不會一成不變,隨著時間推移,人事變遷,內外部力量強弱和政治主張等各方面變化,其中一群被逐步孤立了,原來的靠山倒了,一起流血打架的大個子跟對方做起生意了,並且把對方陣營的領頭奉為榜樣,和另一群的熱乎勁超過了和自己最熱乎時期的程度。於是,這群人的頭領對誰都不信任了,看誰都不可靠,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除了不得已採取祖傳封建世襲制外,也學到了自力更生,不靠外援的生存之道。
但是要實現這條道路,至少必須有兩個條件,其一,對外必須有讓人忌憚的鎮國利器,使無論敵友都得忌諱三分,沒有真傢伙,假的能充數也可,只要糊弄住人就行;其二,對內必須上下同氣同聲,如同一體,時時讓本群體處於亢奮狀態,即使內部殘殺也在所不惜,要的只是保持這個狀態。這兩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
如果以上思路符合事實的話,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朝鮮的做法,當然是站在它的立場上去思考和採取行動。尤其在冷戰後期,蘇俄分崩離析,中國突然放棄中朝關係的底線--1992年8月,中國正式承認南韓的國家地位,並正式建立國家級外交關係。這一舉措,把用鮮血凝成的中朝友誼,變成了退了色的一般關係,最多是與南韓同等份量的地位關係。
從朝方的立場來看,這絕對是一種背叛,也是一種恥辱,是一種分裂其國家的不可容忍的立場變化,試想如果朝鮮有一天宣布與台灣建交,並正是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中國的態度會怎麼樣?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朝鮮的對策,可以充分理解朝方,從金二代以來越來越疏遠的中朝關係的根本原因。
面對中國經濟的驚世發展,朝鮮是追隨中國的改革之路呢,還是堅持自己的道路?顯而易見:前者必須放棄幾十年的強硬立場和主張,與昔日仇敵和解,引進對方的政治社會理念,就如同現在的中國,結局是金家王朝的滅亡。後者雖然前途渺茫,但是至少能在有限的將來是確定的,可以預見的。所以朝的選擇並不出乎意料之外。但是朝鮮的選擇,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基於其在地緣政治軍事,以及歷史上對中俄的重要性。讓中俄徹底放棄朝鮮,幾乎是一種不可能的選項,這是中俄的底線,至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如此。從朝方立場來看,中俄對於朝方的支持,一般情況下可以忽略不計,除非被美日逼近底線,否則朝方的生存發聲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政治話語權的微弱及邊緣化,使得它只能對外以炫耀武力為唯一手段,在一般軍事手段不可能產生足夠的影響下,能引起大國關注的,恐怕只有搬出所謂的核武策略了,如此不僅可以對內外大刷存在感,也可以由此索要價碼,一舉三得。切不管核武是否真的能形成戰術性武器。這才是朝方不顧一切地發展核武技術,實行先軍中先核政策的根源。
它的處境和所選道路,完全可以參照中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分裂后,中國當時環境和對國內外政策來理解。只是朝鮮以彈丸之國,永遠不可能複製中國的突圍之路罷了。
這幾天在朝核爆結果仍未定論之際(開始我就對朝核爆的真實性或成功性抱以懷疑態度,至今中美都沒有公布核污染檢測結果),又爆出朝方近期將試射導彈的消息,美國日本韓國不失時機地大炒威脅論,克里駕臨北京施壓,三國集結大量先進空中力量,部署先進防空導彈,甚至傳出美國部署精銳特種暗殺部隊到日韓的消息。這些能不能制止朝鮮試射的計劃呢?我以為答案是否定的。過去是這樣 ,現在是這樣,將來也不會改變,只要金三世定了的,朝方會不顧一切的去實施,這是朝方的堅定立場,不會由於外部壓力而改變。這是對外政策的需要,更是對內穩定軍心民心,穩固政權的需要,甚至是為了掩蓋1月6日氫彈試驗失敗,或假氫彈爆炸的需要,否則金三世有什麼必要每月爆一彈,製造緊張氣氛呢?
至於是否應該事先通報中俄,基本不是朝鮮要重點考量的,否則對內怎麼顯示領袖的偉大,對外怎麼能產生更大的震撼效力?關於這一點下篇短文會有所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