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經濟金融化禍害發展中國家3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15-8-2 19: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轉載|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二)金融自由化的理論與實踐
  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理論——「金融抑制」理論與「金融深化」理論,實際上是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為發展中國家定向而精心打造的。依照金融發展與金融深化理論,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金融市場不完全、資本市場嚴重扭曲和政府干預金融的綜合症。這種病症,嚴重製約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在經濟自由主義的誘導下,經濟增長(實際就是GDP的增加)是發展中國家政治正確抑或政權保持合法性的必然要求。
  1973年,羅納德?麥金農的《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和E.S.肖的《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兩本書的出版,標誌著以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為研究對象(實質是忽悠對象)的金融自由化理論的誕生。金融壟斷資本掌控的學界與媒界吹捧「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為發展經濟學和貨幣金融理論的重大發現。「金融抑制」理論指出,由於發展中國家對金融活動有著種種限制,對利率和匯率進行嚴格管制,致使利率和匯率發生扭曲,不能真實準確地反映資金供求和外匯供求,這樣便降低了資金的配置效率,導致經濟增長緩慢。「金融深化」與「金融抑制」相對,實質就是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理論主張,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對金融的過度干預,放鬆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限制,增強國內的籌資功能以改變對外資的過度依賴,放鬆對利率和匯率的管制使之市場化,從而使利率能反映資金供求,匯率能反映外匯供求,促進國內儲蓄率的提高,最終達到抑制通貨膨脹以及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
    在「金融抑制」與「金融深化」的「光輝思想」指引下,當然還有在發展中國家內信奉經濟自由主義理論精英的積極鼓動以及國際壟斷資本的努力干預下,諸多發展中國家開啟了金融自由化——經濟金融化的改革,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利率、匯率自由化,放寬本土資本與機構進入國際市場的限制,充分發揮各類貨幣政策工具的市場調節作用;二是金融機構業務自由化,即所謂混業經營,允許各類金融機構從事交叉業務,進行公平競爭;三是金融市場自由化,即放鬆各類金融機構進入金融市場的限制,完善金融市場的融資工具和技術,完善金融市場的監管;四是資本流動自由化,即放寬外國資本、外國金融機構進入本國金融市場的限制,同時也放寬本國資本和金融機構進入外國市場的限制。
(三)經濟金融化實現的主要途徑
  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經濟金融化大致通過以下主要途徑實現:
      一是在金融自由化過程中,外資主要是來自華爾街金融資本給東道國施加各種壓力,或巧妙利用東道國政府中的同情者(如「芝加哥男孩」)或「同盟軍」(如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在國會聽證時所指稱的),直接要求在東道國開設獨資商業銀行,或者合資、參股東道國本土銀行。一些發展中國家在本土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出自「華盛頓共識」的市場化要求)時,直接規定必須有外資銀行進入而且不低於某個百分比的持股比例。在這一金融投資過程中,利用各種合法手段(如增資擴股)與非法手段(如商業賄賂),甚至不惜製造危機而後再抄底進入,逐漸地、靜悄悄地控制了東道國銀行這一經濟命脈,由此直接決定東道國的融資成本與資金供給,決定了東道國產業發展方向與國際分工地位。
  多年來,阿根廷一直是美國推行新自由主義的試驗場。金融自由化使得阿根廷國有資本在國家經濟命脈中的佔比不斷降低,例如在銀行業,國有資本從1992年(階段自由化之前)占銀行資本的82%,下降到1997年(階段自由化之後)的48%。到2002年,全國十大私營銀行中,七家為外資獨資銀行,兩家為外資控股銀行,商業銀行總資產的62%-68%被外資銀行所控制。對國際金融資本的過度依賴,導致國家宏觀調控能力下降,金融和經濟主權名存實亡,近乎完全受制於人。
 二是製造並利用金融危機,抄底廉價收購東道國的企業。金融自由化初期,國際金融資本大量湧入,股市大漲,樓市大漲,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然而,當經濟泡沫被吹得足夠大后,國際資本便齊刷刷地大規模快速抽逃(因為有了資本自由流動政策的保證),這樣各類資產價格急劇下跌,本土各類企業因缺乏流動性而瀕臨倒閉。在這種情勢下,國際金融資本殺個回馬槍,利用已經在東道國紮根的銀行,就地及時抄底、廉價收購東道國各類資產。
  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生成后,國際金融資本興風作浪,肆虐亞洲,金融自由化如火如荼的韓國當然未能倖免——出現嚴重的債務危機。到2002年,國際資本以「清倉價」控制了韓國半導體的44%,通訊業的21%,並成為現代汽車、現代電子、LG以及三星電子的重要股東。著名的大宇汽車公司就在這場近乎人為的債務危機中人間蒸發了,而現代汽車公司則被美國資本控股,成為「美國在韓國製造」的汽車。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資本就是利用其掌控的韓國銀行——2002年韓國9家商業銀行中的6家被西方控制——而實施收購的,這些本土化的外資銀行十分清楚,處於危機中的韓國企業哪些是真正的優質資產。
    三是利用直接投資(FDI)形成一個個經濟堡壘,然後利用這些橋頭堡進行金融滲透。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而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爆發債務危機之後,一些發展中國家對於國際借貸(抑或引進國際間接投資)持謹慎態度,而直接投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與歡迎,這樣,直接投資在國際投資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但是,涉足發展中國家的跨國資本,並不老老實實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是積極利用東道國的監管漏洞,積極從事具有高額利潤的非生產性的甚或投機性的活動。投機資金主要來自直接投資的利潤積累、外資銀行的貸款或拆借、貿易項下(包括轉移定價)等合法渠道以及通過諸如地下錢莊等非法渠道轉移的資金。
 跨國資本利用這些聚沙成塔的資金,積極從事房地產、股市債市等金融投資,獲取比生產經營要高得多的利潤。與此同時,跨國資本還通過多種渠道(如變相消費信貸的分期付款、資金拆放、影子銀行等),把東道國越來越多的經濟主體捲入到金融活動中來,由此不斷抬高東道國的融資成本,導致本土企業因經營成本不斷提高而趨於萎縮,社會資金越來越熱衷於房地產、高利貸等投機炒作,投資者紛紛棄實務虛。這樣,在相關發展中國家雖然工業化遠未實現(有的甚至剛剛開啟),但是出現了諸多類似發達國家后工業化的症兆,即發展去工業化、產業空心化、國民經濟虛擬化,一副未富先老、未強先衰的綜合症。
經濟金融化重挫相關發展中國家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的生產動機就是賺錢,生產過程只是為了賺錢而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只是為了賺錢而必須乾的倒霉事。因此,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國家,都周期性地患一種狂想病,企圖不用生產過程作媒介而賺到錢。 金融資本主義助長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寄生性。當今世界,有了金融,有了資本主義,有了發展中國家,一些西方國家就有了賺大錢、賺快錢的捷徑,就無需為賺錢而組織生產這樣的苦差事,它們可以通過金融自由化進而經濟金融化把發展中國家變成它們的十分廉價而且非常自願的賺錢機器,如此把過去周期性的狂想病變為現實。很顯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存在必然以非資本主義經濟形態(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前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和海外殖民地兩類)為前提,西方發達國家騙子的存在恰恰也是以發展中國家傻子為前提。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粒子在 2015-8-2 19:42
它們可以通過金融自由化進而經濟金融化把發展中國家變成它們的十分廉價而且非常自願的賺錢機器,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5-8-2 23:21
粒子在: 它們可以通過金融自由化進而經濟金融化把發展中國家變成它們的十分廉價而且非常自願的賺錢機器,
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無論金融國際化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金融化推手的最初動機是什麼,實踐的結果就是您說的結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7: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