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你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你被催眠過嗎?多數人會說沒有這種經歷。你這樣回答是基於你見過舞台上被催眠的情景。或許你從來就沒有見過。
現代催眠術的一個功效是用來治療疑難病症。諸如心理障礙,失眠,性功能障礙,口吃,各種慢性疾病等等。用我認識的一個催眠師的話,凡是大夫們治不了的病,就都推到催眠師那兒了。
人的腦波有四種:
貝塔波(Bata)代表一般狀態;
阿爾法波(Alpha):代表放鬆狀態;
西塔波(Theta): 代表打盹狀態;
德爾塔波(Delta): 代表 睡熟狀態。
而催眠是在阿爾法波和西塔波狀態下實現的。催眠師通過這個過程,在患者的潛意識裡找到導致病患的「傷痕」,「抹」去它們,再植入健康的意識,以達到治癒病患的目的。
其實,除了在熟睡狀態,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是在被催眠,即使你現在處於一般狀態。而你我也都是在給別人催眠。
你如果不承認在被催眠,想一想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開車的時候,你會突然發覺已經到了一個你熟悉的地方,而前面一段開車的過程,過了哪個站,哪個路口,你竟是不記得。 即使你對這一段路非常熟悉,比如你每天上下班走的路。 其實,在這一段沒有「記憶」的路段,你就是在被催眠, 在不自覺地被某件事「勾」著想。而你開車的動作完全是憑下意識。
人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是通過各種渠道植入我們潛意識的。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包括說話和做事,主要是受潛意識支配的,而很少是現想現做。潛意識的形成需要時間。一旦形成了,就像程序一樣支配著我們的生活。催眠的一大功效就是加速潛意識的形成。
所以,統治者通過這種催眠,改變並形成著老百姓的意識;媒體通過催眠,改變著輿論的方向和注意力;直銷公司通過催眠,堅定著從業者的意志; 而家長們通過催眠,影響著下一代的成長。這一切都是通過潛意識在實現。 那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
我們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我們的意識。可見環境(催眠者)是多麼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別人的催眠環境。
那麼向人傳遞一種現在常說的正能量:樂觀的情緒和生活態度,真誠的處事方式,以及坦然面對挑戰和困難的姿態,是多麼的重要。 而消極處世,只見陰暗面,描繪慘淡人生,則會給人心裡上添加抹不去的陰影。
前兆兄講過一個故事叫《血光剪影》(12月6日),就是主人公被某種「催眠」后,潛意識被植入消極因素,導致生活紊亂,而最後遭遇不測。 這是催眠的一個負面例子。 而當你微笑著面對每一個你遇到的人時,你真的不知道這種無聲的「催眠」會有多麼大的功效。
之所以把潛移默化的影響叫催眠,是因為我們每天並不都是在「一般狀態」下生活。糊裡糊塗地跟著別人買東西;不加思索地傳遞著媒體的信息;人云亦云地宣講著別人的養生之道。其結果,你在被催眠著,同時也催眠著別人。(完)
(本文照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