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已經處於建國以來千年不遇之大變中
我在德國中學學古拉丁語時曾經學到一部古羅馬歷史。
公元四世紀時,來自西亞高原的游牧民族匈人席捲整個中歐,爭奪日耳曼人的地盤。日耳曼人抵擋不住兇猛無敵的匈人和游牧騎射的戰術,舉族遷徙羅馬帝國之內。
當時的羅馬帝國承平久矣,整個社會腐朽淫靡, 早已經喪失了羅馬帝國創建者的尚武精神。羅馬帝國為了抵抗匈人,收容了湧入羅馬帝國的日耳曼部落。
結果羅馬人沒想到的是,被羅馬收容的日耳曼人居然反客為主,奪取了羅馬帝國的統治權。但羅馬新的蠻族主人卻不懂地發展文明,結果輝煌的古羅馬文明迅速地在歐州大陸沉淪,先進的城市和設施被荒廢。而令人諷刺的是,並不屬於羅馬帝國統治的愛爾蘭反而躲過這一劫。
從此,歐洲大陸進入黑暗的中世紀。而古羅馬文明繼續存在於中亞的東羅馬帝國,也就是講希臘語的拜占庭帝國。
歐洲大陸的文明倒退何止一千年!
直到500年後,愛爾蘭的基督教徒再次把文明回傳到中歐,從此德國境內的日耳曼人才開始重新有了法律,文明和國家制度。
整個德國歷史,自德意志和法蘭西的共祖查理大帝創建法蘭克帝國至今,總共有三次大規模人口遷移。
第一次是14世紀的黑死病
鼠疫使得十分之一的德國人死亡。
第二次是17世紀的三十年戰爭
連續三十年之久的新教和天主教國家之間的宗教戰爭,來自二十幾個歐洲國家的軍隊在德國土地上蹧蹋, 使得德國人口銳減三分之一。三十年的戰爭也是德國人集體記憶里最慘痛的歷史之一。
這兩次災難,使得大量土地荒廢,急需人口的領主們也想幫設法地鼓勵異鄉的農民遷移自己的領地。
第三次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七百萬德國人死亡,一千六百萬德國人被驅逐出故鄉,大片國土被戰勝國吞併。現在的東德,當時叫中德。而當時的東德,現在是波蘭和俄羅斯國土。
一千六百萬被驅逐的東德國人,大多數遷徙到當時的西德,也就是聯邦德國。當時的西德處於盟國軍管之中,被驅逐的東德國人被強硬安置在西德人的房子里。
其實當時的西德因為戰爭的摧毀也很貧困,但西德人還必須和被驅逐的東德人共享僅有的資源,所以當時西德民眾也普遍歧視東德人。東德人被藐視地稱作為「Rucksackdeutschen「, 東德人的小孩甚至因為東德的方言而在學校里受歧視。
但是好歹這些東德人也是德國人,他們和西德人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歷史,經歷了共同的戰爭經歷和慘痛的記憶。而隨之而來的西德經濟騰飛也促進了東德人在德國的融入,淡化了西東德人之間的矛盾。而東德人憑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也為德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但儘管如此,東德人還是花了整整一代人才融入進西德社會,把西德當做了自己的故鄉。
德國歷史上的大規模人口遷徙大多是德意志人,全體德國人都在之前經歷了共同的災難,有共同的語言,有共同的文化,有共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並為災難后的經濟復甦做出共同貢獻,才能讓新來人口成功融入進新故鄉。
那麼如今來德國的百萬計的難民,和德國人完全沒有共同的歷史,沒有共同的思維方式,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行為標準,沒有共同的宗教,而當今之德國也
沒有經歷災難,沒有百業待興的局面,沒有那麼多崗位讓難民來建設德國,他們如何能成功融入德國,如何能淡化移民和本地人之間的社會資源分配矛盾,如何能讓
新移民把自己當做這個社會的一員?
在我看來,德國目前正經歷著建國以來千年不遇之大變中。
這次湧向德國的人口大遷徙,將是德意志民族歷來面臨的最艱巨的難題之一!
德國慷慨的福利制度是設計給一個富足的社會的成員的。在整個社會集體富裕已久的情況下,即使有個別人濫用福利,對德國的福利制度也不成大礙。
多數德國人之所以守規矩也是從小在德國富足的社會壞境和幾百年來形成的德國紀律文化熏陶中形成的。
而如今來德國的難民絕大多數都來自貧困,沒有嚴格紀律文化的國家出來,大多早已經形成固定的
世界觀和行為方式。而他們來德后因為語言能力的缺乏必定自我封閉在自己族群的小社會裡。他們和他們在這種封閉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後代能融入德國社會么?
如果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濫用德國的福利,德國的福利制度能承受得了? 它的設計者根本沒考慮到現在這種情況!
反而難民經歷過戰亂,社會動亂和混亂,乃至於千里來德國的途中長途跋涉中的辛勞,他們的強狠根本不是承平已久的德國人所能相比。
倘若他們找不到工作,他們在德國沒法實現自己的夢想,倘若他們僅有的福利被削減,那麼德國人是否能應付得了他們的憤怒之火?
由於德國的民主制度,新來的移民獲得德國身份后無論是通過自己組織政黨還是參與德國傳統政黨都能對德國的主流社會和意識形態產生深遠影響。
他們的文化,世界觀,語言,以及行為規則和思維方式將深刻地改變德國。
另外通過這次難民危機,我看到了德國國體的諸多弊端。德國國體之本,也就是德國的基本法是在盟國佔領德國軍管時制定的。基本法原先並不是憲法。德國人本想在國家統一后重新制定憲法,並通過全民族公投選擇憲法。
它其實很多條規其實就是為了避免德國重蹈魏瑪共和國的覆撤而限制了聯邦範圍內的民主權利。比如它規定民眾除了涉及國家領土結構之外無法發起公投。這就大大限制民眾在全國範圍內的參政權。
比如它規定一個政黨只有達到5%以上的選票才能入國會。這又嚴重阻礙了新黨派的壯大。
而在基本法的難民條規也是那時被制定的。
德國統一前,
法國要求德國引進歐元放棄德國馬克作為支持德國統一的條件。而德國統一后,德國政府和前四大戰勝國英,美,蘇,法簽訂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根據該條約,德國的軍隊被限制在37萬以下,而德國也徹底放棄對前領土的主權要求。
德國也沒有通過公投而制定一個新的憲法,而是直接繼承聯邦德國的基本法。
雖然說德國的基本法中制定的民主,三權分立,人權保護等的規定,值得讚賞。但很明顯,
德意志人沒有共同參與自己國體和憲法的制定。
雖然德國通過「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成為了主權國家,但它還是沒走出二戰失敗的陰影,沒有修正一些不合適的盟軍軍管期制定的制度。
很明顯,聯邦德國在北約和歐盟的雨傘下和平地度過了半個多世紀,在美國的軍事保護下走過了冷戰的大風大浪,通過經濟發展和福利制度而實現了富足的社會。但是一旦美國或歐盟無法盡責,比如在烏克蘭危機和難民危機中,德國則根本沒法有效保衛自己的利益。
所以在我看來,這次難民潮將是德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
不管這次難民潮最後怎麼樣,
未來的德國註定將是多元化,多民族,多極化,貧富分化的等級社會。
德國不會沉淪,但我們所熟悉的富足安寧和諧的德國社會在不久的將來註定化為歷史的塵灰。
而德國是否能繼續保持以德意志民族文化為主的主導文化, 是否能避免羅馬帝國晚期的歷史悲劇重演,是否能避免野蠻徹底淘汰文明,是否能保持國家的自主性,是否能有效維護自己的利益,
則取決於她在不久的未來是否能徹底走出二戰的陰影,修改國家制度的弊端,全面逆轉國內否定德意志民族的社會風氣,重塑德意志民族精神。
一個多民族的德意志國不會沉淪,但一個否定德意志,缺乏德意志主導文化,缺乏獨立自主性的國家註定會失去自我,被其他強勢文化從內或從外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