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 明朝家書《了凡四訓》(2)

作者:清靜一然  於 2014-12-30 03: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了凡四訓

袁了凡先生(1533-1606年),本名袁黃,字坤儀,生於浙江嘉善(后也居於江蘇吳江)。明末舉人和進士,作過河北寶坻縣知縣,后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並任軍前贊畫(參謀長),和提督李如松入朝對日作戰,后罷職歸鄉嘉善。朝廷追述其征討日寇功績,贈封為「尚寶司少卿」官銜。袁黃是明朝卓越的思想家,他對文學、禪學、軍事、水利、醫農、教育、屯田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是一位全才,著書三十餘部,其中幾部收入《四庫全書》。作者以其畢生學問和修養,融通儒釋道三家思想,用自己親身改造命運的經歷,寫給兒子這篇「戒子文」,改變了傳統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觀點。曾國藩將該書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胡適稱它為研究中國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               *                 *

了凡這一說明,雲谷禪師就哈哈大笑。說,我本來以為你是一個英雄豪傑,原來只是一個凡夫。什麼叫豪傑?一般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這個人就是英雄、就是豪傑。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了凡先生能做到。再一問什麼原因?命被人算定,打妄想也枉然,因故才不打妄想。這是凡夫,這是一個標準凡夫。我們要知道,了凡從這個地方真正省悟過來,看看雲谷禪師怎樣開導了凡,怎樣教化他,怎樣把他這些錯誤的觀念扭轉過來,這是真實的學問。了凡先生能接受,是他的善根。講善根,是指能夠明了;能夠深信不疑,依照奉行,這是福德。有善根、有福德,又遇到這樣好的善知識開導他,這是因緣。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具足,他成就了。了凡能夠把他的命運改變,道理在此地。

 

   雲谷禪師很好奇,問他是什麼緣故?了凡先生說,他自己的命運被孔先生算定,二十年當中絲毫沒有差誤,他想起心動念也都是枉然,因此,把這個心定下來了。雲谷禪師這才告訴他:你這一生當中,會被命運拘束住,是因為你還是有妄念,不能算是功夫,只可以說是個標準的凡夫。了凡先生聽了之後,反過來向禪師請教。這一段話裡面,有很深的意思在其中。了凡問:人既然有命運,這個命運可以逃避嗎?提出這麼一個疑問出來。雲谷禪師告訴他,「命是由我作,福是自己求」。這兩句話裡面有很大的學問,首先,我們要明了,六道凡夫都逃不出命數。命數從哪裡來的?古聖先賢、高僧大德他們是過來人,他們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徹底明了,絲毫沒有錯誤,這是我們要信得過的。如果用現代科學家的說法,那就是空間是無限維次的,如同他們所講的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在理論上說,空間是無限度數。我們生在人道,只是生活在三度空間裡面,四度空間以上維次的眾生,我們就不知道。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確確實實有十一度空間存在,但是,如何突破空間維次,現在科學家還在那裡研究。空間維次突破了,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說的,你知道過去、未來。過去造的是什麼因,現在得的是什麼果報,這一生造的是什麼因,來世是什麼樣的果報,不就都清楚了嗎?這不是推算,比孔先生高明多了,孔先生是從數學,《易經》是一部數學,從數理上推斷的,推斷得相當正確,但是,不敢講完全正確。因為推斷只要有絲毫的差誤,結果就完全不相同。但是,如果能夠突破空間維次,那是決定正確,絲毫沒有錯誤。為什麼?過去、現在、未來是你親眼所見的。

 

   這些事情,實在說還不難。在古印度婆羅門教、瑜伽、數論這些大師們,他們都有這個能力。所以,六道輪迴這個說法,不是佛教的,而是古婆羅門教的,就是現在所說的印度教。它的歷史,現在在世界上,公認它有八千五百年的歷史,比佛教早得很多。這些人都修禪定,因此,六道之內的空間維次,他們幾乎完全突破了,所以,六道裡面的狀況,他們看得很清楚,說得明明白白。但是,他們只知其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六道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他們就不知道了。

  

  雲谷禪師講,「命由我作」,不是別人作的,與別人毫不相關。自己身外的境界是一個幻境,不是真實的。這種現象,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就如同做夢一樣,你不能說沒有夢中境界,夢中境界確實存在,但是,你不能說它有。為什麼?它是虛幻的,確確實實了不可得。如果我們細心地去思維觀察,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的確是一場夢。我們晚上睡著了,人家把你的身體抬走,你都不知道,由此可知,身不是我。西方的哲學家很聰明,他知道這身不是我,於是他提出一個理論,「我思故我在」。那就是承認什麼?物質的身體不是我,虛幻的;但是能夠思惟、能夠想像的,這個是我。這個理論比一般人要高出一等,是不是真相?不是的。我思是妄想,不是事實真相。那真正的自己是什麼?真正的自己是自性,那才是真正自己。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那是自己。 所以,自性是真正的自己,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這是真正的我。身體叫身命,它有生有滅,非常脆弱,隨時可以失掉,就像衣服一樣,壞掉的時候,你們曉得馬上就換一件。自性它是永恆的,不生不滅,永遠跟著你走。 所以,身體是可以常常換的,無量劫以來我們不知道已經換了多少次,這有什麼可怕,有什麼恐怖?一般人錯覺里以為有生死,其實人沒有生死。自性這個東西沒有生滅。 滅是死,我們一般人看到有生死,實際上所看到的是我們肉體的生死而已。生命是無止境的,它只是在不同的肉體和空間當中度過, 永無休止地去輪迴。如果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那就好辦,那就沒事了。實際上是什麼? 死了就不得了,死後還有輪迴之苦。 死了又生,生了再死,死了又生,這就是輪迴,這個事情才真麻煩!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精神在身體裡面,這身體是活的;精神離開了,身體就腐爛。這個我們一定要能夠認知, 有這個認知,你對生死的恐怖就沒有了。譬如,漢景帝時代朝廷大臣袁盎,以後出家做了法師,由於生生世世懂得努力修行,提高自己的道行,所以,死了之後十次都來到人間,第十世的時候做了帝王師,這就是唐朝高僧悟達國師。《法華經感應》里有這麼一段故事,有個比丘尼一生念《法華經》,念得很勤,只修口,但她沒有認真努力修心。 到第二生雖然還是得人身,可是不如前一世,緣很不好,長大之後做妓女。這個妓女口裡頭有蓮花香,這是她前生念《妙法蓮花經》的果報。

 

  「命由我作」,我們這一生窮通富貴,這是命。這個命是有定數的,定數從哪裡來?自己造作的。因果通三世,人決定是有過去世、有未來世。我們一般人覺察不到,什麼人能夠觀察得到?入定。定就是清凈心,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伏住。相當深度的禪定,這個生滅現象就見到了。那是大功夫,雲谷禪師恐怕還沒有見到。我們今天講念頭,我們動一個善念,利益別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果報是福;我們動一個惡念,利益自己,利己損人,果報是凶,果報是災禍。所以,一個人一生的吉凶禍福,是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果報,這就說是「命由我作」。真正明白人、通達人,肯定這個說法,肯定這個事實,他在這一生當中,無論遭遇的是什麼樣橫逆不善的環境,他決不會怨天,決不會尤人。明了之後,福要自己去求。怎麼求法?改過遷善。我年輕的時候,父親過世很早,我二十一歲,我父親過世。我們生活正好遇到中國跟日本的戰爭,受過八年戰爭的苦難。我父親過世,家庭裡頭一無所有。我流亡到台灣,在台灣工作了七、八年,看看自己沒有前途。我的老師章嘉大師,為我選擇這一個行業,他勸我出家,勸我弘揚佛法。我想了很久,他老人家的指示很正確,我就聽從他的教誨,選擇這一個行業。我跟他三年,他給我奠定了基礎。章嘉大師是密宗上師,是宗喀巴大師的弟子,是中國密教四大喇嘛之一。達賴、班禪、章嘉、哲不尊丹巴,以前這在中國邊疆是四大佛教領袖。以後我辭去了職務,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在台中住了十年。李老居士是民國四大高僧印光大師的學生。所以,在佛法上,我是接受兩個老師十三年的教誨。而後這一生,福自己求。我明白了,我覺悟了,所以,從二十六歲學佛以後,我就小心謹慎,依教奉行。年輕時候,也有一些看相算命的給我算過命,這是我們中國人老風俗。年幼的時候,我母親給我算過命;在台灣,也遇到不少這些高人,算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的命比了凡還苦,壽命比他還短,他還活到五十三,我四十五歲就沒有了。所以,在那個時候學佛,我就把我的壽命算到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這個期間當中,自己一定要有一個成就。到四十五歲那一年,果然我害了一場病,病了一個月。我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因為我自己明白,醫生可以醫病,不能醫命;命到了,你找醫生有什麼用處?所以,就關起門來念佛,求生凈土。每天有幾個學生替我做一點東西送給我吃,吃稀飯、醬菜。一個月之後,身體慢慢就好了。我是一生都沒有生過病。病好了之後,我們還繼續從事於講經弘法的工作,到晚年,愈來愈順利。記得有一年,我遇到甘珠活佛,那也是我的老朋友,他是章嘉大師的學生,大概差不多大我二十歲。遇到時候,他告訴我,他說:凈空法師,你過來。我們也是很難得見一次面,非常歡喜。他說:你現在命運完全轉了。我說:怎麼回事?他說:從前我們都在背後說你,說你這個人,人很聰明,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我說:我很清楚,這些可以當我面說,不要背後說。他說:你現在這些年弘揚佛法,完全轉過來了;不但你有福報,而且你很長壽。我很感慨的是,到第二年,甘珠活佛就過世了。這是藏傳佛教裡面,一位很難得的大德,是一個真正的善知識,規規矩矩的出家人。現在在這個社會裡頭,能找到這樣規規矩矩的出家人,確實不多見。

 

  所以,命可以改。改命的方法,就是覺悟之後再不造惡。起心動念,要為別人想,要為社會想,要為眾生想,不要為自己想。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了凡先生做了十幾年,感應才現前。我自己差不多做了三十年,感應才明顯能覺察得到。我集合自己五十年學佛的心得,寫了「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十個字是存心。無論是順境、逆境,無論是善緣、惡緣,我們必須在這些境緣當中磨鍊自己,一定要以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別人用虛妄心對我,沒有關係,那是他,與我不相干;甚至於他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與我都不相干。我們自己要一味真誠待人,這個樣子轉禍為福,轉得快,災消福來。處事待人接物要用清凈心,清凈就是一塵不染,順境絕不起貪戀的心,惡境絕不起瞋恚心,永遠保持自己心地的清凈平等,自然就生智慧。愛護一切眾生的心油然而生,這叫慈悲心。這都是跟諸位說明,「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這一生當中,五十年修行所體驗到的,命運完全轉過來了。

 

 - 根據凈空法師講解增刪選編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4: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