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迷信?
對於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沒有搞透徹,我們相信它,那就叫迷信。
大家對於佛教不了解,什麼叫佛教他也不知道,他也到寺廟裡面來燒香拜佛,那叫迷信。
佛教是什麼,他不知道,「大家都拜佛,佛會保佑;我也去拜,佛也會保佑我」,這是迷信。
在佛法里,道理、事實真相、因果都搞清楚了,不迷惑了,我相信它,這就叫正信;
但你不能天天反省、不能時時改過,頂多叫正信,不能叫真信;
能夠依教奉行,天天反省和改過,這才叫真信。
* *
什麼是「功德」?
寺廟和道場,看到「功德箱」,丟幾塊錢,就以為今天做了多少功德了,那是大誤會!
那個箱子應當要寫「廣種福田」,這個是種福,那是福德,不是功德。
福德裡面沒有功德,這是佛法普通常識,不能不知道。
功德是「斷惡修善」,功德是「戒定慧」
你丟一點錢進去,你的惡有沒有滅?你的善有沒有生?你的戒定慧有沒有提升?不見得。這個與功德毫不相關。
禪宗六祖在《壇經》裡面說:「生死大事,福不能救」。
福德解決不了生死問題,有福的人沒有辦法出三界;
一定要有功德,才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
「德」,就是存心利益眾生;能夠捨己為人,利益眾生,常存此心,就是德!
弘法護法,這是經上常常講的積功累德。
我們讀經、念佛,真的念到心清靜,那就屬於功德。
功德是在你覺悟、在你改過自新。真的覺悟、真的改過來了,這是功德。
每天念多少卷經、念多少聲佛號、打坐多少小時,那是形式,那是樣子,有沒有功德?沒有。
* *
香港的陳郎老居士,命相風水很高明,年輕的時候跟李嘉誠先生就認識。
李先生沒發達之前找他看,他問李先生:「你希望將來有多少財富你就滿足?」
李先生說:「我能夠有三千萬港幣,我就很滿足了。」
陳郎老居士說:「你命裡頭財庫很大,不止三千萬,你將來是香港首富。」
真的被他算中,他後來就變成了李先生的顧問。
命裡頭有財庫,無論你經營什麼事業,你都發財;
命裡頭沒有財富,你跟他經營一樣的事業,你會賠本。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有的,丟也丟不掉!
命里無時莫強求,求不到!
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認為這是迷信。
你命中所有的,會被別人破壞,會被別人奪去,那不是命里所有的,這個要懂得!
你命里有的,任何人都不能破壞,任何人都不能夠奪去。
凡是別人會破壞,別人會奪去的,是你命裡頭沒有的。這是事實真相。
要懂得因緣果報,沒有一絲毫強求的念頭。
強求不能成就,強求要是真的有了成就,那也是恰好因緣碰上,因緣在這時候成熟,碰上了。
* *
學佛的人多,佛是什麼他不知道!
佛是誰? 佛是我自己,佛也是你,佛也是他。
你本來是佛,《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如果你把佛菩薩當作神來看待,那就錯了,完全錯了!
* *
釋迦牟尼佛,他自己的本名叫「悉達多」。
「釋迦牟尼」是梵文音譯,釋迦,意思是仁慈;牟尼,意思是清凈。
他用這個名號是提醒我們,對自己要清凈,對別人要仁慈。
「佛」,是印度梵文音譯,是「智慧、覺悟」的意思。
釋迦牟尼佛不是神,他是人,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
他不分國家、種族、宗教,不管什麼人去向他請教,他都真誠慈悲地教導。
他每天給學生、聽眾上課講經,四十九年不間斷,講經三百餘會。
釋迦牟尼佛,誕生在三千年前的北印度,即中國周朝周昭王二十四年,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入滅,住世七十九年。
佛入滅后一千年,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17年),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
* *
什麼叫興旺?
古大德曾經說,這個道場開悟的人多,修行的人多,證果的人多,往生的人多,這叫興旺。
世間有很多寺廟,蓋得很大,香火鼎盛,人很多,那只是形式,不代表興旺。
這個道場,一個法會都是幾千人、上萬人,熱熱鬧鬧,一個往生的都沒有,這不叫興旺;那叫熱鬧,都是來湊熱鬧的。
人那麼多,對於佛法的道理不懂,什麼叫修行也不懂,以為每天念經、念佛、敲著木魚,這叫修行,全都錯了!甚至對於佛教都不認識,把佛教完全誤會了,這怎麼能叫興旺?
修行,總而言之就是改過修善而已。
很多人誤會,認為修行一定要吃長素,一定要天天敲著木魚念經,那個完全想錯了,那是形式。
* *
唐朝時期,中國的佛教寺院發展成叢林。
「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馬祖和百丈,兩位大師是叢林制度的創始人,他們是師兄弟,兩位都是禪宗第八代的祖師,是六組惠能大師的徒孫。
叢林就是現在的佛教大學,把佛法的教學、修行制度化。
叢林裡面有教務、訓導、總務,它是正規的學校,來幫助大家共同做改過修善的功夫,這叫做修行。
* *
什麼是佛法?
佛法沒有別的,佛法就是教人開智慧。
智慧,是你自己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的智慧不能現前。
你能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
再放下分別,你就是菩薩;
最後再放下妄想,你就是佛。
大家聽到「佛陀」,馬上就認為它是迷信、它是宗教,錯了!
佛陀是自己、是自性。
* *
凈空法師法語選載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