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以色列人移民德國談起

作者:江渚漁樵  於 2014-11-10 01: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筆|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5評論

關鍵詞:以色列, 德國, 移民

          毋庸置疑,猶太民族是個優秀的民族。她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每個行業中都有很多傑出的猶太人。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1,300萬猶太人,約佔全世界人口的0.2%。但獲得諾貝爾獎的猶太裔科學家卻占20%。在我們所熟悉的有名的猶太人中,首當其衝的要數愛因斯坦了。另外在美國有名的猶太人中,也有很多是我們所熟悉的。象現任美國聯儲局主席Janet Yellen,  她的前任 Ben Bernanke, 以及再前任 Alan Greenspan 前紐約市長,Bloomberg 金融服務公司的創始人 Michael Bloomberg,因演電影黑天鵝而獲奧斯卡獎的女演員Natalie Portman 等。還有一位可能年齡稍大一點兒的朋友會非常熟悉的名字,那就是當年隨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做破冰之旅,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然而,就這樣一個優秀的民族,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卻屢遭迫害。從古代晚期到早期的中世紀和羅馬帝國時期,猶太人就已遭受迫害了。自那時起,迫害猶太人的活動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方法從驅逐到種族屠殺。這些國家包括西班牙,俄國,烏克蘭,葡萄牙,英國,奧地利,立陶宛,波希米亞,摩拉維亞,法國和德國等70多個國家。這種種族迫害在納粹德國時期達到高潮,即所謂的最終解決辦法。期間6百萬猶太人被殺。占當時猶太人口的三分之一強。據統計,從公元250 年到公元1948年的1,700年間,在上述這些國家發生驅逐猶太人的事件多達80次,平均每21年發生一次。有歷史學家做過計算,猶太人在羅馬帝國時期占當時人口的10%,按此推算,猶太人口應該有2 億,而不是目前的1,300萬。可見猶太民族受迫害之重。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和《鋼琴家》(The Pianist)。這兩部電影非常逼真地再現了二戰期間,猶太人被屠殺的場景。其情景之慘烈,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是什麼原因使得猶太人遭受如此之嫉恨呢?是猶太人經常干一些打家劫舍,深山剪徑,挖絕後墳,踹寡婦門,無惡不做的勾當嗎?當然不是。同很多人一樣,這也是非常使我困惑的問題。為此,有歷史學家給出6 種解釋。但每一種解釋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不足以令人信服。現簡介如下:

         其一,經濟論。「我們恨猶太人是因為他們佔有太多的財富和權力」。有人指出,在17 世紀到20世紀這一時期中,波蘭和俄國非常窮,猶太人並不富有,但仍然被恨。仇富心理在很多人中或多或少存在,但不至於致其死地而後快。我們過去打土豪分田地也可以說是一種仇富心理的宣洩,但把土豪打倒了,田分了也就完了,並沒有將土豪們及其家屬全都殺掉。此論不足以成立。

         其二,上帝的選民論。「我們恨猶太人是因為他們自傲地宣稱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歷史學家指出,在19世紀末,在德國的猶太人否定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並和當地人融合,但大屠殺恰恰從那裡開始。

         其三,替罪羊論。「我們很容易將猶太人與其他人區分開來,從而把社會問題歸因為猶太人的過錯」。這種理論實際上是將原因與結果弄反了。你一定是先恨某人,然後才找機會把他做為替罪羊,而不是先把他當替罪羊再去恨他。

         其四, 殺神論。「我們恨猶太人是因為他們殺了基督」。此論的依據是聖經上的記載。最廣為人知的是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其中的猶大被指是出賣基督的叛徒。然而,聖經和其他歷史書一樣,是人寫的。其中夾雜個人的偏見是不可避免的。況且,有很多不信基督教的人也一樣恨猶太人。

         其五, 另類人論。「我們恨猶太人是因為他們和我們不一樣」。在18 世紀末,猶太人就試圖同化。但納粹時期迫害猶太人的理論是:「我們恨你們,並不是因為你們不同,而是因為你們試圖想和我們一樣,我們不能允許你們的劣種基因來影響我們的雅利安人的血統」。可見此理論也占不住腳。

         其六,種族論。「我們恨猶太人是因為他們是劣等民族。這種解釋更說不通。回頭看本文第一段即知。

         如上所述,沒有一種解釋是令人滿意的。有些學者認為反猶太人主義(Anti-Semitism)完全是有駁常理的。一位早期的英國政治家Lioyd George 曾說過:「如果猶太人富有,他們便是竊賊的犧牲品。如果他們貧窮,他們便是被嘲笑的對象。如果他們贊成戰爭,那是因為他們希望非猶太人互相殘殺而從中漁利。如果他們希望和平,那是他們本質上怯懦。如果他們定居於別的國家,他們就會受到迫害和驅逐。如果他們想返回自己的土地,他們又會被阻止而回不成」。總之,用我們的話說就是,猶太人是交了華蓋運,總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直至如今,反猶情緒依然象謎一樣困擾著很多人。

         一天,在Yahoo 網站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一名以色列青年在Facebook 上發了一個啟示,號召以色列人移民德國柏林。理由是德國柏林的生活成本比以色列低很多。並附上了一張在超市的購物發票。發票顯示,以色列人最愛吃的巧克力布丁只有24 美分一個,而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市(Tel Aviv)卻需88 美分。一時間在以色列人中引起軒然大波。有人佩服這位青年的勇氣,說他是英雄。也有人罵他是猶太人的敗類。這件事重新引起了人們對以色列人向德國移民的關注。

         據德國媒體報道,近幾年移民德國的以色列人達25,000人,而以色列報紙報道說只接近11,600人。數字儘管不同,趨勢是無可爭議的。這發生在希特勒大肆屠殺猶太人的僅僅70年之後,不能不令人感到震驚。

         但震驚之餘,又覺得這位以色列青年做得也沒什麼錯,大屠殺后的70 年中,德國人一直在反思,自責,力爭不重蹈歷史的覆轍。這也是德國政府給每一個願意來德國的以色列人大開綠燈的原因。加上生活成本低,工作機會多,同樣的勞動付出,會得到比在以色列多的多的回報。為什麼不呢?這麼一想,也就見怪不怪了。但心裡總覺得這位以色列青年什麼地方做得有些不妥。

         那麼這不妥在什麼地方呢?終於有一天意識到,這位青年傷害了廣大以色列人的感情。

         一名叫Nir ivenizki 的以色列青年對記者說,當他告訴他的祖母,說他要移民德國時,這位88 歲的堅韌的老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拿出當年她在二戰時參加在波蘭的反納粹武裝時所用的一把老式手槍。老祖母給他看了這把手槍,對他說:「做你想做的事,但我希望你想好」。Nir ivenizki 親吻了他的老祖母,毅然決然地移民德國了。

         毫無疑問,這位以色列青年深深地傷害了他老祖母的感情。為什麼這些以色列青年為了便宜的巧克力布丁而不惜傷害廣大以色列人的感情而移民德國呢?我以為這和猶太人凡事都追求最優化有關。即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感情被忽略了。追求最優化好像是紮根於猶太人的血液中了。這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猶太人個個都是理財能手,富翁層出不窮的現象。所賺的錢雖然合法,但難免會有傷害別人感情的地方。但試想,連老祖母的感情尚且不顧,何況他人乎?當人們的感情受到傷害,而法律又管不到傷害者的時候,人們的心中便會產生嫉恨。嫉恨總是要有根據的,於是人們便找出種種根據,儘管這些根據往往只不過是謠言。但這無關緊要。於是怪圈產生了。由嫉恨而產生謠言,又由謠言而產生嫉恨,這個怪圈一直重複著以至無窮。這個怪圈重複的結果便是看起來是毫無理由的反猶太主義。

         舉個例子,我所居住的城市有一所大學,一位猶太裔教授在2007年買了一套新房子,不曾想房產泡沫來臨,他的房子和其他廣大人民群眾的房子一樣,市場價值迅速下跌,遠低於房屋貸款。正當其他人無計可施,詛咒市場的時候,這位教授高瞻遠矚,率先把房子扔了。從而節省了一大筆錢。因為在房子潛水(under water)的情況下,放棄的越早,節省的越多。其實,就經濟實力而言,這位教授完全可以付得起房貸,但他卻選擇了主動放棄。從法律上講,這種做法無懈可擊。但情理上似乎有些不妥。難免會引起一些正直人們的不屑和反感。

         毛主席他老人家曾指出:「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在所有的解釋都講不通的時候,換個視角來看問題,或許會給我們以新的啟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5 個評論)

回復 法道濟 2014-11-10 02:18
多難興邦呀
回復 江渚漁樵 2014-11-10 02:22
法道濟: 多難興邦呀
道濟兄好!以色列確實是個多難的民族,也是個了不起的民族。
回復 門外照斜陽 2014-11-10 02:34
到處都一樣,民族仇恨, 不能代代相傳。 漢人其實也忘了日本人的事, 不少人就移民日本。
對蒙古人曾經對漢人的屠殺,可能漢人是最早忘記的民族。
阿拉伯人也喜歡移民以色列。
回復 小皮狗 2014-11-10 03:35
引發思考的好文。
回復 paci 2014-11-10 04:29
現在的年輕白人,學校里又出現反猶意識,華人對此很難理解,白人們應該及時自製,猶太人也需要好好反思
回復 紫藤2014 2014-11-10 08:39
長姿勢了。
回復 江渚漁樵 2014-11-10 09:15
小皮狗: 引發思考的好文。
多謝鼓勵,還請多指教。
回復 江渚漁樵 2014-11-10 09:15
紫藤2014: 長姿勢了。
謝謝鼓勵。
回復 看得開 2014-11-10 10:47
其實,猶太青年和老一輩對於德國人態度與中國青年與老一代對侍日本的態度是一樣的。
回復 小雨點0514 2014-11-10 16:19
猶太人的文化沒有研究過,看此文才有些領悟。猶太人確實聰明!無論是掌權還是斂財。有人說智者得天下,猶太人倒是驗證了這句話的錯誤性。無論多聰明的人,想掌控天下,千慮一疏,註定失敗。所以猶太人註定了始終都要生活在刀尖炮口。所以仁者最大,輔以50的智慧,這才是正道啊!
回復 奪標 2014-11-10 21:18
德國對猶太人有補償法案或稱回歸法案,給予願意回來的超國民待遇!
回復 奪標 2014-11-10 21:20
在DB高鐵上,經常會遇見拉比以及戴猶太禮帽的青年們(在當年反猶最厲害南德還更多,估計南德的大公司和著名大學比較多吧),這不算稀奇!
回復 越湖 2014-11-10 22:57
啥時候寫一篇把中國人和以色列人比較一下的?
回復 liushuaige 2014-11-11 02:03
隔岸觀火,和猶太人打幾次交道以後再看看這篇文章
回復 yizo 2014-11-12 03:30
可能中國的兩句成語可以解釋古往今來的猶太人為何屢犯眾怒: 為富不仁 且自視清高!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3: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