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8.18-8.24),山西政壇再迎大地震,2名位列省委常委的高級官員陳川平、聶春玉同時被中紀委「幹掉」。加之6月「落馬」的杜善學,3名山西最高決策團隊的本土成員先後折戟,從而使得以煤炭資源聞名的三晉大地成為十八大后中紀委「打虎」最大的「景陽岡」。
8月23日11時57分和58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接連宣布,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聶春玉,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二人均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至此,2014年以來山西共有6名高級官員先後被中紀委「幹掉」,其中包括5位省部級幹部和1位中紀委「自家人」。聶、陳之前的4人分別是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金道銘、原常委副省長杜善學、省政協原副主席令政策、省紀委原常務副書記楊森林。
金道銘1月由省委副書記「轉戰」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后,於2月27日「落馬」,其前下屬、廳級紀檢幹部楊森林於7月23日晚被宣布受查,並由中紀委親自督辦。而與聶、陳類似,杜、令在6月19日傍晚同時被「雙殺」,從側面透露中紀委專案組或許是背後的實際操刀者。
事實上,除了上述6名中紀委立案調查的山西在職高級幹部外,曾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2010年後進京擔任中宣部副部長、中國科協黨組書記等職的申維辰據信也捲入了山西貪腐窩案,籍貫為山西潞城的他今年4月12日被宣布「接受組織調查」。
惹人關注的是,山西今年被中紀委「幹掉」的6位高官中,竟有3位現任省委常委,以絕對數量領跑其他30個省區市。而且這3人都是三晉大地土生土長的官員,佔到本屆共計6名山西籍省委常委的一半。由此,十八大後山西廉政風暴無疑進入高潮。
2011年11月產生的中共十屆山西省委13名常委中,共有王君、胡蘇平、高建民、陳川平、聶春玉、杜善學6人是山西籍官員。
其後至今,雖然有成員進出,十屆山西省委會一直保持著6名山西籍常委定額。譬如,籍貫為大同的王君2012年12月調任內蒙古黨委書記后,籍貫為五台的運城市委書記白雲2013年1月「入常」;而籍貫為北京的金道銘1月卸下的省委副書記職缺,在6月由籍貫為浙江浦江的樓陽生接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山西省會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落馬」次日,該市公安一把手旋即換班:與陳川平、令政策等一樣,來自山西平陸的柳遂記去職,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黨委書記職務由公安部「空降」的汪凡接任。在太原市下一次的人大常委會議上,市公安局長將完成法律交接程序。
太原作為省轄地級市,其市公安局長本應在山西本土官員中選調,而現在竟罕見地由公安部「空降」,加之近年來太原市公安局長更迭頻繁,其中的信號非同尋常。一個自然的聯想是,山西省委空缺的3個常委人選會否也是「空降」,這無疑將是觀察山西廉政風暴走向的一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