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凌晨,中國外交部發布了一份制裁令,全文如下:「過去幾年,美國一些反華政客出於一己政治私利和對華偏見仇恨,罔顧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策劃、推動實施了一系列瘋狂的行徑,嚴重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嚴重破壞了中美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負有主要責任的28名人員實施制裁,包括特朗普政府中的蓬佩奧、納瓦羅、奧布萊恩、史達偉、波廷傑、阿扎、克拉奇、克拉夫特以及博爾頓、班農等。這些人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和香港、澳門,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已被限制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
中國政府的制裁可謂立桿見影。據法新社報道,以蓬佩奧為首的28名前特朗普政府官員離職后,蓬佩奧原本要去美國科赫公司總部或子公司擔任CEO,科赫的董事長不願失去中國市場,拒絕接納蓬佩奧,無奈之下,蓬佩奧又去了杜邦、美聯航空、美孚石油等大公司求職,均慘遭拒絕。最後蓬佩奧只好去名氣不大哈得遜研究,蓬佩奧在研究所每年收入為8萬美元,而若去大公司里當個顧問,能拿1000到3000萬美元,收入可謂天地懸殊。另據說蓬佩奧的兒子可能也要被目前所在公司提前解僱,該公司負責人稱公司不會為了蓬佩奧兒子一個人而冒丟失中國市場的風險,那等於是自殺。
遭罪吃虧的遠不止蓬佩奧,被中國政府制裁的若干名其他美國高官也是同樣的遭遇,其中最倒霉的要數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也就是曾經坐上飛機要去訪問台灣又中途折返的那個女人克拉夫,據悉,她丈夫所在公司與中國的3筆買賣已經泡湯。她丈夫為此火冒三丈,正準備與她離婚。
一直以來,美國政客標準的職業規劃路徑,從政府部門離職后以顧問的身份進入企業。一方面企業藉助這些前政府高官的人脈拓展業務,另一方面政客通過企業將政治資源和人脈變現養家。加上從企業高管成為政府高官,兩條線連在一起就是所謂的「旋轉門」。以往,美國政府高官離任后是國際財團爭相搶聘的顧問,而這次被中國制裁的蓬佩奧等28人,沒有公司敢接。用一位美國人士的話說,現在要在美國找一家與中國沒有業務往來的大財團大公司,幾乎沒有可能。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中國政府不取消制裁,蓬佩奧等28個美國高官就甭想有任何希望進入商業機構掙大錢了。
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國政府在制裁對象和時機的選擇上可謂十分精準。裁製的雖然是美國政府的高級官員,但與美國政府對中國和其它國家官員的制裁不同,中國政府選擇的是特朗普政府官員集體離職后:一方面將蓬佩奧等28人與美國現任政府區別開來,懲戒前任政府官員,同時威懾現任政府官員如果對中方進行無端打壓、抹黑、誣陷一定會有後果。另一方面為未來中美關係定下基調:美國在制定、實施對華政策必須尊重中方核心利益,遵守規則的底線。因此,制裁活動有十分豐富的現實意義:
首先,制裁行動首開了中國政府制裁美國前政府官員的先河。 在歷年中美貿易衝突中,中美兩國你來我住,對來自對方國家的商品加征關稅,對相關公司進行制裁,雖然美國曾多次對中國的公司和個人進行了所謂的制裁,但對美政府官員個人實施制裁對中方來講尚屬首次。大國外交,來而不往非禮也!因此,中方的此次制裁行動具有很強的示範意義。當前,中美兩個大國進入利益深層博弈期,美對中國公司和個人的制裁會越來越多,有了此次制裁先例,相信中方對美方的個人制裁清單肯定也會越來越長。
其次,制裁行動對美國內反華勢力有較強的威懾作用。中國政府有克制的制裁行動,雖然與美國的全面施壓、全方位制裁行動不同,但對美國境內持反華執念的「蓬佩奧」、「班農」們仍有很強的威懾作用。那些妄圖靠詆毀、攻擊中國黨和政府炒作政績吸引眼球的政客和組織,發表涉華極端言論時,得好好想想是否真的能跟中國徹底劃清界限了,不然的話代價會很大。制裁行動同樣也傳遞出一個很清晰的信號,當被彭佩奧、班農們這些官員及親屬通過「旋轉門」進入商界后,任何一家企業如果雇傭了這些人,就要面臨中國市場的利益損失。
另外,裁製行動會在國際社會產生傳導效應。國家無論大小,主權均平等獨立。以美為首的西方國家頻頻揮舞軍事和貿易的大棒制裁其它國家,國際社會雖「苦秦久矣」但大都敢怒不敢言。中方的制裁行動對外宣示了一個主權國家的對等權利,同時會凝聚更多的國際社會對抗美國的共識,並對中國「負責任大國」國際形象的建立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國際社會由「單極化」向「多邊協商」發展格局越來越成熟,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越來越沒有市場,越來越不得人心。
相對於蓬佩奧等其它28名特朗普政府官員,前白宮首席戰略師、總統高級顧問,班農(Stephen K. Bannon)曾經風光一時,甚至被稱為「黑衣總統」。作為「紅通人員」郭文貴所謂「爆料革命」支持者、「新中國聯邦」和將新冠肺炎炮製為「中國病毒」的始作俑者,班農對中國政府的詆毀、污衊和攻擊絲毫不亞於蓬佩奧等其它28名特朗普政府官員。但由於野心膨脹、樹敵太多,他於2017年8月被美前總統特朗普踢出了白宮。不過,班農並不死心,四處活動妄圖東山再起。他積极參与各種極右翼組織,頻頻發文亮相,四處宣揚種族主義和排外思想,兜售散播「中國威脅論」,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妄圖博得公眾眼球與保守勢力的關注。
骯髒勾當干多了,行跡終將敗露。2020年8月20日,班農因涉嫌欺詐美國南部邊境牆募捐款項,與其他三人一同被紐約檢方起訴並被逮捕。由於被禁止在未經法院許可的情況下乘坐私人飛機、遊艇出國旅行,班農很快與在美國境內的中國「紅通人員」郭文貴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沆瀣一氣,極盡造謠詆毀中國之能事。除了在媒體刊文攻擊中國外,班農還多次親自參與了郭文貴主導的所謂「直播」爆料,造謠抹黑中國。
新冠肺炎暴發后,作為前任「白宮師爺」,班農再次對中國「火力全開」,詆毀中國抗疫模式,鼓吹中國對疫情負有責任、要求中國賠償,並且頻頻發布關於病毒源頭在中國的惡毒言論。2020年1月25日,班農在《班農戰鬥室》每日視頻節目專門開闢了一個叫《病毒大流行》的欄目並開播第1集並持續播出了324集,專門造謠、詆毀、攻擊中國共產黨與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另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班農、郭文貴二人煽動將新冠病毒策劃為「中共病毒」,並夥同閆麗夢編造了新冠病毒源自中國武漢實驗室的謠言。2020年11月,班農因發表涉疫情的過激言論引發爭議遭到YouTube下架,其它推特賬號也被永久封禁。可以說在造謠詆毀中國的問題上,班農與蓬佩奧等其它28名特朗普政府官員一樣不遺餘力,一樣花樣百出。
選擇在這些官員離任這一節點宣布制裁,顯示出中方希望穩定中美關係的剋制與誠意:中國並非沒有制裁工具,只是不希望在這些被制裁官員的任期間內製裁,避免導致他們做出更為瘋狂的舉動,給中美關係帶來更嚴重的實質傷害。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中方的制裁行動,讓象彭佩奧、班農一樣的美國政客今後再搞反華惡行時,不能不惦量惦量自己是否準備好下台後餘生必須付出的沉重代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