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摔手機事件,中國式教育困境如何解

作者:智園行方  於 2015-5-28 16: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論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學校掀起搜查手機的突擊行動。全校大會上,分管主任發話:如果學生私帶手機沒有上交老師保管,一旦搜出,就會被當場砸爛。25日晚自習,北大附中武漢為明高中高二某班,老師搜出3部手機后,在眾目睽睽之下摔碎。這場由摔手機引發的「蝴蝶效應」在社會各界引起的強烈的反響,由此產生的中國教育困境大討論和誰是誰非爭論十分火暴。

中學生玩手機現象放任自流固然不可,疏導教育也往往效果不大。對此,絕大部分學校就採取了這樣的辦法:收繳手機之後暫由班主任管理,放假后再還給學生。但這樣的做法威懾力顯然不大,而且放假后還給學生,開學后又面臨著一個手機泛濫的高潮。於是,一些地方採取了決絕的做法,把繳獲的手機當場摔壞,有的地方甚至還專門搞了個櫥窗來展示摔壞的手機,威懾效果自然大大提高了。

但武漢這所學校的摔手機之舉卻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原因大約有二:一是所摔的手機比較貴重,二是有家長不樂意了。學校為了息事寧人,只得由摔手機的老師出面賠償了事。細想起來,摔手機的老師最倒霉:摔手機是學校提出來的,他們不過是忠實地履行學校的命令,誰想到惹出事後卻由自己買單?

摔手機事件折射出來了一個中國式教育管理中的困境,值得人們深思。在這個事件中,作為忠實履行學校規定的老師其實是沒有錯的,而學生家長要求學校賠償貴重的手機也沒有錯,錯的只是學校作出的那個摔手機的規定。可是,學校如果不這樣規定,學生玩手機問題又會陷入周而復始的怪圈。這實在是無解的教育困境。

在教育管理問題上,教育專家們總是苦口婆心地要老師學會引導和疏導,其實,教育是複雜的,教育也不是萬能的,何況還有那麼多的教育禁忌和紅線讓老師如履薄冰。所以,在正視教育困境和難題的同時,千萬不要讓老師承擔教育不當帶來的成本損失。給老師一個寬鬆的工作環境,或許比給更多的物質福利更實惠。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4: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