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慶安槍擊案,經得起調查的案件經不起關注的官員

作者:智園行方  於 2015-5-15 18: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論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52日慶安火車站一聲槍響,涉嫌暴力襲警的農民徐純合被執勤民警李樂斌擊倒身亡。此事不僅關涉鮮活的人命,也關涉警察開槍是否合法、適當的敏感話題,因此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網路上出現了各種質疑和爭議。雖經媒體和輿論不斷「倒逼」,但案發現場的視頻遲遲未能公布,導致各種猜測與傳言漫天飛舞。《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實施多年,慶安槍擊案現場視頻等核心信息的公開仍如此遲滯,一方面反映出基層政府應對輿情能力的嚴重不足,另一方面也再次說明,熱點事件中坦誠而迅速的信息公開何等重要。

  看了現在公開的案件現場視頻,相信多數人會認同哈爾濱鐵路公安局發布的調查結論。在當時情境下,警察開槍至少並不違法,當屬合理範圍。至於為何沒有鳴槍示警,一來口頭警告也是警告,二來密閉候車室鳴槍示警可能發生意外。至於家屬質疑的「為何不能擊打非關鍵部位」問題,既可能是因為基層民警平時應急使用槍支訓練不足,而警務戰術專家認為,「民警持槍手腕被重力打擊后,瞄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這一說法大抵也屬實情。

從目前的情況看,慶安槍擊案應該是經得起調查的,事發現場的視頻一公開,多數公眾自會作出理性的判斷。可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既然槍擊案經得起調查,為何現場視頻遲遲未能公開?對於警察開槍是否合法、適當,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或許最初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因此選擇敷衍、迴避的態度。同時,當地政府顯然不想因為此案而「出名」,在他們的經驗里,「無可奉告」仍是應對輿情的最好法寶——無非死了一個農民,拖一拖也就沒事兒了。

隨著新華社等各路媒體的介入,輿論衝擊不斷,網上輿情更是沸沸揚揚,這大約是慶安官方始料未及的。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輿情轉移現象隨即發生,網友已將目光延伸至當地官場的各種問題上,與槍擊案有關聯的當地多名官員受到關注,慶安縣副縣長董國生被曝戶籍、年齡、學歷造假,妻子在政府機構「吃空餉」,慶安縣檢察院檢察長魏鵬飛被舉報超標用車、懸掛假車牌等行為。粗略統計,相關事件已超過10起,被舉報對象包括當地公安、人社、教育、紀檢等部門的官員。

慶安槍擊案本身經得起調查,慶安官員卻經不起關注,當地各種之前未受關注的相關舉報,都因此獲得了引起重視的契機,以至於當地政府職能部門不得不加班加點,積極接收此類舉報。這種「新聞搭車」現象——當公眾把注意力集中到某起熱點事件時,與事發地相關的以往難以受到關注的諸多問題被集中「舉報」出來,藉助社會關注力的聚集尋求「搭車」解決——這在其他地方已有取得實際效果的先例,如今在慶安縣生動重現,無疑也表明當地政府之前對此類舉報線索重視不夠,導致問題和矛盾長期積累,一旦被「搭車關注」就一發不可收拾。

目前,慶安槍擊案只是公布了哈爾濱鐵路公安局的調查結果,不意味著事件調查已徹底畫上句號,已同步介入調查的當地檢察機關和更高層級的公安部門,是否也會公布自己的調查結果,值得繼續關注和期待。一個應當經得起調查的槍擊案,引出一連串經不起關注的官場震蕩,就此需要深入反思的,不只是信息公開與輿情應對的問題,更有「打虎」「拍蠅」如何深入地方和基層,以及如何修復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種種罅隙。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1: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