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來自微信朋友圈的炫耀帖,將深圳海上搜救中心辦公室舉辦的工作培訓會議68人兩天花10萬多,人均每天開銷遠超國家最高標準。深圳海上搜救中心辦公室對此解釋,培訓經費由市政府專項劃撥,已列入年度預算。
早在年初,國務院就明確規定:國家機關培訓費每人每天最高450元。但深圳海上搜救中心辦公室一場短短兩天的培訓,就花了10多萬,平均每人700多元,超過「國標」近一倍。儘管該辦公室已經對此做出解釋,聲稱:「培訓經費由市政府專項劃撥,已列入年度預算。」培訓費「超標」,絕不僅僅是錢的事兒,其背後的腐敗不可小覷。
其實,國務院之所以要連發各種禁令、劃定各條「紅線」,目的就是為了將勤儉節約、反對浪費固化到「制度里」。每人每天450元的培訓費「天花板」自然也是不可逾越的「雷池」之一。但某些地區和部門的領導幹部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依舊我行我素。如此不拿禁令當回事兒的官員,又怎能將群眾利益放在心上?無論涉事單位如何巧舌如簧,都無法掩蓋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暗流」。
培訓費「超標」,受傷的不僅僅是納稅人,就連培訓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非旅遊景點不去、非豪華套間不住,甚至遠赴異國他鄉「越洋開會」絕不是正常的幹部培訓,而是借培訓之名,行享樂、奢靡之實。試問,縱情山水之間、觥籌交錯之際,參訓的領導幹部怎能心無旁騖地去學習?培訓效果如何保證?
此外,培訓費一旦「直上重霄九」,還會誘發貪污腐敗、公權私用、權力尋租等多種「併發症」。將培訓費變成「萬能筐」,各種違規開支往裡裝的違法亂紀現象,是某些貪官污吏的「保留劇目」。超規模培訓,超範圍、超標準列支費用,虛報參訓人數等手段早就成了「公開的秘密」。此番深圳海上搜救中心辦公室舉辦的「天價」培訓班是否走了老路、從了「惡俗」,儘管公眾目前不得而知,但即便沒有涉貪涉腐,也為黨紀所不容。
總而言之,培訓費「超標」,絕不僅僅是錢的事兒,還有可能涉及貪污腐敗等深層次作風問題。在查辦的過程中,相關部門絕不能就事論事,更不能批評了事,而應以此為線索,順藤摸瓜、按圖索驥,將所有違法違紀的行為和人員一網打盡,以達到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