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視巡視工作。中央巡視組已開展四輪巡視,涉及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7家中央單位、6家中央企業和2所部屬高校。與此同時,中央巡視和省一級巡視工作上下聯動,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態勢。除了密度和範圍,巡視還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徵,尤其體現在信息公開上。
巡視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問題,這是從嚴治黨的第一步,更為關鍵的是整改落實。巡視猶如醫生看病先要建立「病曆本」,接下來就是責任部門「找病根、開藥方」,進而才可能實現「藥到病除」。從過去的情況看,個別地區和單位巡視整改措施浮於表面、不痛不癢,存在「走過場」、「糊弄事」。
在剛剛公布的巡視結果中,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就指出,一汽集團對2011年巡視發現問題整改不力。同時,一些官員存在僥倖、觀望心理,不斷上演「變臉戲碼」——巡視組一進駐便開始「顫抖」,巡視組一撤離便又開始重新「嘚瑟」。事實證明,腐敗是政治毒瘤,易反覆發作。如果不趁熱打鐵、持續用力,一時的巡視風暴便只能形成短期震懾效應。巡視組一走,自然也就有人「原形畢露」!
與巡視頗為類似的,還有中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續一年多的教育實踐活動已經收官,但媒體調查發現仍有少數幹部認為「風頭一過沒啥了不起」,總想把頭上的緊箍松一松;還有些人留戀過去那種庸懶散的工作狀態,做什麼事都耍小聰明,總想弄虛作假、矇混過關。這其實並不意外,因為無論是腐敗還是「四風」,都具有頑固性、反覆性、長期性特徵,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對此,公眾必須保持清醒認識,既不因已經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也不因問題未徹底根除悲觀失望。畢竟,現在還處於「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的階段。但這並不意味我們可以容忍腐敗和「四風」的捲土重來。對於發現的每一個問題,責任部門要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絕不能搞變通、打折扣,絕不能讓任何一個腐敗分子成為漏網之魚。
這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必須以猛葯去痾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不解決問題不收手的毅力,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此前的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強調:「哪裡問題集中就巡視哪裡,誰問題突出就巡視誰,巡視過後再殺個回馬槍。」經過前一階段努力,「緊箍」已經戴在黨員幹部頭上,但關鍵還得常念咒,讓人「疼在頭上記在心裡」。「回馬槍」無疑就是一種念咒方法,以此告訴廣大黨員幹部不要以為活動已經收官,問題已經查找,中央就會收手罷休。同時,對那些整改不徹底、落實不到位的,一定要嚴厲問責、嚴肅追究,避免「破窗效應」,形成有力震懾。
無論開展什麼樣的活動,如果指向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都不妨多殺幾個「回馬槍」,從而使觀望者不再猶豫、僥倖者去掉幻想、投機者沒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