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10億元的山西岢臨高速公路,還未通車就已出現橋樑隧道裂縫,路面沉降塌陷,是實實在在的「豆腐渣」工程。據知情者爆料,填充石縫的不是砂漿,而是石料加工廠廢棄的石粉,甚至用墨汁畫出「自然美觀」的石縫,「從遠處看,工程做得十分漂亮,其實卻是蒙人的」。
18個月的工期修了4年,還未通車道路已成「千瘡百孔」,為掩蓋粗製濫造的本質,石縫用墨汁畫出來……斥巨資鋪就的高速路卻鋪成了「天價豆腐渣」,「貓兒膩」和「內幕」比比皆是。面對「慘不忍睹」的高速路,不禁讓我們心中疑問重重:這麼大的投資,為什麼質量方面卻遠遠達不到標準?這背後究竟是技術問題還是管理問題?是質量問題還是腐敗問題?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道路,尤其是高速道路這樣的「生命路」,更加應該確保「質量第一」。然而,近些年來,道路橋樑等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卻頻頻發生,背後深刻地暴露出工程監理、監督、監管等方面存在嚴重的漏洞,極大地敗壞了政風行風。「不花錢拿不到工程」等行業「潛規則」,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施工方與貪婪瀆職的貪官捆在了一起,結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而真正受損的,除了路面地基,更有老百姓的內心以及當地政府的執政之基。更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12年7月,時任山西省交通廳廳長的段建國在檢查指導工程質量進度時還交口稱讚:「又快又好建設,通車指日可待。」段廳長有沒有親自到高速路上走一走,看一看,或者乾脆在昧著良心說話,我們不得而知。但面對尚未通車卻已一片狼藉的高速路,面對應運而生的各種「豆腐渣工程」,叫苦不迭地卻最終是老百姓。
道路修成了,問題才曝光出來。無論做何種補救,問責還是追責,修補還是返工,無疑都已造成國家資源的巨大浪費,損害的也終究是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相關部門嚴厲追責的同時,亟待解決的是如何採取有效手段將此類問題扼殺在「源頭」,剷除漏洞腐敗滋生的土壤,才能夠真正修出老百姓的「放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