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上億水利項目建成即廢棄應由誰負責

作者:智園行方  於 2014-10-22 16: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論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水利工程歷來被視為農業的命脈,針對我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低效等問題,2005年中央財政設立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簡稱小農水)補助專項資金,2009年開始了國家實施的小農水建設,意在打通灌溉「最後一公里」,真正解決農業「望天收」的被動局面。然而,這項工程的初衷並未因國家重視、資金到位就「水到渠成」,在商河的項目現場,是一片讓農民失望的潦倒場面。很明顯,小農水項目在商河是一個讓國家損失、農民無益的失敗工程。兩頭都損失,中間環節的問題值得認真梳理。雖然無法還原當年的具體建設情況,但把現場實況、村民使用感受,對照著當地水利部門的說法,卻能發現三個明顯的「截然相反」。

  一說質量標準。村民希望看到「自家地頭出水口接上軟管就能輕鬆澆完地」,而事實上「就是不出水,建成后就報廢」。商河縣水務局副局長介紹,該縣於20107月入選全國小農水重點縣,總投資1.14億元。縣政府材料稱,該項目按「三十年不落後、五十年正常用」的標準設計和施工。項目實施后實現了「灌溉革命」,徹底解決了灌溉難,項目區農民年增收1000多萬元,畝均增收250多元。

  沒讓村民受益一天的工程,怎麼得來的增收數字?更讓人生疑的是,上億投資資金用在哪兒了?按照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工程師的分析,商河的情況是「偷工減料導致井深不夠、成井工藝不合乎要求、機泵配套不合理、管道材質低劣等造成的」。

  二說驗收。資料顯示,20118月山東省財政廳、水利廳對商河項目進行了考評驗收,結論是「所有工程運行良好,均達到設計要求」,確定為優秀等次,予以通報表揚,並對該縣加大資金補助力度。《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驗收管理規定》第28條規定,竣工驗收應當在工程建設項目全部完成並滿足一定運行條件后1年內進行。該項目果真正常運行過1年嗎?驗收前實地調查過嗎?

  三說補救。就出現的問題,商河多位村民曾多次向縣鄉兩級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門反映,要求進行維修和改造,但一直沒人理會。商河縣水務局副局長則表示,「沒發現、也沒聽說項目區工程有質量問題」,山東省水利廳農水處工作人員也表示「沒接到過商河小農水質量問題的反映」。

  投入上億資金換來零收益,出問題的一定不止一個環節,板子打在誰身上要等有關部門查實。但就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驗收的監督管理責任主體而言,山東省水利廳和財政廳是明確的兩個驗收方,轄區內出現了此類弄虛作假的「坑人」項目,卻能通過驗收,他們難辭其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1: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