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銀行卡磁條換晶元,成本應由誰買單

作者:智園行方  於 2014-10-21 17: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磁條卡易複製,晶元卡較安全——這是銀行卡「鳥槍換炮」的主要原因。

有數據顯示,全國公安機關每年破獲的銀行卡犯罪案件數以萬計,銀行卡犯罪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數以億元計。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偽卡已成為信用卡欺詐排名第一的原因,譬如在去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金融犯罪案件中,信用卡詐騙案占近九成。另有央行數據顯示,目前全國POSATM終端支持晶元卡的改造率分別達到99.6%99.5%,晶元卡已經成為新發銀行卡的主流。問題是,目前晶元卡的成本每張810元,是磁條卡的10倍。全國近34億張磁條卡要換成晶元卡,成本將數以百億元計。這筆錢,不是小數目。

對此,商業銀行一般採取三種做法:一是統一對換「芯」的卡片收取320元不等的工本費;二是區別對待,大客戶免單,小客戶自己掏錢;而由於擔心成本扯皮、標準不清,更多銀行沒有對換卡工作作出消費提示或風險警示,指望把這個矛盾交給「自然淘汰」來解決。換言之,就是不聲不響地對新卡用戶收費,讓時間來完成卡片升級換代的進程。

只是,明知磁條卡風險大,僅僅因為不願承擔成本而疏於推進換卡工作,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到哪裡去了?對此,有兩點是值得注意的:第一,英國銀行家雜誌最近公布的調查顯示,去年全球1000家大型銀行利潤為創紀錄的9200億美元,其中,中國銀行業稅前利潤總額為2920億美元,占銀行業全球利潤的32%.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是國內最大的四家銀行。能力多大,責任多重,何況這些利潤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卡式消費」。那麼,從經濟倫理來看,掏錢(或部分掏錢)為換卡工作買單,天經地義。第二,從法律邏輯來看,換卡的受益方有消費者,當然也有銀行。那麼,即便按照誰受益誰出錢的原則來看,恐怕銀行也不能將換卡的成本都統統算到消費者頭上。這些年,商業銀行金融服務中莫名其妙的收費很多,恪盡職守的履職義務很少。須知口碑不是一天堆成的,一到收費的時候就想辦法規避責任,監管者也不能攤手聳肩、置之不理。

為金融安全計,銀行卡換「芯」要提速了。34億張磁條卡的換卡成本,也該擺到桌面上公平博弈,總不能因為一筆糊塗賬,繼續讓消費者當冤大頭。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1: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