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公車改革,帳究竟應該怎麼算?

作者:智園行方  於 2014-10-21 16: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論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近年來,作為看得見的腐敗,「車輪上的腐敗」一直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從經濟角度來說,公車腐敗浪費觸目驚心;從幹部成長角度來說,公車腐敗滋生了官僚主義和享樂主義之風;從社會角度來說,公車腐敗誘導了不良的價值取向。簡單說就是公車腐敗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也助長了領導幹部的不正之風,抹黑了廣大黨員幹部的形象,造成了黨群幹群關係的疏遠和脫節。因此,公車改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正是基於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才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公車改革。

但是自改革推行以來,便充斥著各種質疑,其中尤其是以車改后比車改前的財政開支更大,公務出行因崗位差異而存在內部不公,車補「一刀切」是在搞平均主義,是在變相增加公務員福利等問題最受關注。其實,對於第一個問題,是大部分人沒有注意到改革的一個大前提——公車改革后的財政支出要低於改革前的支出。對於第二個問題,《意見》中允許參改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從公務交通補貼中劃出一定比例作為單位統籌部分,來協調崗位之間的不平衡。這個單位統籌部分就是一種內部自由衡量權,可以通過統籌和再分配實現車補的相對公平。對於第三個問題,公車改革通過發放車補這種「贖買」的方式在變相增加了公務員收入的同時也爭取了最大多數公務員的支持,這是推動公車改革的重要力量。具體來說,公車改革,要算好幾筆「明細賬」:

一是經濟賬。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執行數為71.54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2.53億元,佔到「三公」經費的近六成。放眼全國,我國目前大約有公車200萬輛,全年的公車開支在4000億—5000億元之間。而據新華網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公務車主要用於辦公事用、司機私用和幹部私用等三個方面,三塊「業務」各占約1/3。通過數據,不難看出,公車改革之後,既可以極大的減少我國財政支出中在車輛購置、運營、司勤人員薪酬等方面的相關開支,也可以有效減少公車私用等浪費和腐敗現象。

二是社會賬。一方面,國家通過車改能夠有效遏制和杜絕「車輪上的腐敗」現象,是一種黨風政風的良性引導和扭轉,能夠帶動社會風氣的好轉。另一方面,公車改革節約出來的國家財政開支可以投入在民生改革領域,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

三是長遠賬。公車改革是對公共支出管理的一種制度規範,其本身也是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嘗試,一次有益探索,若能夠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對全面建成國家治理體系和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理不辯不明,話不說不清。在公車改革的路上,算好幾筆「明細賬」固然容易,但由於改革就是革自己的命,削自己的權,捨棄自己固有的利益,在「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更難」的當下,改革自然會遭遇利益集團的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的阻撓和破壞。因此,還需要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委政府具備排除萬難銳意進取的膽量和勇氣,有打好改革「持久戰」、「攻堅戰」的準備與耐心。如此,公車改革才會真正的成為利黨利國利民的有效舉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1: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