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部分地方公布的清查情況看,「吃空餉」者不在少數,而是一查一大片。2013年河南省治理「吃空餉」,清理出了2.2萬人,加上今年清理出來的1.5萬人,僅河南一省最近兩年揪出的「吃空餉」者便接近4萬人。按照每人每年平均工資2萬餘元計算 ,僅此一項開支每年就可能超過8億元。一個又一個「吃空餉」者,就像糧倉里貪得無厭的碩鼠,不停地吞噬著國家的財政資金。4個省就有10萬人「吃空餉」,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會有多少人「拿著公家錢不幹公家事」,又有多少公帑白白流入「官倉鼠」的腰包?
中編辦早在2005年就開展過整治「吃空餉」的工作,四川、海南、重慶、湖南 、河南、寧夏、內蒙古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清理出「吃空餉」者7萬多人,之後全國各地又不定時地進行過數輪清理。然而,時至今日,「吃空餉」不僅沒有絕跡,反而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權力監管失范、查處不力、違規成本過低。從以往情況看,對「吃空餉」行為查處重視不夠,處理也往往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一些所謂嚴厲懲處不過是黨內處分、收繳所得等,這種「保護性」問責難以起到震懾「後來者」的作用,容易導致「屢禁不止、屢治屢冒」。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騙取或侵吞公共財物的「吃空餉」行為,已涉詐騙罪或貪污罪。因而,整治「官倉鼠」不能止步於「清退、追繳」,而要有實實在在的「打鼠」動作,依據法律嚴肅問責。更為重要的是,有「吃空餉」者就有「發空餉」者,司法部門應該進一步追查,讓幕後「操盤手」現形,堵住「吃空餉」的後門。
根據國家公務員局發布的數據,2012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達708.9萬人。如今「吃空餉」的人竟然一查一大堆,讓人不得不反思,現有在崗人員是不是真在幹事?能否人盡其職、在其位謀其政?又有多少在尸位素餐、以權養人,甚至影響其他人幹事?李克強總理曾強調「簡政放權越向縱深挺進 ,越要啃硬骨頭」,「吃空餉」便是簡政放權必須啃下的「硬骨頭」。只有把那些可有可無的機構撤掉,把那些因人而設的崗位減掉,把可管可不管的事情放掉,把公職隊伍里濫竽充數的「泡沫」擠出來,才能減少人浮於事、以權謀利的亂象,讓「吃空餉」者、「發空餉」者無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