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冰桶挑戰, 注重形式更應注重實效

作者:智園行方  於 2014-8-27 14: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論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冰桶挑戰

      近日,在國外社交網路上風靡的「冰桶挑戰賽」傳遞到中國。據報道,最近一段時間「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已收到捐款近140萬元,除了70餘名IT界大佬、娛樂明星、體育明星參與外,國家衛計委也被「點名」,隨後其新聞發言人毛群安以個人名義捐款,呼籲關注罕見病患者。據說,今天中午12點,在中關村創業大街,1000位創業者共同參加「冰桶挑戰」。

      這樣的「成就」說明,以「冰桶挑戰」的形式來呼籲大家關注罕見病患者,喚起每個人做慈善、做公益的熱情,還是很不錯的。先是把一桶冰水淋在自己頭上,然後點名3個人接受挑戰,如此的遊戲規則看上去就充滿「喜感」,也難怪此活動一經發起,就引發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但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美國加州目前正面臨異常乾旱天氣,在一片珍惜用水的呼聲下,當地有官員批評「冰桶挑戰」活動浪費水源。

      「冰桶挑戰」對水資源的浪費的確是不容迴避的一個問題。拿本市來說,水資源本就比較緊缺,而今年的主汛期只下了3場雨,降水量不及常年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我國中部和東北地區蔓延的旱情也令人憂心。在很多地方大旱,本市汛期「旱著過」的大背景下,那麼多人一起「玩水」真的有點不太搭調。

      這項活動能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它的本質是慈善。做慈善是好事,但如果為了追求某種特定的形式而浪費水資源,也就得不償失了。與其那樣,倒不如直接「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為「漸凍人」等罕見病患者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出發,與多少人同時聚集在同一個場所潑下多少桶水相比,有多少人能在最快的時間內伸出援手更為重要。

      「冰桶挑戰」這樣一種形式走到今天,雖然在募集善款方面頗有成效,但客觀地說也有那麼一點兒走樣。看看媒體的報道,一個個的名人、明星奮勇當先,生怕落在人後,挑戰成功后再去點一些比自己更有名的人出來,這既有一些「秀」的成分,也有一點被名氣所「綁架」,然後再去「綁架別人」的感覺。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倒冰水這種形式,而是喚起更多人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注,給他們實際的幫助。

      其實,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只是折磨人類健康的可怕疾病之一,從接受放化療的癌症患者,到透析期間的腎臟衰竭患者,再到幼小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他們都需要我們的關愛與幫助,也更需要醫療保障體系的擴大與完善。

      總而言之,做慈善需要一些特殊的形式,但也不必拘泥於形式。為了節約水資源,為了參與者的健康,「冰桶挑戰」來到中國不妨換一換形式。更重要的是行動起來,行動是對漸凍人最好的支持,除了接力冰桶挑戰,更重要的是募集更多的善款,真正走近漸凍群體,解決他們的合理訴求。而不是讓形式和媒體社會各界的炒作大於實際行動。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0: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