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湯姆·科頓為首的47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3月9日向伊朗領導人致公開信,警告伊朗與白宮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可能被總統奧巴馬的繼任者推翻。如今,圍繞這一事件,戲劇性的一幕正在發生。就在9日當天,有人向白宮網站發出請願,指控上述47名共和黨人犯下了
叛國罪。截至觀察者網發稿時,已有超過25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名。
這份請願書指控47名共和黨議員的行為違反了1799年簽署並於1994年修正的聯邦法案《羅根法案》。根據這條法案,任何美國公民在未獲國家授權的情況下,不得與外國政府和政要舉行外交活動。此前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博納在未徵求總統奧巴馬意見的情況下,邀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美一事已經在美國引發了軒然大波。近期,47名共和黨議員對伊朗發出的公開信更是將美國兩黨黨爭推向了高潮。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奧巴馬在公開信發表后很快作出回應稱,共和黨此舉頗有幾分諷刺意味,無異於和伊朗的強硬派聯手,「這種同盟關係倒不常見」。身兼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拜登則發表聲明說:「我在參議院待了36年,從來沒見過議員直接向另一個國家提建議,更不用說是向我們的對手。」
伊朗外長扎里夫9日也對美國參議員的公開信表示不屑一顧。他對媒體說,公開信不過是一種「宣傳策略」,他本人甚至懷疑這些參與簽名的議員是否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我們看來,這封信沒有任何法律價值」,信件原作者可能「不懂國際法」。
按照規定,如果公民發出的請願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時,白宮就必須作出回應。目前尚不清楚請願發起者、首字母縮寫為C.H.的人到底是何身份。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僅在兩天內,簽名人數就已經達到16.5萬人,早已超過10萬人的限制。截至發稿時為止,白宮請願頁面上的簽名人數已經超過了25萬人。
不過,據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孫太一的分析,事情並不單純,47名參議員致信伊朗一事是多種國內國外多重複雜政治事件交互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是失去國會控制力的奧巴馬政府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內塔尼亞胡借著共和黨邀請,努力表演自己的強硬色彩,也在為自己國內的選舉奮力戰鬥;再者,「伊斯蘭國」活動日益猖獗,迫使奧巴馬政府借「核談判」與伊朗尋求雙邊關係上的突破,以期在餘下的任期內留下有分量的政治遺產。
現在白宮必須對這份請願作出回應了,對「跛腳總統」奧巴馬來說,此事是否會成為他力挽狂瀾的契機,值得觀察家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