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只買賓士寶馬 加拿大華人九大生活習慣

作者:jessica雪桐  於 2015-1-20 15: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近年來,通過移民,工作和留學到加拿大生活的 華人越來越多。華人帶來了財富、智慧和特色文化。與此同時,華人的一些生活習慣也與當地的民俗文化產生了一些衝突。另外,今天的華人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都 與幾十年前的移民有著很大的不同,新舊華人之間,也有這樣那樣的不同。其間雖然和諧多,紛爭少,但有一些問題的確是不容忽視的。

  近日,溫哥華樂活網盤點了中國人在加拿大一些不接地氣的生活方式。以下為原文。    

       喜歡混跡賭場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去過幾次賭場,小編本人也去過。記 得第一次去后的心理落差極大。和電影里的完全不一樣啊,一點都不高大上。基本都是一排排的老虎機,覺得有點像小時候的遊戲廳。而且賭場的空氣不好還有煙味 (真不知道怎麼還會有煙味)。記得小時候大人一直都敦促我們不能去三廳一社,會學壞。但是看著一排排的老虎機前都是成年人,我真心有種被騙的感覺。果真是 孩子有人管,大人沒人管啊。另外,很多人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但是現實是贏了100就想贏200,輸了100就像再贏回來。說白了賭博是會上癮的,而且 摧殘人的心志。儘管這樣,為什麼世界各地還是有賭場呢,說白了不就是利益驅動嘛。但賭場就是莊家,哪裡有閑家贏得的邏輯?

  尤其讓人無奈的是,溫哥華、列治文、本拿比、新西敏的 賭場,最多的還是華人。不光有富人,就連七八十歲的大爺大媽們,也在那兒拍來拍去。哎,還不如所以索性把錢扔地上,還不如做點慈善,捐了。但是如果您真心 是土豪,就是不差錢,看著錢就鬧心,那我也只能呵呵了。一句話,不去三廳一社,不去賭場賭錢。不過適當去吃個自助餐還是不錯的。

  只買賓士寶馬

  小編我對汽車那真是痴迷的不得了,夢想能買部好車。不過小編也在溫哥華髮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哪哪都有好車,豪車,大街上的賓士、寶馬,大多是中國移民在開。開什麼車講究,但什麼場合用什麼車卻極不講究,去趟超市買個菜,也開個大奔寶馬去,也忒不講究了哈。

  另外就是有錢家的孩子酷受名牌跑車。其實小編沒有資格 談論別人買車。畢竟有錢,任性不是貶義詞。但是滑雪上山,卻開一部底盤高度不足15厘米的跑車,那真就是任性過頭了。或者年紀不足30歲就開賓利,奧迪 A8,那也真是花自己錢,當別人司機的感覺。但是,我也不同意別人說汽車只是代步工具的說法,太片面。我也覺得車和衣服一樣,誰不喜歡穿漂亮衣服?天天穿 白襯衫,牛仔褲也是枯燥乏味。有時候選擇汽車和選擇衣服一個道理,看看自己是什麼年齡,什麼身材,出席的是什麼場合。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貪圖一時虛榮, 最後要麼車趴在地庫,要麼賣掉,豈不傷心。一句話,人挑車,車也挑人。開出去不讓人笑話的車就是適合自己的車。

  不學英語

  很多移民過來的朋友不學習英語。溫哥華的生活環境的確 提供了可以不學習英語的便利。舉個例子,隨處可見的中文廣告、路標,商店提供了不必使用英語溝通的機會。但是畢竟是生活在國外,主流語言環境還是英語。所 以以長遠的眼光來看,不學習英語肯定是發展不起來的。總是呆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會很安逸,但也非常閉塞,花了那麼多錢,就是為了移民,到頭來和在國內生活沒 啥區別,甚至還沒有在國內舒心,豈不是很賠。所以小編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好好學英語,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

  愛買奢飾品

  說一些中國移民只在中國人圈子混,也許有些片面,至少 有一樣是與主流社會發生關係的,就是凡名牌店的主力,都是中國人。你不信去溫哥華市中心那幾個商場看看就知道了。俺們中的一些人,主流社會發生了什麼事不 知道,但市中心來了什麼名牌新品,卻是第一時間知道。原因倒不是大家都學習,天天看英語新聞留意奢侈品信息,而是這些商場看中了中國移民市場,一有消息就 通知到各自的VIP圈。

  但是這些商家面對中國客人也著實有些頭痛,因為北美的 流行趨勢和信息總是與中國客人的看好有些不同。中國客人的愛好是隨著中國國內走,國內興LV,LV就搶手;國內LV爛大街了,這邊的LV也就沒人要了。你 把北美最流行的品牌和款式拿給中國客人,中國客人又不認,因為怕帶回國內,沒有欣賞就失了面子。比內2014年,國內突然流行配帶一些不太扎眼的二線品 牌,著實讓溫哥華的商家有些找不著北。

  很多事不求自己,只求中介

  小編承認自己就有這個毛病。辦簽證,退稅,辦保險等等 小事都有找過中介。但自己辦過之後覺得這些事真心不高端,也不難。找中介往往就是圖個省事。再說白點,懶。其實通過自己辦這些瑣碎的事情,真的會學到很多 溫哥華當地的知識,了解當地的情況。新到一個地方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入鄉隨俗。而往往做一些小事就能決定了我們能不能獨立的在異國他鄉生活。尤其在溫哥 華,永遠都需要靠自己。

  不給小費

  北美的風俗就是給小費。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小費不是很常 見。所以很多移民到北美國家的朋友對小費就很嗤之以鼻。小編能理解這種現象,所以在這裡也努力解釋一下。在溫哥華,小費最低是價格的10%。就餐飲類來 說,很多服務員就指著小費生活呢。作為消費者,給小費也是對服務的一種肯定。但是人人都喜歡明碼實價。小費的計算的確會造成很多麻煩。弄不好還會有不愉 快。不過風俗就是風俗,適應才是硬道理。而且給小費畢竟不是什麼大事。所以該給就給吧。鐵公雞請忽視我說的話。

  開車不守規矩

  每個國家的交通法規各不相同,而且開車本來就是個熟練 工種。養成習慣了就很難改了。小編在國內就有駕照,已經養成了國內的駕駛習慣(大家懂得),所以剛來溫哥華的時候開車真是提心弔膽,生怕違反交通規則。但 是像小編這樣的好人畢竟人數有限,還是有很多來溫哥華生活的人開車不是很守規矩。依舊按照家鄉的方式開車,這就會對公共交通造成很大的不方便。現在,就連 一些中國移民也感覺到,在列治文和本拿比市中心開車,與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

  開車也確實關係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小編也希望大家在學習加拿大交通法規是上點心,不要因為自己是老司機就不忽略其重要程度。

  不投票

  在加拿大,公民是有投票權利,這也是體現民主的方式。但是很多移民朋友沒有投票的概念,甚至抵觸,覺得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認為誰當官都是當。於是就處於一種非常奇怪的狀態,投票時退避三舍,說與己何干;有事時著急罵娘,說別人歧視不理。

  投票是發聲的一種最有力的表現。最新的資料顯示,其實那些議員們,是能夠從電腦中看到哪個人投過票,哪個人一直沒投票的。你有事找他,他一查,你從來沒投票,那他連見你都不願見你,何談為你解決問題。

  不交稅

  很多移民不工作,沒有收入,所以就不交所得稅給加拿大 政府,但是同時他們去享受著加拿大政府提供的各種福利待遇。當然,如果真心在底層掙扎,也無可厚非,這個國家是保護弱者的。但還是有那麼一些人,開豪車住 豪宅不工作不納稅,還領各種補貼福利,那就說不過去了。小編看不過去不要緊,加拿大政府看不過去問題就大了。政府的錢沒那麼好拿,稅務局查稅就看郵編,你 那個富人區的平均收入比如說是10萬,你住在那裡卻不納稅,政府查的就是你。近年來好多這樣的家庭被查稅,壞了中國移民的整體形象的同時,也給自己招來天 大的麻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12: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