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貴州大學校長鄭強:教育真諦並非教人混飯吃

作者:jessica雪桐  於 2014-12-8 15: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貴州大學

      12月7日,由搜狐網、搜狐教育主辦的「聚教未來:人文與科技「年度盛典在北京飯店拉開帷幕,全國教育界專家、學者、媒體人及教育機構領軍者等600餘人匯聚一堂,就中國教育的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貴州大學校長鄭強在題為《教育公平與教育創新》的演講中表示,中國教育的本質和教育功能的真諦不是教人混口飯吃,而是一個民族真正精神情感的樹立。
    以下為鄭強演講文字:
  我昨天夜裡三點就從昆明飛到北京,中國化學學會正在那兒舉行新一屆理事會的選舉,理事長給我打電話來,說我是唯一進入前十位的非院士的教授。我是學化學的。昨天中國的化學家在昆明為一件事情糾結——現在中國的孩子都不太愛學化學,中學化學老師和大學教授都在呼籲,要大力加強中小學化學的教育和推廣,加強在大學一年級的化學教育。我實忍不住了,說了一句話,我說中國每一個學科都不是教少了,是教多了,要讓中國的孩子喜歡化學,要讓化學家不要過多地講化學,而是通過化學家身上的文化去感染學生,認為讀了化學就有文化。
  另外一點,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化學有毒,孩子們很善良,既怕學了化學給人類帶來毒害,同時也怕自己受毒。我在浙大當了十年系主任、院長,我從來沒跟浙大的學生談過一句化學。但是為什麼我當系主任、院長的時候,許多學藝術的、學醫學的的學生都要轉到我的系裡來讀書?他們發現讀了化學,不僅沒毒,還讓人年輕。我剛才坐車來會場,開車的是位女司機,我說我今天下午要去開個會,她問我「同學,你是不是哪個學校的博士后?」我今天暴露一下,我年紀比較大了,今年馬上就56歲了。我開句玩笑,我在浙江大學二十年,每年元旦前後我在學校貼訃告的地方看一下,我統計了一下,二十年沒有一個讀化學的得過癌症,信不信?
  我沒有資格在各位大家面前來談教育。今年我在貴州大學的開學典禮上,為了鼓勵我的孩子們,我說了這麼幾句話,我說「考進名校,把吃奶的勁兒用足了的孩子們沒戲。考進貴州大學這樣的學校,現在開始用勁兒吃奶,有望成才。」 我這是啥意思呢?我今天就簡單地說,今年日本又得了三個諾貝爾獎,日本科學的成就是靠學前教育嗎?我在這兒有點傷害人,這兒有很多學前教育的專家,我一定沒有傷害你們的這種心情。科學的成就是靠強化英語教育嗎?是靠大學「3+1」嗎?是靠改革的課本嗎?這些都太值得思考了。所以我用幾個關鍵詞:中國教育不是學得太晚了,而是學得太早;中國教育不是學得太少,而是學得太多;中國教育不是學得太淺,而是學得太深。我有一點非常的痛心,就是在考進名校之前,媒體比較多引用我的一句話,說「中國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是被累倒在起跑線上。」
  去年撒貝南《開講了》在全國36所大學公選第一位開講的大學校長,沒選中國的名校,而是選到了貴州大學,選到了我。我為什麼受學生們歡迎?同志們,我在三個大學混過,在國外也混過。當有一天出席了兩個大學生自殺的遺體告別儀式后本人醒悟了。什麼名校啊?讓孩子能夠性格開朗,能夠知道未來有燦爛的明天,畢業了第一次工資能夠拿回家孝敬一下爹媽,這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所以毫不客氣地講,幾乎中國著名大學的門檻,我要進去,孩子們都會熱烈地歡迎我。我最近在講,大學校長、大學教授不能再關著門講大學教育了,我們的眼光必須延伸到中國的幼兒園,中國的小學,中國的中學。我是從中學校園裡長大的,我的父親、姐姐、愛人全是中學老師,我留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到著名的中學當老師。當時由於改革開放不久,國家培養人才不容易,一位北大的泰斗把我推薦到了浙大。但是這些年我越來越感覺,我們的教育時間有限。我們對教育本質、教育功能的真諦的認識,不是教人混口飯吃,而是一個民族真正精神情感的樹立。應該站到這樣的高度來看教育,教育者要站出來發出我們自己獨立的聲音。經常有人說,你講這麼多有什麼用呢?我沒指望有什麼用,但我想如果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從我們內心出發來發出我們獨立的觀點,我相信教育跟經濟一樣,一定會沿著科學正確的道路前進。
  謝謝大家!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