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伯川:為何中國崛起 有些華人卻並不在乎

作者:jessica雪桐  於 2014-10-24 15: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中國崛起

       「作為一個華裔美國人,我寫這本書的一個原因,是聲明自己的美國身份,」面對ChinaFile中參館的鏡頭,劉伯川如是說。

  作為出生在紐約州的第二代華裔,劉伯川頭頂耶魯、哈佛等常春藤名校光環,曾為柯林頓演講撰稿,還曾創建一個叫Citizen University的培養「有創意的公民身份」的機構,但他豐厚的簡歷卻仍遮擋不住其對自身身份認同經年累月的困惑。

  每一個人都有著類似的困惑,而劉伯川的這個心結,似乎註定被他上一代人的遷徙所凸顯。

  對於中國的GDP有朝一日終將超越美國,劉伯川說,「我不在乎,我不在乎這一天的到來,我不在乎這種通過特定計算方式得到的『第一』是否從美國轉移到中國」。因為在他看來,「美國將會保留一種更深層次的、持久的比較優勢。」

  什麼是這個Chinaman口中說的比較優勢?

  請看採訪全文:

  嗨,我是劉伯川,我是《中國佬的機會:一個家庭的旅程和華裔美國夢》一書的作者。我寫這本書正是響應一個在國際、國內範圍內的特殊時刻,以及我家庭中的一個特定時期。所謂國際和國內範圍是指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我認為我可以將它概括為「中國與美國的時代」(an Age of China and America)。這是我們身處的時代的,包括在我們接下來的人生中的,重大地緣政治現實。

  真正驅使我寫這本書的原因之一是問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在這樣一個中國與美國的時代中,做一個華裔美國人意味著什麼?身處十字路口,同時體現著兩個國家的文化與文明又意味著什麼?

  現在,美國正經歷著一場令人驚異的人口流動。不僅少數族裔即將成為多數群體,我們還受困於嚴重的不平等。保持一致的國家認同從未像現在一樣困難。這些重大變動的匯合,使得「華裔美國人的身份意味著什麼」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特殊途徑,去探究「美國人的身份意味著什麼」這一更大問題。

  我們獲得的、被賦予的是血統,認同是指我們如何理解自己、如何講述新的關於自我和我們的故事。

  每當中國以某種方式強大起來,其影響會外溢,並不可避免地在全球回蕩。但對於華裔美國人來說,我們會對這些影響力的回蕩有尤為深切的感受。

  美國歷史上的很多時期,當一個亞洲國家強大起來時,在美國的亞裔後代們總會受到恐懼和不安的衝擊,我把這一現象總結為「黃色對應」/「黃色平行性」(Yellow Parallelism)。

  我認為其他族裔的美國同胞們並未有過這樣的經歷,華裔美國人受制於一種假設:若無其他證明,華人會被假定為外國人;若無其他證明,華人會被假定為異文化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華裔美國人,我寫這本書的一個原因,是聲明自己的美國身份,並提醒有不同背景的、我的同胞們,正是在這樣一個瀰漫著不安的時刻,當崛起的中國及其投下的陰影使美國人開始懷疑自己的黃金時代已經離去。

  正是在這樣的時刻,全體美國人都應該有意識地避免將外來性(foreignness)和相異性(alienness)的假設,強加於看起來像中國人卻不一定是中國人的人身上。

  我想指出的另一點是,今天不同族裔的美國人所共同感受到的,由中國造成的不安,在某種程度上是錯位的。

  我並不質疑中國的崛起,根據不同的計算方式,在未來一到三年的某個時候,中國的GDP總量會超過美國。我不在乎,我不在乎這一天的到來,我不在乎這種通過特定計算方式得到的「第一」是否從美國轉移到中國。

  在我看來,美國將會保留一種更深層次的、持久的比較優勢。我把這一優勢濃縮在這樣一個例子中:美國創造了華裔美國人,中國並不創造美裔中國人。我們創造多樣性的能力,我們創造混合性的能力,我們從地球各個地方吸引才能與靈感的能力,我們不僅歡迎他們進入美國,還允許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去重新定義美國。

  但沒有理由認為這一代中國人不能抱有同樣的多樣性精神(hybridity),抱有同樣的對心靈與其他影響的開放精神,去生活和實踐。當然,這些精神正在中國出現。

  我想對我的中國朋友們說的是,這是這樣一個時代:我們能夠作為由語言、文明和文化內核所凝聚的群體的一部分,參與這樣的討論。討論中國性(Chinese-ness)中的哪些部分是向上的、有適應力的,哪些或許會阻礙社會的前進。而作為美國人的我也需要思考同樣的問題。

  如果華裔美國人能夠培育出這樣的對話,以自身來體現這樣的交流,促進這種溝通,我認為我們將會迎來一個充滿希望和收穫的美好未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12: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