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BBC:習近平缺乏政治智慧 搞不定香港

作者:jessica雪桐  於 2014-10-23 15: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香港

香港特區政府與「佔中」學生終於舉行了對話。對話結果,用香港《明報》的社論標題概括頗為到位:「立場南轅北轍,對話各自表述」。

  下一步如何?北京官媒繼續聲色俱厲。《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警告:「至於極少數視社會主義中國為死敵的人,這個國家自會有對付他們的辦法」。

  香港親北京的《大公報》用辭委婉,意思異曲同工,社論引述「香港各界人士」呼籲學生「見好就收」。

  「見好就收」

  問題是,什麼算是「好」,如何「收」?

  人在香港的時政評論員張煒在接受BBC中文網電話採訪時說,香港學生和市民在近一個月的抗議行動中表現出的和平理性「已經讓全世界聽到他們的聲音了」。而且逼迫香港政府(實際上是北京政府點頭)與學生平等對話,把港府從完全無視他們的聲音到現在表示「轉達」他們的聲音,張煒認為,學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應該藉此機會回到校園,冷靜思考下一步的行動。

  但是,張煒說,這是理性的分析。從街頭情緒看,運動組織者很難掌控局面,現在是考驗運動組織者和香港政府雙方的關鍵時刻。

  人在巴黎關注香港局勢的時政評論員張倫在接受BBC中文網電話採訪時說,任何民眾運動,一旦走上街頭,都是對主政者和運動組織者雙方的考驗。而香港的「佔中」運動,主政者不在港府,而在北京。

  「球在北京」

  張倫認為,能不能「見好就收」,關鍵看北京。張倫說,香港今天爆發的街頭抗議,是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各種不滿情緒的總爆發。要扭轉香港的局勢,只有北京能做到。 北京要給香港人一點希望, 但是,北京徹底「落閘」,不給香港一點機會。

  張倫說,探討香港局勢發展,人們總是與1989年的北京民運相比較,看到許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根本不同。89年北京學生走上街頭,提出「要民主」,「要自由」的訴求,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得到過。而香港作為一個成熟的現代公民社會,在中國收回香港之前,香港人已經享受作為一個自由公民的各種權利。現在香港人要的是保住這些既有權利,不讓北京侵蝕或儘可能的少侵蝕。

  張倫說,雙方的認識南轅北轍,沒有妥協的切入點,香港的動蕩必然會持續下去。

  「兩制」還是「一制」

  張倫分析說,現在的關鍵是,北京對「一國兩制」的遊戲規則到底還想不想繼續玩下去。如果北京決定,今天的香港在中國的棋盤上已無足輕重,拋棄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就這麼「一制」了,那麼,香港的前途就會極其暗淡和可悲,香港的衰落不可避免。

  張倫說,北京使用強硬手段可以把香港的抗議壓下去,但是失的是香港人的人心,台灣人的人心也會跟著失去,最終失算的是北京。

  在香港的政治評論員張煒認為,雖然中國從官方到民間發出的一些聲音表現出極度的民族沙文主義、中央沙文主義心態,對香港不屑一顧,但習近平還不敢拋棄鄧小平的「一國兩制」。 毀壞了「一國兩制」,就毀了香港,習近平沒有膽量承擔這個歷史責任。

  缺乏政治智慧

  張煒說,香港人的根本訴求北京是不會給的,但香港人的訴求不會因此而中止,這構成了對中央政府的嚴重挑戰。

  張煒分析說,根據習近平的表現,他沒有這樣的實力、政治智慧和遠見應對這個挑戰。

  張煒認為,這取決於兩個原因,一是習近平仍然沒有突破集權領導的思維模式。他著眼的是中國國內,他認為在香港做了妥協,就會鼓勵國內的政治反對派。二是習近平顧忌黨內反對派籍香港向他挑戰,指責他在香港問題上軟弱。

  張煒指出,習近平的策略是拖下去,希望學生更加疲憊,希望通過撕裂香港社區的態度,讓「佔中」不了了之,只要不流血,拖下去對習近平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張煒判斷,從思維的局限性和政治智慧的缺乏,習近平都不可能在香港有大動作能打破政治僵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0: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