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外媒 :中國不開一槍就可定南海 鄰國難拒誘惑

作者:jessica雪桐  於 2014-8-22 15: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南海, 中國

 外媒稱,北京(在東南亞)積極主動的經濟外交是一項大規模戰略的組成部分,旨在將其鄰國捆綁到一張誘惑大網上,以加強它們對中國的依賴。如果地區和外部力量沒有表現出足夠的政治意願和配合行動,可能就會成功。
 8月22日報道: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8月20日發表題為《亞洲應當害怕嗎?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戰略浮出水面》的文章稱,中國繼續推進其在南海的領土主張和「稱霸野心」。繼2014年與越南因鑽井平台發生衝突后,北京有意在南海的5個島礁上修建燈塔,其中至少有兩個島礁位於中國與越南有爭議的水域。事實上,在其所謂「九段線」內的領土主張上,對作出妥協的意願維持一種「戰略模糊狀態」是中國的傳統,但現在這種傳統看上去越來越被棄之不用了。

  文章稱,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態度需要作為中國外交政策新框架的一部分來看待。一些中國問題觀察家指出,新領導層似乎對中國的安全環境、相對地位和政策反應進行了重新評估。現在中國對安全環境的評估是處在「新形勢下」。習近平說,中國周邊外交要「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文章還稱,從中國的角度來說,「新形勢」的特點就是美國向亞洲的戰略轉移,以及海上領土爭端帶來的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這要求中國在南海地區保持「積極主動」。而且領導層對於在這裡贏得一場長期爭霸賽持樂觀態度。

學者葛來儀和潘仁光簡要說明了這一策略背後的想法:「北京(在東南亞)積極主動的經濟外交是一項大規模戰略的組成部分,旨在將其鄰國捆綁到一張誘惑大網上,以加強它們對中國的依賴,提高它們在領土爭端上採取對抗北京政策的代價。與此同時,中國繼續穩步小步推進,逐步按照它的喜好改變現狀,而這些措施本身並不會導致開戰。短期內,中國預計會遇到一些反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認為其逐漸增強的影響力將足以促使弱小的鄰國答應中國的領土要求。」

  這項戰略能獲得成功嗎?文章稱,如果地區和外部力量沒有表現出足夠的政治意願和配合行動,可能就會成功。例如,很難對抗北京採取的利用大型船隻保護大批漁船以威脅鄰國的戰略。

  文章稱,但這一結果並非不可避免。迄今為止,中國尚未企圖動用武力「佔領」爭議島礁,而「佔領」將意味著局勢的重大升級。有理由相信,北京意識到「佔領」將對其聲譽產生嚴重損害,還有可能產生不必要的局勢升級風險。

  文章還稱,與常識相反的是,在缺乏戰略價值的領土爭端中,各國確實可能會發生戰爭。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消除含糊不清的態度讓中國的鄰國清楚地了解它的意圖,以及採取戰略回應的必要性。這種回應應該包括軍事能力上的投入,以及動用准軍事、民間和政治手段提高中國在重大危機中的聲譽代價。

  文章稱,這也促使東南亞國家與本地區以外的國家發展(或恢復)更為緊密的防務關係。當前,東南亞地區倚仗美國獲得戰略支持的程度超過以往任何時期。由於意識到其亞太地區領導地位受到更廣泛的挑戰,美國已經加大了批評中國「九段線」主張的言論力度,也加強了它與東南亞國家的防務合作,這都是其「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一部分。中國不可能排除的一種可能性是:如果它試圖用武力解決領土爭端,那很可能招致美國介入。

  據稱,此外,日韓等東南亞地區以外的亞洲強國現如今也參與了該地區的防務能力建設事務。它們認識到,南海上發生的事情也關係到日後東北亞地區的海洋問題。

  文章認為,中國在南海取得的戰略成果還遠遠談不上是板上釘釘的事。多少有些自相矛盾的是,中國的戰略不再模糊可能促成整個地區更加穩定,因為它迫使所有地區事務參與方更加清晰地表明自身意圖。如果戰略競爭加劇有助於界定各方在衝突狀態下相互遏制的具體範圍,那麼它並不一定是件壞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22: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