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曲度六言絕律近體詩譜"對20首唐代六言詩內在規則初探
按照"曲度六言絕律學說",將網上20首唐代六言絕句作為樣本,對其內在平仄格律進行初步探討分析,其結果報告如下:
一.方法:
1.抽取網上20首唐代六言絕句作為樣本;
2.對它們內在格律,在逐字檢測平仄之後用於本文分析.
3.標準:採用我們最早首創的""曲度三言絕律近體詩譜";
二.資料:
1.將古代六言絕句按"曲氏六言絕律近體詩譜"標準,判斷其聯內平仄出格情況:
01 送鄭二之茅山(唐·皇甫冉)
水流絕澗終日,草長深山暮春。犬吠雞鳴幾處,條桑種杏何人。
古: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人【上平十一真】
今: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人【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曲度批註:皇甫冉該詩第一句第一.四字出格;
標式: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皇詩: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02 仙岩二首 其一(唐·王貞白)
白煙晝起丹灶,紅葉秋書篆文。二十四岩天上,一雞啼破晴雲。
古:仄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 ◆雲【上平十二文】
今: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雲【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曲度批註:王貞白該詩第一句第一.四字出格(應平);
標式: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用中:平平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平 仄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
王詩:仄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
03 發越州赴潤州使院留別鮑侍御(唐·劉長卿)
對水看山別離,孤舟日暮行遲。江南江北春草,獨向金陵去時。
古: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時【上平四支】
今: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 ◆時【十三支,(-i)(零韻母)】
曲度批註:劉詩第3句第四字出格(二仄夾一平).第三句第3.4字出格.
標式: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中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劉詩: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04 尋張逸人山居(唐·劉長卿)
危石才通鳥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古: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花【下平六麻】
今: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花【一麻,a,ia,ua】
曲度批註:劉詩第3句第四字出格(二仄夾一平).第三句第四字出格(應平)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中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劉詩: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05 田園樂七首 其三(唐·王維)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古: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家【下平六麻】
今: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家【一麻,a,ia,ua】
曲度批註:王維該詩第一句第一字出格(應平);
標式: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用中: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中仄 平平中仄平平
王詩: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06 田園樂七首 其六(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埽,鶯啼山客猶眠。
古: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 ◆眠【下平一先】
今: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 ◆眠【八寒,an,ian,uan,üan】
曲度批註:王維該詩第一句第五字出格(應平);第二句頭連四仄出格(第2到5字應平平仄).
標式: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用中: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中仄 平平中仄平平
王詩: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07 寄李袁州桑落酒(唐·郎士元)
色比瓊漿猶嫩,香同甘露仍春。十千提攜一斗,遠送瀟湘故人。
古: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人【上平十一真】
今: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人【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曲度批註:郎士元該詩第三句出格.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仄仄平平中仄 平平中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郎詩: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08 歸山作(唐·顧況)
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古: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還【上平十五刪】【下平一先】
今:平仄仄平平通 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 ◆還【四開,ai,uai】【七尤,ou,iu(iou)】【八寒,an,ian,uan,üan】
曲度批註:顧況該詩第一句第三字出格(應平);第三句第四字出格(應平).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顧詩: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B.將古代六言絕句按"曲氏六言絕律近體詩譜"標準,判斷其聯間失粘情況:
01 小江懷靈一上人(唐·皇甫冉)
江上年年春早,津頭日日人行。借問山陰遠近,猶聞薄暮鐘聲。
古: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聲【下平八庚】
今: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聲【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曲度批註:皇甫冉該詩,兩聯間失粘.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中仄平平中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皇詩: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02 剡山夜月(唐·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歸剡縣溪邊。漠漠黃花覆水,時時白鷺驚船。
古: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船【下平一先】
今: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 ◆船【八寒,an,ian,uan,üan】
曲度批註:朱放該詩兩聯間失粘;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仄仄中平中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平
朱詩: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03 荅樂天臨都驛見贈(六言)(唐·劉禹錫)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裡風塵。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古: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 ◆人【上平十一真】
今: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 ◆人【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曲度批註:劉禹錫該詩,兩聯間失粘.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中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劉詩: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
04 臨都驛答夢得六言二首 其一(唐·白居易)
揚子津頭月下,臨都驛里燈前。昨日老於前日,去年春似今年。
古: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 ◆年【下平一先】
今: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 ◆年【八寒,an,ian,uan,üan】
曲度批註:白居易該詩,兩聯間失粘.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中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白詩: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
05 所思(唐·李中)
門掩殘花寂寂,簾垂斜月悠悠。縱有一庭萱草,何曾與我忘憂。
古: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 ◆憂【下平十一尤】
今: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 ◆憂【七尤,ou,iu(iou)】
曲度批註:李中該詩,兩聯間失粘.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中仄平平仄仄 平平中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李詩: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
C.將古代六言絕句按"曲氏六言絕律近體詩譜"標準,判斷其聯內出格與聯間失粘情況:
01 客中春思(唐·李中)
又聽黃鳥綿蠻,目斷家鄉未還。春水引將客夢,悠悠繞遍關山。
古: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山【上平十五刪】
今: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山【八寒,an,ian,uan,üan】
曲度批註:李中該首詩兩聯間失粘.第三句第三字出(應平)第二聯內失對.
標式: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用中:中平中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劉詩: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02 代人寄遠六言二首 其二(唐·杜牧)
綉領任垂蓬髻,丁香閑結春梢。剩肯新年歸否,江南綠草迢迢。
古: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迢【下平二蕭】
今: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迢
曲度批註:杜牧該詩,兩聯間失粘.按其原詩則第四句第五字出格(應仄).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仄仄中平中仄 平平中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杜詩: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03 再贈樂天(六言)(唐·劉禹錫)
一政政官軋軋,一年年老駸駸。身外名何足算,別來詩且同吟。
古:仄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吟【下平十二侵】【去聲二十七沁】
今:平仄仄平通通 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吟【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曲度批註:劉禹錫該詩,兩聯間失粘.其第一句第三字出格(應平).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仄仄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劉詩:仄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04 田園樂七首 其四(唐·王維)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古: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平平 ◆冠【上平十四寒】【去聲十五翰】
今: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平平 ◆冠【八寒,an,ian,uan,üan】
曲度批註:王維該詩,兩聯間失粘.第一句出格.按其原詩第二聯失對,第四句第三到五字出格.
標式: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用中: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王詩: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平平
05 景陽台懷古(唐末·徐鉉)
後主亡家不悔,江南異代長春。今日景陽台上,閑人何用傷神。
古: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神【上平十一真】
今: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神【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曲度批註:徐鉉該詩,兩聯間失粘.按其原詩第二聯失對,第四句第五字(應仄).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徐詩: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06 丈人山詩(唐·李真)
春凍曉韉露重,夜寒幽枕雲生。豈是與山無素,丈人著帽相迎。
古: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迎【下平八庚】【去聲二十四敬】
今: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迎【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曲度批註:李真該詩,兩聯間失粘.按其原詩則第四句第一字出格(應平)第四字出格(應仄).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用中:中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中平
李詩: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07 問李二司直所居雲山(唐·皇甫冉)
門外水流何處,天邊樹繞誰家。山色東西多少,朝朝幾度雲遮。
古: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遮【下平六麻】
今: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通通平平 ◆遮【二波,o,e,uo】
曲度批註:皇甫冉該詩,兩聯間失粘.按其原詩,第四句第五字(應平).
標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用中:中仄中平中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皇詩: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二),初步結論:
1..我們在上述對20首古代六言絕句研究中初步證實下列問題存在:
A.聯內出格:全部樣本出格者佔15/20(75%);其中失對者佔2/20(10%);
B.聯間失粘:既失粘也出格者12/20(60%);其中純失粘者佔5/20(25%);
2.我們據此初步判斷:
古代唐朝時的詩人對六言絕句體裁平仄格律,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3.有關上面結論還有待對古代六言絕句與六言律進行大樣本的驗證.
D.QU 2015.3.4 IN PARI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