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服湖南衛視的炒作能力,一個《花兒與少年》,每個參與者的前世今生都是談資,現在已經聲明滿天飛了——李菲兒說她不是小三,跟張翰是哥們兒;「花花」說許晴不是因為和劉濤交惡離開的;許晴說沒親自取消關注鄭佩佩的微博,花花告白是民間想象;劉濤回應與許晴不和;「花花」和許晴關係出現裂痕……細看除了李菲兒和張翰的事,許晴幾乎是所有矛盾焦點、諸多衝突源頭,她那種躍然紙上的模樣和性子,完全不屬於任何人群,天地精華滋養嬌寵的女子,放在哪裡都格格不入,除了被觀賞和寵愛。
作為前團伙出門達人,我對「花少」背後輿論嘩然的各種鬧翻傳說很不以為然。首先每個人都是一個星球,軌道獨立,沒有交集,突然被空投歐洲,經費苛刻,鏡頭緊逼,睡大通鋪,赤膊式磨合,沒衝突都新鮮了。不用說明星嬌寵,你換一群普通人,沒鏡頭監控著,翻臉翻得更狠,動手都可能。但是不管怎麼樣,旅途結下的,特別是艱苦路程磨合出來的交情,是一種衝破了疆界和桎梏的關係,相知和摩擦免疫力勝於日常生活經年客套的相處。
但是,這些普通人的定理和規則,都不適合許晴。許晴除了逆生長的美貌嬌嫩,除了買紗巾當桌布這樣垂手皆是的浪漫本能,除了對才華獨特的感知和吸引,她不適合過度曝光,不適合眼觀六路地遊走,沒有360度無死角的圓通性格,沒有生活基本技能傍身,或者說完全沒眼力價,好多細節,張翰為給大家省錢,都要飯了,許晴跟花花點一桌子吃的,買參觀遊覽的票來不來就買最貴的,許晴當不當家都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對她來說,此行註定是個災難,不是每個公主都適合羅馬假日。巴塞羅那流落街頭那一夜之後,許晴像個孩子那樣嚎啕大哭,說自己生活白痴,如果十幾二十幾歲被收拾過,不至於四十幾歲了,還這麼一無是處。這就大眾娛樂節目對人性的摧殘,把所有人放在普世價值體系裡衡量和考察,一夜摧毀你的自我認知。幹嘛要十幾二十歲都要被收拾下,就好比說幹嘛小時候都要吃過苦,永遠備戰備荒,為世界末日做準備。如果有一輩子都可以不吃苦的條件,不是很好?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小到城鄉,大到南北東西半球,每個人擁有的出生、容貌和資質資源註定了一個人的格局基礎不同,站在高台上的人,沒必要都跳下來,與民同苦,從頭走起。這事沒底線,你苦不過來的。好比說沒經歷過戰爭洗禮的人肯定不如經歷過的強大,但是可以不經歷,還是不要經歷對不對。這種自爆短處的節目是可以不參加的,起碼。
許晴生在北京外交部大院,身上有知識分子家庭孩子特有的我行我素、驕傲自我、沒眼色,這樣的孩子長大如果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絕招,就是社會特別不需要特別不待見的人,只有走專業人士這一條路,他們中的多數不可能成為社會活動家或者CEO。大院子弟許晴的絕招和專業就是天賜美貌和柔軟,娛樂圈人精中,很少許晴這麼美眼力價兒的,虧得一美遮百丑。所以她會嫁給前夫金融、傳媒跨界奇才劉波,這個愛穿中式對襟大褂、老頭鞋,季羨林的關門弟子,被評價說,如果土壤合適,他可以成為索羅斯,雖然最後在資本市場上敗走。編得出《傳世藏書》這樣級別的金融大鱷VS人間尤物許晴,是一種和諧存在。否則簡單地理解電影明星嫁學者,或者說教授娶明星,都顯得違和。
雖然遭遇前夫事業坍塌這樣的挫折,但是作為造物主特別用心照顧的女子,許晴永遠不會有劉濤身上的薛寶釵能量、鄭佩佩被生活煎炒烹炸出來的生存能力、凱麗身上搞笑版劉慧芳的無敵親和,她是所有人的反面,本能地跟火星弟弟「花花」親。她被才華吸引,寵愛才華,然後被才華寵愛,這是她的天賦,這一切跟團隊精神、周到縝密、顧全大局無關。有些人就是口銜銀勺和美貌降生,有不接地氣特權,只管浪漫不管計算,只管錦上添花不管雪中送炭,只管花團錦簇不管柴米油鹽。許晴和節目組所有人的矛盾,是文藝和生活的矛盾,是異次元的空間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