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人存款多?沒存款低收入高負債才是真相!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7-8-1 15: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財經理財

核心提示:

中國人愛存款居民儲蓄率高,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的論調,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大量的數據和現象表明,普通人根本無錢可存,還要面對低收入高負債的困境。

中國人愛存錢,常常被解讀為應對潛在經濟危機的安全墊。
 
特別是在房事上,這幾年老百姓拚命加槓桿買房,房貸占收入比重越來越大,已超過日本房產泡沫時期的水平,離美國次貸危機前的水平也不遠。
 
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還有很多專家跳出來說居民儲蓄率高,不用擔心還貸壓力,甚至還建議降低居民儲蓄率,刺激居民消費來拉動經濟,繼續讓居民加槓桿。
 
中國人愛存錢,居民儲蓄率高,這種觀點已經在市面上流傳了幾十年,好像是個中國人銀行里都有不少存款。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四成家庭入不敷出

今年4月14日,菜鳥理財(cainiaolc)刊發過《天雷!債務危機一觸即發》,裡面就分析過居民儲蓄率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
 
回顧居民儲蓄率的變化,數據顯示,在2008年達到34%的最高點之後,就進入一路下滑的通道,到2015年居民儲蓄率只有14%。
 
如果說這個數據還不夠有說服力,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最近關於家庭儲蓄的報告更加驚人。
 
報告裡面說,只有60%的家庭有儲蓄,還有40%的家庭入不敷出。既然入不敷出,那就談不上什麼儲蓄。
 
看上去,6成家庭有儲蓄也還不錯,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到底都是誰在存錢。
 
數據顯示,中國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儲蓄率是70%,在總儲蓄中佔比50.6%。
 
也就是說,5%的有錢人存的錢要超過所有存款的一半,剩下不那麼有錢的人再佔掉存款的一部分,大家想想一般人的存款能有多少?
 
所以,這份報告給出的結論是:所謂的高儲蓄都是有錢人在存款,窮人無錢可存。
 
即使拋開數據不說,大家看看自己的口袋,再看看身邊人,又有多少人敢說存款多呢?
 
特別是過去幾年,貨幣放水疊加房價飆升,人人都拚命舉債買房,存款早就用掉了。
 
一套房掏空3個家庭的例子實在太多,每個月還完房貸還有錢滿足日常生活就不錯了,還提什麼居民儲蓄率高。
 
要說高那也只是有錢人在存錢,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所謂的「愛存錢不愛消費」的選擇權。

二、無錢可存更無錢可賺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無錢可存說實話是一種常態,更慘的是無錢可賺。
 
什麼叫無錢可賺呢?就是收入在減少。
 
有人要問了:不對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在增長,怎麼會變少呢?
 
且不說統計數據的水分有多少,就從數據本身來看,其實也可以發現很多貓膩。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
 
在這增長8.8%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增長8.6%,經營凈收入增長5.9%,財產凈收入增長9.6%,轉移凈收入增長11.9%。
 
大家仔細看看就會發現,只有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的增長是快於整個居民收入增長,工資收入和經營收入增長慢於整個居民收入增長。
 
這裡面至少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很明顯:工資和經營收入增長拖後腿了,如果你的收入完全是靠工資增長,那實際上你的收入已經在變相減少。
 
第二層意思是: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增長快,這兩個收入很好理解,財產凈收入的典型代表是房租收入,轉移凈收入的典型代表是賣房收入。
 
所以,這數據背後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沒有資產收入而只有工資收入,那麼你的整體收入實際上是在減少。
 
智聯招聘7月份發布的中國企業第二季度薪酬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
 
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環比首次下滑,從上季度7665元下降至7365元,降幅3.8%。
 
其中,小微企業薪酬的下降,是整體薪酬平均數被拉低的重要因素。二季度,小微企業薪酬環比下降31%,這個數據也成了五個季度以來的第一次大幅度薪酬下降。
 
從目前的經濟環境來看,恐怕這個大幅度降薪還只是開始,低收入時代已經來臨。

三、小心負債收入比越來越大

 

通過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對於居民儲蓄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於當下還要不要負債加槓桿有了更清晰的判斷。
 
不過遺憾的是,從市場數據來看,大多數人有如飛蛾撲火,還在不斷地增加自己的債務。
 
近日,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布報告,今年一季度居民部門槓桿率進一步上升,從2016年年末的44.8%上升到2017年一季度的46.1%。
 
具體來看,居民部門貸款的同比增速達到25%,中長期貸款的增速更是達到了31%,達到近兩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在高壓政策下為什麼房貸增速創下新高?這份報告分析透露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居民部門加槓桿有可能從一二線城市轉向三四線城市。
 
簡單點說,一二線買不了,很多人加槓桿去三四線買房,所謂的樓市分化進入新周期:一二線「遇冷」,三四線「發燒」。
 
如果是剛需住房我無話可說,可是三四線房價屢創新高,已經不是剛需能解釋的了,只能說還有很多人心存幻想,指望一二線房價翻十倍的劇情在三四線上演。
 
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幻想,金融部門和政府部門都在去槓桿,只有居民部門還在加槓桿,槓桿的轉移傻子都能看出來。
 
連王健林都賤賣資產還債,現在看可能是賤賣,只怕以後再有人想這樣賤賣都不可能了,說回到個人也一樣,當你有機會選擇的時候不選擇,等到沒機會選擇的時候就只能任人宰割。
 
對於還在加槓桿衝進樓市投機的人,我只能說,希望你最後不要死得太慘。
 
現在這個時候,無債一身輕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有負債,就一定要注意負債收入比。
 
負債收入比率=年負債/年稅後收入,通常負債收入比的臨界值為40%,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實際情況算一下,看看自己的負債比例是否過高。
 
另外,還要提醒你的是,時刻保持對工作的危機感和收入的敏感度,可能你的負債不高,但如果哪一天收入減少甚至失業,那麼這不高的負債也可能會成為致命的毒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