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上了年紀,小心缺乏這一很重要的營養素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7-3-25 11: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關鍵詞:營養素

近半年,67 歲的老張覺得莫名的乏力,走路還有些不穩。那次上廁所,他一下沒站穩,險些摔跤。身體一向硬朗的老張趕緊去看醫生,他很著急:

醫生,我的問題出在哪呢?

經過檢查,醫生告訴老張,檢查提示,老張體內的維生素 D 不足。

維生素 D 不足,這和老張的癥狀有什麼關係?

怎麼知道自己缺不缺維生素 D?

維生素 D 不足,有什麼危害?該怎樣預防?

……

我們一條條說。

人體不能缺了維生素 D
維生素 D 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維生素,它常常以維生素 D2 和維生素 D3 的形式存在。

維生素 D2 多存在於植物性食物,如蘑菇。維生素 D3 則多存在於動物的肝、奶油、蛋黃、魚子、海魚中。

人體皮膚也是生產維生素 D3 的大型工廠,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幫助把體內的 7 - 脫氫膽固醇逐漸轉化成維生素 D3。

維生素 D 挺重要
維生素 D 能調節微量元素鈣和磷的代謝,是骨骼健康的基礎。

維生素 D 促進肌肉中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增加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風險。

維生素 D 的缺乏還與某些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病等。

維生素 D 夠不夠
怎麼判定身體里的維生素 D 夠不夠呢?有兩個辦法。

1. 自查癥狀

缺少維生素 D 的話,骨骼的「營養素」——鈣和磷減少,可導致骨軟化病,表現為:

背部及腰腿疼痛,活動時加劇;

肌肉無力,比如上樓梯或從坐位起立時很吃力,易跌倒;

胸骨、肋骨、骨盆及膝關節等處有壓痛,嚴重者走路困難、卧床不起、易骨折;

併發或加重骨質疏鬆;

出現駝背、身高縮短。

以上癥狀不一定全部同時出現,如出現 1~2 個就是身體在報警——可能缺乏維生素 D 了。

2. 抽血檢查

這是目前判斷維生素 D 充足與否的最直觀準確的辦法。

該指標在化驗單上縮寫為血清 25-(OH)D。

血清 25-(OH)D < 30 nmol/L,提示維生素 D 缺乏;

血清 25-(OH)D 在 30~49. 9nmol/L 之間,提示維生素 D 不足;

血清 25-(OH)D ≥ 50nmol/L,為維生素 D 足夠。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這個範圍主要針對的是骨骼健康,如已患骨軟化病、骨質疏鬆症,或出現前面所說的「報警」癥狀,有必要檢測血清 25-(OH)D,以便及時治療。而對於其他疾病,這一結果只能作為一個參考,還要結合其他檢查項目,才能準確判斷病情。

維生素 D 取之有道
維生素 D 缺乏,在 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並不罕見。

因為年紀大了,對食物中維生素 D 的吸收能力下降,若再加上身患疾病,接受日晒時間有限等原因,就容易造成維生素 D 缺乏。

維生素 D 應取之有道。

首先,動物的肝、蛋黃、海魚、蘑菇等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以及添加了維生素 D 的牛奶、豆漿等飲品,可適當多吃一些。

其次,別忘了從日光中獲得維生素 D。等氣溫再升高一些,不要總待在家裡了,出門轉轉,多晒晒太陽。注意,別隔著玻璃曬太陽,也要防止過於劇烈的日光晒傷皮膚。

最後,通過檢測血清 25-(OH)D ,如提示維生素 D 缺乏或不足時,日光照射和食物攝取可能也無法解決問題了,就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維生素 D 製劑。
維生素 D 補充製劑有兩種。

一種是普通維生素 D,分為維生素 D2 和維生素 D3,有膠囊、片劑和注射液,其中維生素 D3 為首選。

另一種是活性維生素 D,主要是骨化三醇膠丸,無需肝腎加工即可發揮作用,故尤其適合肝腎功能不全者。

要強調的放最後
以下 3 點,需要老友們注意。

1. 維生素 D 缺乏或不足時,身體也會缺鈣,詢問醫生,是否需要適當補鈣。

2. 口服普通維生素 D 需要脂肪幫助吸收,餐后服用比較好。

3. 補充維生素 D,尤其是同時補鈣后,要遵醫囑監測血鈣和血清 25-(OH)D ,以防引起高鈣血症(表現為口乾多飲、多尿、噁心、心律失常等),否則容易損害腎臟和心血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12: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