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睡覺時流口水,原來也是病。當心!!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6-9-23 15: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從美夢中醒來,發現枕頭濕了一大片,或者枕著睡的手臂濕得滑溜溜的,確實讓人尷尬不已。對於睡覺流口水,很多人都不以為意。但其實除了小寶寶睡覺流口水屬正常外,其他任何成年人都必須警惕起來。
脾胃虛弱是引起睡覺流口水的主要原因

脾主肌肉,開竅於口。脾若健康,嘴部肌肉也會豐盈而有活力。成年人睡覺流口水與脾虛有關,即俗稱的脾胃虛弱。脾虛運化失常,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肌肉彈力不足,便容易鬆弛。因此睡著后,脾胃虛弱的人會自然張開嘴巴,形成口水外流。

而這種情況大多因為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所致,即所謂的「胃不和則卧不安」。
健脾養胃,拋開尷尬

山藥、白朮、苡仁、土豆、白扁豆、紅薯等都是健脾的好食物,能夠有效緩解因脾動力不足而出現的疲倦乏力、少氣懶言、腹脹腹瀉、牙齦出血等癥狀。用它們熬粥、燉肉、單煮均可,如果放一點荷葉,醒脾效果會更好。
健脾妙方:參苓白朮散

其實強壯脾胃的妙方,古人早就研製出來了。早在宋代官方出版的健康指南《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就記載有當時發明的強壯脾胃的葯食同源方:參苓白朮散。它以古人的補氣方葯「四君子湯」,即人蔘、白朮、茯苓、甘草打底,配以我們平日里常吃的食物,蓮子肉、薏苡仁、白扁豆、山藥等,將它們打成粉末,每日3次,每次6克,飯前用大棗湯溫服,則有益氣健脾,理氣和胃之功效,能夠恢復脾胃受納、運化的能力,從而達到強健脾胃的作用。
減少壓力,放鬆自己

傳統中醫認為,五情之中,思慮傷脾。人一旦壓力過大,必然會殫精竭慮地思考各種問題,氣在人體內的運行便會變緩變慢,而脾胃是人體的發動機,它能源源不斷地生成氣血,並將氣血運送到全身各處。一旦人體氣的運行變慢了,脾胃工作起來就要勞累許多,容易出現發動機使用過度而「發熱」的情況,也就是脾虛。平時我們應該學會放鬆自己,通過深呼吸、聽輕鬆的音樂等方式,讓周圍的環境與你形成隔離緩衝帶。
此外,睡覺流口水也可能有以下原因
1、口腔衛生不良
口腔環境適合細菌繁殖,牙縫上殘渣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而這些牙齒炎症就會引起睡覺時流口水。
2、前牙畸形
牙齒畸形是造成睡覺時流口水的原因之一。牙齒畸形的人群,前牙向前突出明顯,常開唇露齒也會容易流口水。
3、睡眠姿勢不當
趴在桌子上睡、側卧姿勢睡覺,都容易引起流口水。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6: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