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臉上長包、皮膚長斑、便秘,你會不會覺得身體里有「毒」,需要「排毒?」
你會用什麼方法來「排毒」?是吃「排毒」產品,還是自己吃藥促進排便?
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告訴你們一個「壞消息」:這些表現可能是腸道「衰老」了,如果用錯誤方法「排毒」,還可能招來疾病,甚至讓腸道「變黑」。
想知道常用的「排毒」方法對腸道有什麼影響,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腸道狀態。先跟著熊小知用一套題測測自己的「腸齡」吧。
測測你的腸道幾歲了?
下面的情況里,你符合幾條?
1.吃飯時間不定
2.蔬果攝取量少
3.飲食精細,很少吃粗糧
4.喜歡吃肉類
5.常吃夜宵
6.不用力就很難排便
7.總覺得排便不凈
8.大便很硬很難排出
9.大便形狀是一顆顆的
10.有時排便很軟或腹瀉
11.排便的顏色變化
12.排便時間不定
13.常抽煙
14.臉色常不佳,看著蒼老
15.肌膚粗糙或長痘等
16.覺得運動量不足
17.不易入睡
18.經常感到壓力
19.早上經常慌張匆忙
20.常熬夜、睡眠不足
我是答案的分割線
一個也不符合,說明腸道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是理想的狀態。
符合1~4項,腸道年齡=實際年齡+5歲,腸道年齡比實際年齡稍高一點,要注意腸道健康。
符合5~10項,腸道年齡=實際年齡+10歲,腸道已有老化情況,要注意飲食及作息正常。
符合11~15項,腸道年齡=實際年齡+20歲,腸道已老化並走下坡路,要徹底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
符合16項或者更多,腸道年齡=實際年齡+30歲,腸道健康狀況非常糟糕,趕緊去醫院掛消化科看看吧!
其中,第1~5題是飲食習慣評估。飲食沒有節律會引起腸道分泌及運動功能失調,而過多攝入肉類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粗纖維食物攝入減少,會使糞便通過腸道的速度減慢,可能使其中的致癌廢物與腸結膜接觸時間延長,增大癌變風險。
第6~12題是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的評估。大便不規律容易破壞腸道正常的生理節律;大便乾結、排便費力提示有便秘,便秘會使有害物質在腸道停留時間延長,有時便秘還提示腸道有梗阻;腹瀉、大便顏色改變提示腸道炎症、功能紊亂甚至腫瘤的形成。
第13~20題是生活習慣及一般身體狀態的評估。長期吸煙者,香煙內的尼古丁等多種致癌物會進入體內,可能誘發腫瘤;熬夜、壓力大、緊張情緒會影響生物鐘正常節律,並使免疫系統功能紊亂,腸道動力減弱,導致腸道功能性疾病的發生;面色不好,皮膚粗糙則往往提示腸道內廢物蓄積太多。
「腸齡」偏大者,往往與排便問題有關,這可能使腸道中代謝廢物(尤其是其中的有害物質)停留時間過長。這種情況,常被大家認為是腸道有「毒」,需要「排毒」。但可怕的是,很多人知道的腸道「排毒」方法,可能都是錯的。
亂「排毒」,讓腸道「退化」
常用「排毒」產品,可能讓腸道「變黑」。排毒膠囊」、「潤腸茶」等產品,尤其受到女性青睞,它們的有效成分多為大黃、番瀉葉、決明子等瀉劑。長期用這些產品,有一個說起來有點「嚇人」的副作用——讓腸道變黑,即「結腸黑變病」。這是一種色素沉著的表現,與腸道黏膜損傷有關。
有研究稱,結腸黑變病是一種「癌前病變」,即從正常組織到發生癌變的中間階段(不一定會轉變成癌症,但有一定相關性),雖然停用這類產品半年後多可好轉或恢復,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合併其他不良生活和用藥習慣,還是有癌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