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挂面什麼時候吃營養翻倍?竟然不是早上!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6-9-19 14: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麵食不但是北方人的最愛,更加是中老年人的最適合的食物,因為其好消化、口感綿軟、味道好讓中老年人喜歡。

不過大多數人都是當做早飯,其實麵條的最好飲食時間並不是早上哦!下面這些吃法能夠讓一碗普通的麵條營養翻倍!


1.麵條中午吃會更營養
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麵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則不利於消化吸收。


2.原湯化原食有道理

澱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


3.麵條並非越筋道營養越高

很多人認為麵條筋道等於營養豐富,,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韌性和彈性越好。但是營養有很多種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量元素。


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跟筋道程度完全沒有關係,只和小麥的品種有關。很多非常筋道的麵條,其維生素含量甚至比普通麵條還要低。


4.面適合溫乎乎地吃

面的吃法豐富多樣,有過水涼麵,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但不應為了貪圖涼爽和刺激吃過涼或過熱的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大部分時間,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麵條最好的搭檔,不是蔥


1、西蘭花

西蘭花含蛋白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位居同類蔬菜之首。先用開水焯一遍,再加入麵條的鹵料中拌勻即可。


2、蘆筍

蘆筍被稱為「蔬菜之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鈣、維生素C、維生素B、葉酸、維生素A等,氨基酸含量比其他蔬菜高出27%,不僅營養成分含量高,且所含組分比例得當。

將蘆筍洗凈切段用開水焯熟后加入鹵料里,最後再加入煮熟的麵條中。

3、洋蔥

洋蔥被譽為「菜中皇后」,含有蛋白質、鈣、磷、維生素C、胡蘿蔔素,尤其是還含有環蒜氨酸、菊粉等多種保健成分,可以補鈣、降血脂、降血糖。

洋蔥和肉絲等麵條鹵料一起煸炒,或單獨炒熟后拌人麵條的醬汁中,再加入煮熟的麵條中。


4、香菇

香菇有「山珍」之稱,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並含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

可以切成丁炒熟加入醬汁中,也可以和其他蔬菜一起煸炒后再與麵條一起炒勻,燜一小會兒,做成香菇炒麵條。


5、豆製品

吃麵條最常見的營養問題是蛋白質攝入不足。2兩麵條中的蛋白質只有10克,加上面醬中的蛋白質也滿足不了一頓飯的需求。

因此,麵條中需要多加一些豆製品,如黃豆芽、煮熟的黃豆、腐竹、毛豆、豆腐絲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9: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