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不同高跟鞋怎麼穿不讓腳受壓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6-5-18 16: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關鍵詞:高跟鞋

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想必也知道鞋跟的高度跟自己的健康掛鉤吧。那麼離不開高跟鞋的女性平時應該如何保健呢?

1、尖頭鞋
鞋頭太尖如果上下空間不夠的話,很容易讓腳指全部擠壓在一起,而出現嵌甲、甲溝炎、拇趾外翻、錘狀趾、爪形趾等癥狀。拇趾外翻多數是因為穿尖頭高跟鞋所致。最好買上下空間夠寬的尖頭鞋,避免腳趾擠壓在一起。

2、鞋跟4-6厘米
穿4-6厘米的高跟鞋最有助於減肥,這個高度的鞋子能有效提升腰腹部脂肪的新陳代謝速度,讓你的小腹平坦、性感!但常穿4-6厘米的高跟鞋,最大的麻煩在於它會讓你的背部壓力增大,產生酸痛感。 
  建議在睡覺時換張軟一點的床墊,減少背部壓力。另外,當背部肌肉僵硬時,寒氣更容易侵襲貫穿於背部的膀胱經,會因此感覺手腳冰涼,免疫力降低。建議不要穿露背裝,以免背部受寒!

3、鞋跟6-8厘米
當高跟鞋的高度上升到6-8厘米時,在走路時,你的身體重心會自然上移。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你穿著7厘米的高跟鞋走2小時,脖頸僵硬度會上升22%,通常不建議長期面對電腦的OL穿6-8厘米的高跟鞋,這樣只會讓你的脖子越來越累!
建議每穿2小時高跟鞋,就把鞋子脫下來,讓雙腳休息15分鐘,並做些中度腳部按摩,重點按壓可緩解肌肉緊張度的、位於腳掌前1/3處的湧泉穴。另外,不要佩戴過重的項鏈,以免脖子受壓過度。

4、鞋跟8厘米以上
鞋跟在8厘米以上,身體重心會在走路時不斷上移。常穿8厘米以上高跟鞋的女性,經常會產生神經性頭痛、眼痛,視網膜壓力會比平均水平高25%。太高的鞋跟讓小腿後面一側的腓腸肌向上移,常常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不利於腿部血液循環,肌肉如果缺氧過度就會造成損傷,而且會抽筋。鞋跟過高也是膝蓋和腰痛的元兇,通常都是因為拿捏著穿高跟鞋走路的姿勢造成的,因為鞋跟高,走路時重心會向前傾斜,為了保持平衡,腰部嵴柱會向後彎,時間一長,膝蓋和腰部嵴椎都會疼痛。

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綠色蔬菜,為視網膜提供充分養料,以免在大強度的工作后,視力突然下降。另外,千萬不要在穿超高跟高跟鞋的同時戴隱形眼鏡,以免產生神經性眼痛。

5、鞋底又薄又硬
如果鞋底較硬,地面上的反作用力變成由身體吸收,因此長時間穿,容易造成前腳掌疼痛。這種疼痛大多發生在第三、四跖骨頭中間的趾神經,由於跖骨長期受壓迫,跖骨頭部位的損傷影響通過該處的神經,使之增粗,導致周圍組織增生,引發神經炎或者跖痛症。

建議買止滑或避震軟埝貼在前掌區。

6、楔形鞋
因為鞋底硬,足弓沒有支撐點,變成固定腳底某些點受力,例如大拇趾、第五趾底部和腳後跟,穿久了容易疲勞,甚至造成筋膜過度傷害和足底筋膜炎。
 
最好選是有足弓設計,可協助分散重量,不然就買個足弓軟埝貼在足弓處,可減緩足部受傷。

7、細跟高跟鞋
一雙纖細的尖跟高跟鞋的確能增添不少女人味,但細跟的問題是穩定度不良,很多女生穿細跟高跟鞋,跟部著地時會搖搖晃晃,是正常現象。穿過高的鞋子,骨盆會往前傾、臀部往後翹,膝蓋也會因而過度伸直;不僅跟腱肌群處於緊繃狀態,連背部及腰部肌群也處於備戰狀態。久而久之,會造成腰痠背痛、足底筋膜炎等癥狀。常穿尖跟高跟鞋,會讓女性平衡感缺失,暈車、暈機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高。

無法抵擋細跟高跟鞋的魅力,建議跟的材質應選擇吸震、耐磨、止滑者;如果跟很高,腳底板設計應有足弓,踩下去時重量才不會完全放在前足部。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