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白米飯被指垃圾食品 專家建議粗細搭配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6-2-5 15: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關鍵詞:垃圾食品, 白米飯

 白米飯是中國南方民眾的主食,而吃飯已經形成一種文化,例如熟人碰面的第一句話往往會說「吃飯了么?」穩定無憂的工作還被稱為「鐵飯碗」。然而,白米飯吃進肚子里很快轉化為糖分,因此近年來有不少聲音稱其為「垃圾食品」。在美國哈佛大學公布的「健康飲食金字塔」中,白米飯(white rice)赫然高居塔尖,建議「限制食用」。廣州也有營養專家提醒,成年人每頓吃兩碗飯確實過多。長年吃白米飯的「飯桶」們該何去何從?答案是:吃糧食應注意粗細搭配,建議每天最好吃粗糧85克以上。

傳言:

  吃白米飯相當於吃糖?

  近年來網上不乏「黑」白米飯的聲音,斥之為「垃圾食品之王」,依據是「白米飯幾乎不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只有澱粉,而澱粉屬於糖分(碳水化合物)」,因此白米飯符合「垃圾食品」的定義:高糖、高熱量、低蛋白質、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低纖維。有網友直言,一碗接一碗地吃白米飯,相當於一碗接一碗地吃糖!

  原來,大米是稻穀經多重加工的產物——把稻穀的穎殼脫下、分離而形成糙米,再進行碾米去掉皮層和胚芽,還有去糠、拋光等,最後得出的產品常常被廣州人稱為「精飼料」。相對而言,沒有經過太多加工的糧食就是「全穀物」、「全麥」食品。


  哈佛:

  白米飯高居飲食「金字塔」塔尖

  鑒於有網友在「黑」白米飯的時候提到美國哈佛大學「健康飲食金字塔」,記者查閱了發布方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的官網,上面的確把白米飯放在「金字塔」的塔尖,與紅肉、加工肉類、牛油、精製麵包、義大利面、土豆、含糖飲料、糖果、鹽並列,認為應該少吃。其附帶說明指出,白米飯、白麵包等精加工糧食在人體內相當於糖分,長期過量食用會導致難以控制體重,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還會令血糖飆升。

  另一方面,哈佛建議多吃全穀物食品作為糖分的來源,包括燕麥片、全穀物麵包和糙米,它們被身體消化的速度較慢,令體內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波動不至於太快,從而控制飢餓感,能夠預防II型糖尿病和心臟病。取代精加工糖分食品的還有健康的脂類,包括富含不飽和脂肪的橄欖油、菜油、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堅果、牛油果、三文魚等,不僅可以改善膽固醇的水平,還可保護心臟。

  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布的類似飲食「金字塔」中沒有單列出白米飯,但其相關說明表示,白米飯的血糖指數(攝入后令血糖上升的相對能力)高達87,血糖負荷36,均屬於高水平,應多吃糙米取代白米飯,而白米飯和富含纖維的食品(如蔬菜、豆類)一起吃仍是健康的飲食。

  據查證,白米飯也並非全是糖分而「幾乎不含有蛋白質」。資料顯示,大米含糖分約為75%,在其主要品種中,南方常見的秈米蛋白質含量約為8%,北方常見的粳米蛋白質含量也有7%。大米的蛋白質有米穀蛋白、米膠蛋白和球蛋白等,但這些蛋白質中的賴氨酸和蘇氨酸含量比較少,其營養價值比不上動物蛋白質。


  專家:

  每天吃85克粗糧可防慢性病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譚榮韶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飲食的大原則是食物多樣化,以穀類為主,建議6歲以上的人每天食用穀類250~400克,其中粗糧應佔50克以上,最好在85克以上,對預防慢性病很有好處。但是,不建議全部都吃粗糧,過多粗纖維食物容易引起胃損傷,甚至增加胃癌的風險。

  譚榮韶表示,吃太多精加工的白米飯不符合健康飲食的原則,原因是其缺少膳食纖維,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冠心病、結腸癌等慢性病的風險——美國有研究發現,吃太多白米飯可以引發糖尿病。一般來說,普通人每餐進食一碗飯就相當於吃大約100克大米(乾重),每頓吃兩碗飯的確過多,除非是長身體階段的孩子或是體力活動較多的人士。

  但是,譚榮韶認為不能「一棍子打死」白米飯,而是要注意粗細搭配,總的熱量不超標。目前國內外營養學界均推薦飲食中蛋白質佔10%~15%,糖分佔55%~65%,脂類佔20%~30%。正常人每天至少要吃150克糖分,因為糖分是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若吃得不夠,會導致肌肉、脂肪分解,令人越來越瘦。現在的人米飯吃得不多,問題是吃肉吃得太多,而很多人攝入糖分偏低,但仍然患上代謝綜合征。另一方面,有的人不吃白米飯而改吃麵食、水果,它們同樣含有大量糖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7: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