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zha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 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 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 名為「曌」。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后 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 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 寶八年(公元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后。
家庭成員
丈夫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兒子
長子:代王李弘,后立為太子,死後追謚「孝敬皇帝」
次子:潞王李賢,李弘死後立為太子,死後追謚「章懷太子」
三子:唐中宗李顯
四子:唐睿宗李旦
女兒
長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謚號思。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詳,現有人根據《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武則天的男寵
武則天的男寵數量很多,《舊唐書》中記載的較為有名的武則天的面首(男寵)有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等。
為了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后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成為歷代皇帝的「三宮六院」,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后」、「貴妃」,成為武則天「妃嬪」的總管。
相傳高宗死後,首先入侍武則天的是薛懷義。薛懷義原名馮小寶,本是同官縣(今陝西銅川)街頭賣膏藥的小販,後來因為在街頭幫人打架誤傷人命,為躲避官府的緝拿,潛逃到洛陽,在白馬寺出家當了和尚。
唐 太宗死後,武媚娘(武則天)作為太宗的嬪妃,都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為尼。白馬寺和感業寺只有一牆之隔,而且兩寺同飲一井水,有一天,武媚娘和馮小寶在井台相 遇,武媚娘打不動水,正在為難。這時,身材高大,健壯有力的馮小寶也來井台挑水,幫助武媚娘打好了水,還給挑著送到了尼姑庵的大門口,然後再自己去挑水, 於是二人就認識了。
武 則天當上皇帝后,立刻讓馮小寶當上了洛陽名剎白馬寺的主持。高宗死後,武則天就讓馮小寶隨便出入後宮,又把他的名字改為「懷義」,賜給他薛姓。他憑著過人 的聰明,加上當年的感情,很得武則天的愛惜。薛懷義又因督建萬象神宮有功被擢為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封梁國公。後來還多次擔任大總管,統領軍隊,遠征突 厥。 而後,薛懷義日益驕橫,終於引起武則天的厭惡,指使人將其暗殺。 寵幸沈南蓼及張易之、張昌宗實為了卻寂寥煩悶。
翻開中國的歷史畫卷,女人為帝絕無僅有。她一位女性政治家在男性皇帝專制時代,面臨孤軍作戰的艱難,主動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和尊 嚴。她在所有的領域內都要行使同男性皇帝一樣的權利,都要享受同男性帝王一樣的利益。因此,在「性」的問題上,她也要效法男性帝王了。即使不是為了「性 欲」,她想擁有幾個可以安慰寂寞、稍解老來憂愁的年輕異性,在貴為天子的她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關於武則天男寵的各種野史和傳聞有眾多論調,關於這個問題還要全面地、歷史地、公正給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