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在美國社交場合必須知道的潛規則(轉)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4-8-29 16: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關鍵詞:潛規則, 美國

 我們投資移民[微博]的很多客人朋友常常被我拉來參加各種活動,希望讓他們儘快融入美國生活。他們也很開心,很積極的參加這些活動。每次在邀請他們時,就會被問道:這種社交場合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嗎?穿什麼?說什麼?

  所以今天再發一篇在美國社交場合的潛規則。這些「潛規則」,有些是在網上看到的,有些是我自己經歷總結的,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1、任何約會、聚會都要提前通知,提前溝通,提前發邀請。臨到事前的邀請,在美國會被看作是「可有可無」的邀請,是及其不禮貌的行為。

  2、收到別人邀請函后,不管接不接受邀請,都記得要及時回復。在美國,這是一項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3、按照邀請上的規定辦事,比如時間和著裝要求。如果沒有具體的著裝要求,就根據具體的場合和類型來穿衣服。要知道,美國很多場合,你不穿正裝是真的沒辦法進去的。任你是誰,都不行,很嚴格!

  4、在公共場合,看美女不要臉紅,臉紅有時代表心裡有鬼。比如海灘上到處都是接受日光浴的女士,那個時候越發要坦然一些,自然才健康。

  5、不要在酒吧、舞廳里放肆,因為真實的這裡不是電影那樣混亂,沒有基本的自約,你的不文明依舊會被大家鄙視。

  6、在酒吧里不要隨便對女人放電,因為接下來的事情,可能很難應對。如果你不懂法語或是西班牙語,你可能將尷尬地與友人畫畫來表達。也不要人云亦云地對艷遇抱有太大希望,因為美國沒有想象的開放,女士們與陌生男士跳舞,也不免臉紅。

  7、大人聚會,小孩免請。美國雖是兒童的天堂,但是絕大多數的大人聚會卻都不歡迎孩子參加,所以美國年輕父母參加社交應酬時,都得提早找妥看孩子的人(BabySitter )。如果主人說聚會可以帶孩子,媽媽叮嚀孩子在人家家裡做客時注意言行舉止,要有禮貌。所以,美國孩子在外頭做客都表現得非常懂事有禮貌。

  8、聚會時,不要亂問問題。美國是一個特別重視個人穩私的國家,美國人不會問新結識朋友的個人經濟、宗教的問題,如:「你每個月賺多少錢?」「你家裡都有些什麼人?令尊在哪工作?」「你這房子是多少錢買的」

  9、多喝茶水,少喝咖啡,多晨跑,少養大肚男,美國真正的成功人士的標誌就是身體勻稱,成功的基礎是知識的運用與規則的尊重,而不是卡油、權術、擺平和吃喝。

  10、要習慣等紅燈,即便沒有車經過。你闖紅燈的後果是馬上受到大家的鄙視,會讓你悔不當初。

  11、這裡的市政官員看來很沒勁,一點也不威風,市民見到了,很平常心,連上去握手也很懶得。

  (前紐約市長億萬富翁彭博在任時常坐地鐵上班,民眾好像也習以為常,都沒有人給市長大人讓個座)

12、要明白什麼是學習,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你不可能經歷所有的精彩,學習是幫助你梳理你未曾經歷過的精彩。懂得學習的人,朋友才會越來越多!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7: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