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楊
8月14日,30多歲的王女士和丈夫到長安區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被工作人員告知,辦離婚需排號,今天號已排完,明天再來。針對西安市長安區民政局辦理離婚每日「限號」10到15個,排完不再辦理引多方熱議一事。當事方回應稱,他們不干涉婚姻自由,採取此項措施旨在挽救盲目離婚家庭。從2012年3月實行至今。(新華網 8月17日)
婚姻和家庭是相互依存的,婚姻是組成家庭的基礎,家庭是婚姻的載體。任何的婚姻意向以家庭為歸宿,每一個婚姻的破裂就意味著一個家庭的解體。離婚率的上升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在於家庭功能的弱化。
對婚姻的雙方而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結構是封閉式的,封閉式的家庭結構讓女性「自給自足」,相夫教子幾乎就是傳統女性幾乎就是生活的全部;對男性而言,「老婆、孩子、熱炕頭」也是一種很愜意滿足的家庭生活。
現代生活方式衝擊了傳統家庭的「自給自足」功能,女性有了工作有了收入,男性生活方式多樣化,雙方都或者有各種各樣的社會交往和娛樂方式,雙方對家庭的依賴感都在降低。
作為婚姻載體的家庭顯得相對脆弱,這種脆弱若經不起婚外情、性格、意外事件等的衝擊,就可能導致離婚。
無論怎麼說,結婚、離婚都是公民屬於私生活的範疇,辦離婚「限號」是權力的越界。公民已經是成年人,不但知道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公民自己可以去選擇自己願意的婚姻生活方式;況且,離婚率的上升有社會變革的複雜背景,即使有權力介入,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可否認,離婚「限號」並非出於權力的惡意,可這也是一種權力的濫用;這種「土政策」雖然用心良苦,可其權力邏輯都是荒誕的,經不起推敲的——既然離婚「限號」可以減少離婚,「搖號」比「限號」等的時間更長久、難度更大,那為何不把離婚「限號」改為離婚「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