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南霉麵包是貪瀆腐敗還是無心之失?(轉)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4-7-23 17: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紅會

有網友發文稱,在超強颱風「威馬遜」中受災的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群眾收到了民政部門發送的發霉食品。海南省民政廳廳長苗建忠在21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證實了這一說法,並表示將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苗建忠說:「此次事件實在令人痛心,責任在民政廳,我們向受災群眾表示歉意。」

    海南民政廳經過調查后,已經封存了該批問題食品290箱,並派駐專案組前往文昌調查。希望有不久的將來,以下問題能夠落石出——這批有問題的麵包,究竟是因為不良廠家製造假冒偽劣產生的質量問題?還是採購者內外勾結以次充好發災難財混政府救助資金?或者是因為超強颱風環境中高熱高濕狀態下造成庫存和運輸出現的損壞?抑或是在收購和檢驗發放過程中責任心不足粗枝大葉造成的錯失?

    雖然,無論是什麼原因,都無法推諉掉險些讓災區群眾吃到有危健康的霉變食品這個事實,這在剛經歷了幾十年不遇大風災驚嚇的民眾心理上造成的損傷感,是不容小覷的。但是,搞清楚結果形成的原因和動機,有利於釐清責任,提升服務能力,防範漏洞與短板,對未來的抗災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在調查結果中發現有貪腐或贖職行為,就應該對始作俑者依法處以當罰之責;如果是因天災和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損傷,就應該及時向公眾解釋清楚,並且承擔失察之責任。但在責任與責任之間,還是應該有一個明確界限的。

    面對超強颱風「威馬遜」,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民眾都是受災者。在大災面前,政府機構與民眾之間相互體諒與相互支持,比平時更顯得珍貴。以我親身經歷過的 512汶川特大地震救災為例,在災難發生初期,由於災情造成的損失和救援機制啟動的空窗時期,災區短暫出現過一些因物質供應和經驗不足造成的混亂場面,但這些,隨著後續供應能力和救災機制的進一步響應,而逐漸消失。「威馬遜」大風災中出現的包括霉變麵包事件和暑天送棉被事件,可以說也是性質相近的紛亂與瑕疵。

    如此熱的天,如此巨大的風災情,要保證完全不有差池,實在不可能。但在當下新媒體傳播功能強大,群眾的權利意識越來越強的新形勢之下,如何改變傳統的老工作作風,更專業更細緻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救災工作,是擺在民政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人員素質的問題,採購機制的問題,賑濟現場的言語和態度問題,以及應對媒體的問題,都值得反思,有漏洞,及時堵住。而包括廣大吐槽的網友和發現問題的媒體,從大方向來看,其實也是救災大軍的同盟,大家所做的事情,方式不一樣,但努力的方向,卻是希望把救災工作,推向更加完善和實效的結果。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風災中,可以關注和報道的,決不僅僅只有霉麵包和送棉被之類的奇葩事情,把眼界和視角放得更寬些,也許會全面更好一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