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哪位開國將軍娶了林彪前妻張梅?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4-7-14 16: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林彪

林彪第二任妻子張梅,據說號稱陝北一支花,不僅人漂亮,而且還有文化,但最終因為不適應林彪的怪脾氣而分手了。而離婚後的張梅嫁給另外一位開國將軍。
        林彪的第二次婚禮,是在延安舉行的。1937年夏,時任「抗大」校長的林彪,與張梅締結婚姻。張梅原名劉新民,是米脂縣橋河岔鄉人,長得很秀氣,在延安的女八路中是出類拔萃的美人兒。她高小文化程度,在當時也算是個小知識分子了。張梅在米脂縣是出類拔萃的美人,被公認為「陝北一枝花」。儘管林彪相貌平平,個頭不高,也沒有什麼特別可愛的氣質,但他以自己巨大的聲威、名氣摘取了這朵塞北名花。
       8月底,林彪告別了新婚燕爾的妻子,去洛川參加會議。洛川會議結束后不久,他就前往山西抗日前線參加指揮了著名的平型關戰鬥。1938年3月的一天,林彪帶了十餘個部下,身穿繳獲來的日軍大衣,騎著大洋馬赴呂梁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閻錫山守軍的哨兵誤以為是日軍騎兵,開槍打中了林彪。可能是傷了脊椎神經,給他留下終生難愈的植物神經紊亂症。林彪回到延安,在抗大小住了一段時間。
       當年夏天,中共中央讓林彪赴蘇聯養傷。他乘汽車先出發到蘭州,在那邊等待張梅,陪伴他一齊出國。由於蘇聯來接林彪的飛機已到蘭州,林彪便先乘機赴蘇。當時張梅已身懷六甲,汽車一路顛簸到了蘭州,還不足月的孩子小產。那孩子體質很差,活了不到兩個月就夭折了。張梅含淚埋葬了早殤的孩子后,赴蘇與林彪團聚。到蘇聯以後,張梅又生了一個女孩,取名林曉琳。到蘇聯以後,林彪住進療養院。一開始他們之間的感情還好,但時間一長,家庭矛盾就逐漸暴露出來。林彪夫權思想極嚴重,將妻子視為「玩偶」和「花瓶」。
         養病期間,他不許張梅與外界接觸,更不許她參加各種活動,只讓她在家裡陪伴他。林彪生性孤癖,性格內向,不善言語,脾氣反覆無常;張梅則生性活潑,個性較強,她很難忍受林彪那種精神病人式的折磨。有時蘇方邀請他們夫婦出席宴會、舞會,林彪寧願在家裡孤坐,也不去赴會。而這類活動,張梅卻很願意參加,林彪則不高興。林彪限制她的自由,反倒激發了她的逆反心理,彼此越來越大隔閡,以至發展到唇槍舌劍的地步。
林彪的家庭矛盾越來越大,終於導致雙方感情破裂,最後不得不在異國分手,各奔前程。關於張梅的下落,有兩種說法:一說張梅與林彪離異后,根本不願意再回國。另一種說法是林彪讓她好好學習俄文,將來給他當翻譯,等她學成回國時拍電報,他去迎接。孰是孰非不得而知,可張梅留在蘇聯是事實。1942年秋羅榮桓赴蘇聯治病。林彪寫了一封信,托羅榮桓夫婦捎給仍在蘇聯的張梅。信中的內容大致是說他已經另外成家,並有了一子一女,勸張梅另行擇偶。這一切都是張梅預料中的事。不久以後,她就在蘇聯另行擇偶,嫁給了在蘇聯工作的徐介藩,張梅與林彪的關係就此劃上了句號。
             徐介藩原名徐齊邦。安徽省固鎮縣人。1901出生,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入黃埔軍校第3期步科學習,黃埔軍校畢業後轉入廣州航空學校學習。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赴蘇聯入列寧格勒紅軍航空學校學習,1928年轉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曾在共產國際東方部工作。1931年參加蘇聯紅軍,擔任過作戰參謀、科長,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1948年回國,任中共中央東北局編輯局俄文編輯,中長鐵路駐瀋陽辦事處副處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駐蘇聯大使館參贊。赤塔總領事館總領事。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志願軍司令部辦公室主任。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志願軍的代司令員是陳賡,兩人都是黃埔出身,陳賡了解徐介藩的資歷,知道他是留蘇專家,因此當陳賡回國創辦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時,徐介藩也隨同前往,出任哈軍工裝甲兵工程系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1961年,以哈軍工裝甲兵工程係為基礎,在西安擴建裝甲兵工程學院,徐介藩任副院長。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屆全國委員會特邀委員。1983年4月16日病世,終年82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