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為何刀下留人不殺美女土匪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4-7-14 15: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毛澤東, 美女

貴州省解放前就以土匪多而聞名,解放初,這裡的土匪更是多如牛毛。在眾多的土匪中,有一個女土匪頭子年輕美貌,並且因為受到毛主席的特赦而使她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她少女時由於長得窈窕高挑,皮膚細嫩白皙,面容清秀,被當地群眾稱為大美人——陳大嫂。她原名叫程蓮珍,乳名程伊妹,系長順縣廣鄉順朝擺村人。由於名聲在外,就被該縣水波龍鄉板溝寨有錢有勢的大地主陳正明知曉,經過多方促合,陳將程伊妹娶為二房,人稱陳大嫂。 由於陳正明家中有槍有家丁,程伊妹跟著他走村串寨,就成為出入各種場合的壓寨夫人。她天生聰明,不但學會了騎馬,也學會了打槍。從此,陳大嫂「雙槍女人」的名聲遠近聞名。 1949年被解放軍抓獲。 陳大嫂先關在長順一段時間,本來省里要召開彙報會,後來改成慶功會,當時一千多人的大操場上聚滿了人,她自己也感到必死無疑。 陳大嫂是土匪的一個大隊長,相當於團長。對於陳大嫂是殺是留,當時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對於一般群眾來說,她是個女匪首,罪大惡極,理應處死。但對於少數民族來說,她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女強人。 怎樣處置這個女匪首,省軍區專門召開了會議。當時,凡拒不投降的中隊長以上匪首,只要抓住就槍決,而且批准許可權也放得很寬,一個區長點頭可以立即處決。像陳大嫂這樣的匪「團長」就更必死無疑了。 但也有人提出了另一種意見:長順、惠水、紫雲一帶,還有一些四處逃竄的散匪,特別是幾個少數民族的匪首還沒歸案,為了弄清他們的下落,陳大嫂能否暫緩處置,以毒攻毒。 過了幾天,在省軍區黨委會上,有人更進一步闡述了「不殺」的理由:她是少數民族婦女,雖然卷進匪亂,但是所起的破壞作用並不像傳說的那麼嚴重,如今大股土匪已消滅,留下還可用她去爭取散逃的土匪向政府自首,在新的形勢下,也許會起到有益的作用。 意見一時難以統一,於是貴州省軍區把殺與不殺的理由及陳大嫂的詳細情況均呈報給西南軍區。 1953年3月下旬,李達從朝鮮歸來,在北京住了幾天,受到毛主席的接見。他彙報了西南地區的剿匪工作,專門談及陳大嫂的情況。  李達說:「主席,這個女匪首,下面有的要殺,有的要放。」  毛主席用肯定的語氣說:「不能殺!」說完,他拿起一支煙,慢慢地划著火柴,點上,深深地吸了一口,陷入思索中。  李達看出主席還有話說,就靜靜地坐在那兒聽候指示。  毛主席手中的煙吸到三分之一后,以他特有的幽默語氣說:「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女匪首,又是少數民族,殺了豈不可惜?」  「主席的意思是?」李達試探地問。 「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陳大嫂,為什麼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李達領悟了毛主席的話,非常認真地說:「主席,我們照您的指示辦。」 陳大嫂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政府會放她,她擦去感激的淚水,發誓要報答毛主席的救命之恩1953年4月,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來到貴州省軍區,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傳達毛主席關於釋放陳大嫂的指示。 在省軍區主要負責幹部會議上,李達傳達第一主席的指示后,又談了他的想法:「我們共產黨人,比諸葛亮應該有更廣闊的胸懷、更宏大的氣魄。貴州的剿匪鬥爭雖然已是尾聲,但工作更加複雜,有些地方的土匪問題與民族問題聯繫在一起,這就更要注意政策,特別是寬、嚴有度,這才有利於儘快消除隱患,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人。」 1953年6月5日,惠水縣城關鎮召開了數千人的群眾大會,許多人前往,既不是廟會也不是趕集,更不是看什麼大戲,而是聞訊前去目睹名噪全省的女匪首陳大嫂,大家都想看一看這個傳說中飛檐走壁、貌似西施,卻殺人不眨眼的女魔王。 由法院院長宣判,當場釋放了陳大嫂。就這樣,一個「罪該萬死」的女匪首,竟又奇迹般地活了下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5: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