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麥田社群群主發起了一份「
網路社交群自律公約」,已經收到了許多過目者的讚許。這份「公約」用的都是網路流行的語言,看似草就,其間卻能讀出用心良苦。比如,「公約」提出:「麥田社群在大是大非與
國家利益選擇上,絕對擁有
中國心。不支持極端與對攻性觀點,不支持未經核實的敏感資訊,到麥田」混「必須是有
法律觀和道德操守的麥田人。」此外還有「惡作劇式帖子慎發,特別是以
美女或藝術作誘餌,最後赫然展示血腥與醜陋的」等五條具體倡議。
眼下年輕的一代,幾乎就是在網路的陪伴下長大的。但之前的十幾二十年,正是網路草創和爆髮式擴展的「叢林時代」。赤裸裸的色情、隱身帶來的放肆、血腥的暴力、誘人的騙局、能把人隱私扒光的人肉等等,這些都前所未有,更新了大家對世界的傳統判斷,也改變了整整一代人的性情和
價值判斷。可以說,網際網路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本身。
這些年,文字、語音、視頻等各種聊天室,論壇BBS,社區,微信
微博,以及各種群,各自風流三五年。和網路傳播的新聞資訊不同,社群則是網民自種自收,種什麼收什麼,決定於天南海北無數個鍵盤上飛速敲打的手指。小手一抖,帖子發走;人上一百,各樣各色。是的,網路就是這麼神奇,但也是如此放任草率。
網路的確改變了世界。今天,不出門就可以買到東西,不出門就可以叫車到你樓下,不出門、不打
電話也能通過QQ和微信等和你的
朋友「徹夜長談」。所有法律制度總會相對滯后,何況只靠制度約束海量的
信息難免力不從心。大亂之後,大治就會使民心所向。網路就像一個公共場合,是人人參與,只有人人自律才能保持乾淨。因此,麥田群主此次提出的自律公約,顯然代表了無數網民對網路自凈的呼喚。
對於網際網路,筆者斷言,人人都是受益者,但人人也都是受害者。但所有人都只想受益,不願意受害。所以,唯一解決的辦法只有人人種善,人人得善。所以,相信所有看到公約內容的人,都會由衷點頭讚許。
「公約」首先強調「惡作劇式帖子慎發」,這是需要大家通過互換角色來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因為可能你發的惡作劇的帖子,連你的孩子都不願意看,而你卻用來折磨他人,這不僅不道德,
而且損人不利己。其次,要求未經核實的質量與信度都比較低的資訊要經過查看和思考再進行轉發,公約幽默提示:「不要讓大腦『進化』得太慢,否則就該刷新你的知識體系和快生鏽的大腦了。」
對后一點,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觸。前段時間,加拿大一對華人母女倆「開寶馬領救濟」的事件轟動一時,除了網民對當事人全球追討造成的傷害,還讓全球華人都陷入一場莫名的恥辱與慚愧。經調查后得知,此對母女並不像網友所認為的那樣「不要臉」。多倫多在去年12月下旬,遭遇了少見的凍雨災害,全市30多萬家庭斷電,給居民生活尤其是飲食帶來極大困難。鑒於此,安大略省政府公告說:凡是斷電在兩天以上的家庭,每人可領取50加元,每家可領取100加元的食物禮品卡。看到這裡很多網友才一下子「驚醒」,但傷害已然造成。
網路是場革命,網路是個好東西,我們受益無窮,所以更應該「且上且珍惜」。網路自身的屬性,決定了其保持
健康不可能僅僅依靠被動管理,而只有靠每個參與者的自律。說白了,網路就像「離離原上草」,只有撒播的都是向上向善的種子,才可能減少荊棘和毒刺。所以,長出一片什麼樣的草地,這更多取決於我們每個播種的人。(褚津笙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