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官員前赴後繼自殺該警示誰?(轉)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4-7-14 15: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自殺, 官員

7月9日9時左右,孝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海華同志從辦公樓墜落死亡。2002年至2012年,李海華任孝感市副市長,曾分管城建長達10年之久,對其死亡原因公安部門正在偵查中。 (7月10日中國網)

  這是連續三天有官員自殺,7月7日上午11時許,在京九鐵路東源仙塘火車站,東源縣人民法院院長鍾俊斌卧軌自殺身亡,死因暫不明,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中。 7月8日上午,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衛生局長張柏成在該局辦公樓九樓墜亡。經公安部門調查,排除他殺。親屬和同事反映,近期張有異常反應。

  資料顯示,自2003年8月底至今年4月初,被各級官方認定為自殺的官員達112人,涉及26個省份。今年以來,已先後有原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白中仁、大唐集團副總蔡哲夫、北方信託原董事長劉惠文、三精製葯董事長劉占濱、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董事長韋江宏墜、中共濰坊市委常委、副市長陳白峰等廳級以上官員自殺。如果盤點著名的官員自殺事件,原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寶森、原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天津市政協主席宋平順、原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原主任張喜武夫婦、原廣東省茂名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先進、原山西運城市紀檢委副書記,市監察局局長蔡鐵剛、原寧夏回族自治區組織部副部長趙憲春、原河南省洛陽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張廣生、原廣州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祁曉林可謂都是「自殺明星」,他們選擇自殺的方式也都很「勇敢」:跳樓、割腕、服毒藥、自縊、卧軌都是他們的選項,而其中從高樓縱身一躍更是佔了過半,我們不難想象: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堅決的態度。

  「螻蟻尚且貪生」,但為什麼這些讓人民羨慕的官員要如此勇於大無畏地選擇自殺呢?官員自殺官民始終觀點不一,大多數官員自殺都會被官方認定壓力過大、抑鬱、疾病等原因。而民間卻更多認為是跟貪污受賄有關,人民群眾往往更認可官員為了保護貪污巨額財產和維護更高級腐敗官員,在得知被調查前「不得不死」, 「死了我一個,幸福更多人」。對於此種原因,原北京市副市長王寶森是個典型的例子,他正是為了保護原北京市市委書記陳希同而「不得不死」,不過,正是王寶森的自殺引起了中央重視,並拉開了陳希同被查的序幕,王寶森可謂死得令人唾棄。

  對於一些基層官員因為各種壓力而患上憂鬱症,筆者是相信的,不過,我們由此也不難想象:官員尚且如此,那麼普通百姓生活壓力將有多難?為什麼億萬貧苦百姓能樂觀面對困境而高人一等的官員卻不能面對呢?心理承受力脆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官員面對同事的升遷、領導的壓力、親友的厚望、家庭的責任、自身的夢想、現實的殘酷,這些層層重壓之下才讓他們心理難以承受生命之痛了。

  一些官員自殺后,為了解釋原因,洗刷清白,往往都會寫下遺書,不過,這些遺書卻往往成為不會公開的秘密。而對此,人民群眾卻會有另一種說法:遺書可能是造假的,或是為了掩護貪污財產或更大的貪官。對此,筆者倒是認為,固然中華民族有死者為大的傳統認識,但為了讓他們死得清白,公安與紀委監察部門還需本著對黨和政府威信負責,對官員生命負責的宗旨,釐清背後真相,查清幕後原因,以還死者一個清白,還人民一個真相,還社會一個公平正義。

  對於層出不窮的官員自殺現象,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需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對各級官員進行常規思想體檢,及時發現他們的工作、生活、心理壓力並進行心理干預。發現腐敗苗頭要及時挽救,此外,更要定期對官員進行思想、官德教育,讓他們懂得挫折是人生寶貴財富,生死是人生客觀規律,而不論何種原因,自殺行為都是對家庭和黨和人民的不負責任,是對自身生命的犯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16

返回頂部